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维语

✍ dations ◷ 2025-05-10 19:35:28 #提维语

提维语是一种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由澳大利亚北部近海提维群岛上的提维族使用。它是仍有孩子学习的10%澳大利亚语言之一。老提维语截至2005年使用者都超过50岁,是一种多式综合语。它的复杂语法在年青一代中基本完全丢失。提维语有大约100个名词,可以并和为动词,并和后大部分都与其自由形态不同。

提维语一直以来都被视作孤立语言,因为它在语言学上与其他澳大利亚内陆区域的语言区别很大。但最近的历时语言学研究认为它可能属于Gunwinyguan语系。

如大多数澳大利亚语言一样,提维语有4个互相对立的舌冠塞音。齿龈音和龈后舌尖音也存在对立,后者一般被称为卷舌音。然而,两个舌叶音互补分布,其中龈后舌叶音(有时被描述为 龈腭音)出现在前元音前/i/;齿齿龈舌叶音 出现在非前元音/a/, /o/, /u/前。这是因为提维语在音系上最多有3个系列。有些分析将龈后音视作/ɻt/的结合体,因为它只出现在词中。

此外,提维语有对于澳大利亚语言来说罕见的软腭近音。

提维语允许在词中出现的复辅音。除为解释/ɻt/。还包括流-塞复辅音和鼻-塞复辅音,如/mp/。但/mp/应被分析为复辅音还是预鼻化塞音仍有争议。还有声门塞音(ʔ)。但据Osborne的注释,它的功能是标记句子结束,最好将其视作提维语韵律的一部分。

提维语有4个音位性元音。

开后元音/o/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它常与/w/后的/a/合流,且不出现在词首或词尾。但最小对立仍存在,虽然数量很少,仍能由此确定它是一个独立音位::/jilati/ “刀”

每个音位性元音都有广泛的同位异音,其中许多都与其他元音的变体相同,3个元音(/i/、/a/和/u/)在许多非重音音节中弱化为/ə/。所有元音都是短元音,长元音在实现时吞并滑音。例如:

提维语的动词形态非常复杂。提维语是多式综合语,且广泛使用并和,句子中所有成分都可以在一个单独的音系、形态词中,如下:

大约100个名词可以被“混入”动词,而此时的名词(“被覆形”,使用了日语中类似现象对应的术语)常常与其自由形式(“露出形”)有巨大差异。

Dixon (1980)认为有些经历过严重简化的形式是语法化的结果,其他没经过这种剧烈简化的是因为词汇替换和避讳。

Osborne (1974)识别出11种可以标在动词上的文法范畴。所有动词都必须以时、数和人称标记,第三人称单数主语和宾语还需标性。列出的所有其他类在语法上不是必须出现的。

Osborne描述语法范畴的术语,特别是体和声,并不与跨语言的语法研究相一致。

提维语与许多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一样不区分名词和形容词。提维语名词接受性和数。复数形式无性,其结果是形成3种性:阳性、阴性、无性(复数)。

人和动物依生理性别分性,物体则依形状分性。细、小、直物体属于阳性,大、圆、宽物体属于阴性。因此,提维语名词的性是取决于所指和语境的。比如“草”在指草叶时是阳性,在指一小丛草时是阴性。

阳性后缀是-ni或-ti,阴性后缀是-ŋa或-ka。许多名词的性标记并不明显。不过,因为名词修饰其他词时,要加与被修饰词一致的规则性后缀,“隐性”性可以就此确定。

下表来自Osborne (1974:52),列出了标记每种性的不同后缀和它们在同性200个随机词中的占比。

提维语名词复数后缀是-wi和-pi。复数后缀与性后缀的形态学规则一样,其结果便是复数无性。部分名词(Osborne数出了19个)的词干在复数时经历不完全的重复,重复的形式一直是前缀Ca-(此处C是词干的声母),因此muruntani“白人男性”和muruntaka“白人女性”复数形式都是mamuruntawi“白人”。

Osborne还辨别出提维语名词属于人时和属于非人时的区别。这个区别不体现在名词上,只标记在修饰它们的数词上。

自从与欧洲人接触,提维语的结构就一直在变化,使得其现代形式与传统提维语有了相当大的差别。这些变化在提维语动词形态和词汇上产生影响,最终几乎使得它变成孤立语。现代提维语有大量来自英语的动词和名词。

与英语的接触在提维语内部催生出数个变体,如儿童提维语和提维英语,提维族内部有着不同的流利性。1993年,传统提维语的使用人数只剩约55人,而现代提维语则由30岁以下的所有人使用。在更不正式的语境下,孩子和年轻人倾向于用音系上和英语更接近的借词。他们也在不同社交领域说现代提维语,如教室、社交、社交媒体等等,传统提维语则只在与长辈交流时使用。

分割传统提维语和现代提维语的主要变化是动词的复杂程度。传统提维语是多式综合语,现代提维语则是分析语,带一些屈折成分。

此外,现代提维语的形态结构更简单,常常省略宾语前缀。

传统提维语使用者人数并不确定。在语言活性调查中,一名被调查者说传统提维语使用者仅剩35人,且没人能完整使用。约有5名60岁及以上使用者能部分使用,20至39岁、40至59岁、60岁及以上分别都有约10人只会说几个词和一两句话。

Capell (1940)给出了下列基础词::241-272,404-433

Capell (1942)给出了下列Ngalagan和Anjula基础词::12: 364-392, 13: 24-51

相关

  • 野外灭绝 (EW)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或缩写为EW)是一种保护现状,当某物种或其亚种,其已知的个体仅存活于圈养的环境、或是其种群需经过野放后才能够回归其历史上存在的地点时,就会被分
  • 小鹈居岛小鹈居岛(日语:モユルリ島/モユルリとう Moyururi tō */?)是日本北海道根室半岛的太平洋侧,约离昆布盛海岸3千米外的无人岛,面积0.3平方千米,南方邻鹈居岛。行政区划属根室市。
  • 亨利·艾伦·格里森亨利·艾伦·格里森(Henry Allan Gleason,1882年-1975年)为美国生态学家,植物学家及分类学家。
  • 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米哈伊洛夫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米哈伊洛夫(俄语:Васи́л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иха́йлов,1894年12月7日(19日)-1937年9月26日)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成员、全
  • 田山花袋田山花袋(たやま かたい、1872年1月22日-1930年5月13日)是日本小说家。本名录弥(ろくや)。群马县馆林市出身。1890年(明治23年),上京,认识柳田国男。翌年在尾崎红叶处入门,尾崎的指示
  • 李道英李道英(韩语:이도영,1986年1月5日-),韩国男演员。本名白种民(백종민),2009年在《善德女王》中饰演少年真平王而受到注目,2012年改采用艺名李道英。
  • 郗疵郗疵,春秋战国之际晋国人,智氏的谋士。晋卿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攻赵襄子的根据地晋阳,引水灌城。智瑶巡视水势,对魏桓子、韩康子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
  • 王晋让王晋让(1905年-1996年),字逊甫,河南省徐堡镇人,台湾著名武术家,将赵堡忽灵架传至台湾,是台湾赵堡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晋让21岁时,在河南师范学校念书,因为曾遭逢盗匪,险遭不测。家
  • 青州巫公庄屋青州巫公庄屋,位于中国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农科村,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青州巫公庄屋的历史年代为清。
  • 泉州湾大桥泉州湾大桥,又称泉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三期,是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座跨海公路斜拉桥,项目线路起于晋江市新塘街道南塘村,于石狮市蚶江镇跨越泉州湾,经东园镇秀涂村,止于台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