环境影响评价

✍ dations ◷ 2025-04-26 13:56:46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一项对工程项目等所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旨在减少项目开发导致的污染、维护人类健康与生态平衡。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执行,理论上属于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但因为环境问题是属于关系到社会所有人群的问题,所以国家要单独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所有新建设的工程,对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和需要采取的措施,预先进行一下评估,征求工程所在地居民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对原计划进行修改,直到取得一致意见再开始建设。是一种导向性的评价,各个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格式和规范有不同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设计、投资和开工日期。但可以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预先降低到最小水平,降低以后的污染治理费用。美国华盛顿州一条高速公路需要打一条隧道,但隧道入口附近有一个黑人村落,环境影响评价得不到当地居民同意,只好改变设计,将隧道入口延长500米,上覆草坪,建设一个休闲场所。日本北九州跨海大桥原设计为钢梁结构,但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认为影响海滨公园的景观,最后改为悬索结构。根据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所记载,“基于国家长期发展利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兼筹并顾,于1994年公布环境影响评价法,并规定各种开发行为,在规划阶段应同时考量环境因素,不合乎规定者,不得开发,以达永续发展之目标。”尔后亦陆续增修该法条文,而最近一次的修法于民国91年修订,因此在台湾的公共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工程的进度快慢占有很大的因素,对中小企业的管制比较宽松所以影响比较小。中国大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起源于1980年代初期,但执行时过于重视专家的意见,直到1990年代,才开始执行征求当地公众意见的制度。按照中国大陆的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费用应占工程项目总投资额的0.5%,但对小型企业放松管制进行法规松绑。自从1981年泰国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强制性环评要求。目前,根据1992年泰国国家环境增强和保护质量法案第46条条例,泰国国家环境局的自然资源环境部( NEB )负责并具有对泰国EIA批准的最终通过和解释权。 什么是泰国EIA批准?EIA批准对泰国房产开发有什么影响?

相关

  • 多西环素-5,10,11,12a-tetrahydroxy-6-methyl- 4a,5,5a,6-tetrahydro-4H-tetracene-1,3,12-trione多西环素(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Doxycycline”)也称为“强力霉素”“伟霸霉素”
  • 蓄电池br /smallspan style=font-weight:normal;/span蓄电池(英语:Storage battery),俗称电瓶,又称可充电电池(英语:Rechargeable battery),泛指所有在电量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被再次充电、反复使用的化学能电池的总称。之所以可以充电
  • 文明病文明病(又称都市病,俗称富贵病)为一群疾病的通称,当国家变得更工业化及人类活得更长寿时,这些疾病就会更常产生,其包括有阿兹海默病、动脉硬化、肿瘤、肝硬化之慢性肝病、慢性阻塞
  • 下流话下流话是使用图形文字意像在性交之前和期间以提高性快感的做法。这是爱抚的一部分。下流话可以包括生动的色情描述、黄色笑话、性命令和脏话。这可以是对情人所说的悄悄话,亦
  • 足细胞血液流动在入球小动脉(9)上端,及出球小动脉(11)下端。血液流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10),它是通过压力过滤。足细胞(3a及3b,绿色)环绕在毛细管上。血液通滤过"裂隙膈膜"(或滤过裂隙
  • 母亲年龄高龄产妇较广义的定义是指在年龄较大时才分娩的妇女,不过有关年龄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标准。在西欧、北欧及南欧,初次怀孕的妇女其平均年龄是27至29岁,在1970年代初期则是23至25
  • IPCC AR5 WG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语: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又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等)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
  • 史官史官是中国历代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官职的统称。各朝均有设置,《史通》称:“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但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
  • 皇后区皇后区(英语:Queens),又译作昆斯区,是美国纽约市的五个行政区之一,也是其中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区。其范围和纽约州皇后县或昆斯县(英语:Queens County)相同。皇后区位于长岛
  • 高 锐高锐(1950年5月-),生于吉林长春,籍贯黑龙江双城。地球物理学家,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1981年又取得该校硕士学位。担任中国地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