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贝多芬

✍ dations ◷ 2025-05-05 06:35:13 #2006年电影,美国电影作品,德国电影作品,2000年代剧情片,美国剧情片,德国剧情片,古典音乐题材电影,英语电影,德语电影,米高梅电影,维也纳背景电影,布达佩

《复制贝多芬》(英语:Copying Beethoven),关于乐圣贝多芬的虚构传记电影,描写他晚年创作《第九交响曲》时的遭遇。本片由波兰导演安格妮兹卡·贺兰执导,两位编剧兼任制片,2006年11月10日由米高梅公司发行上映,于2007年4月30日发行DVD。

1824年,乐圣贝多芬正在赶工完成新作。这些年来,他孤家寡人,饱受感情创伤,耳疾折磨,距离上次创作出受众人激赏的作品已有年月。在作品完成的最后阶段,贝多芬的御用抄谱员不幸病入膏肓,缺少深通乐理的抄谱员,演奏时乐团势将无谱可奏。安娜是音乐学院推荐的女抄谱员,胸怀大志,希望借由这次机会让贝多芬品评她的创作。脾性狂躁的贝多芬起初怀疑女子能否有才担此大任,在随后的相处中,他不只慢慢依赖安娜的帮助,还对安娜产生好感,到最后,安娜成为贝多芬生命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开启了他心底的那扇门窗。

剧中饰演贝多芬的演员艾德·哈里斯曾经四度提名奥斯卡金像奖,他事前做足准备工作,花了数个月的时间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学习乐团指挥,并且大量阅读了跟贝多芬有关的书籍,哈里斯受访时指出,这都是为了“试着从精神与智力层面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才能来自何处”。为了让哈里斯看来更有大师风范,服装设计洁妮特敏(Jany Temime)特别着重于“带着不羁的潇洒,我要他看起像一位老迈的流行乐手──品味优雅依旧,却已超脱外界看法。”
在史实里,抄谱员一共有两位,并且清一色都是男性。抄谱员一旦错抄曲谱,就会被贝多芬严词责骂。编剧史蒂芬·瑞凡(Stephen J. Rivele)指出安娜一角是这两位为贝多芬长期抄写曲谱的奥地利音乐学生的综合体。另一位编剧克里斯多福·维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则从深受贝多芬影响的法国女作曲家萝伦·菲瑞丝(Lorenc Ferenz)身上获得灵感,有一件关于贝多芬的轶事也被他加入剧情:“我刚开始研究时,读到一则让我很惊讶的有名轶事,有位女性在贝多芬指挥《第九交响曲》的尾章时,提醒他转身接受观众的如雷掌声。”。这一点与贝多芬交好,并为他作传的安东·辛德勒(英语:Anton Felix Schindler)(Anton Schindler)也曾记载:“…表演结束后,观众爆出热烈掌声,而他仍背对着他们站着,后来是卡洛琳·恩格(Caroline Unger,次女高音)想到要把大师的身子转过来面向观众。”
导演安格妮兹卡·贺兰在取得必要的艺术授权(英语:Artistic licence)(Artistic licence)后,试图在剧本对白里还原贝多芬自传的内容,“剧本唤起悲惨与诙谐兼具的共鸣,就像他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道出他如何改写当时对天才的刻板印象,也改变了作曲家与社会的关系。”

剧中的重头戏,莫过于长达10分钟的《第九交响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配合《庄严弥撒》在维也纳的康顿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剧组在匈牙利的考托纳剧院模拟这幕场景,乐团由当地的凯奇凯梅特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支援演出,初学乍练的哈里斯和乐团表演时相当专心,“在拍摄终曲前的某个段落,导演已经喊卡,但是我们却停不下来,我一直指挥,交响乐团也持续演奏,直到结束。整座剧院后来爆出如雷掌声,当时真的很令我心满意足。”,拍摄时剧院内部摆了600支蜡烛,需要8名“蜡烛管理员”在每个镜头间快速点燃或熄灭蜡烛。
拍摄现场乐团虽然实际演奏,但是电影里的音乐其实是使用了1996年伯纳德·海廷克指挥知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的福茂(Decca)录音版本。

相关

  • 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泛指红血球的不正常分解死亡的现象。溶血是指红血球的细胞膜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因素受损破裂,内部的原生质从细胞漏出令红血球死亡的现象。“溶血反应
  • 心理药物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蛋白质超家族蛋白质超家族(英语:protein superfamily)是对可以找到共同祖先的最大一组蛋白质的合称。一般而言,共同祖先是基于结构比对(英语:Structural alignment)和物理性质得出的,即使序列相
  • 张友尚张友尚(1925年11月2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
  • 标示标示,又称标识,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为事物提供可辨认的讯息之装置,其形式多样,可以是图形、文字、颜色,以及任何可能引起别人注意的事物,通常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
  • 阿匹斯阿匹斯(英语:Apis (god))。古埃及孟斐斯神祇之一。为一公牛形象,其事迹反映于托勒密王朝时期祭司历史学家曼内托的著述中,亦于相关的文物中得到出现,具有重大地宗教影响与历史意义
  • 信天翁信天翁科(学名:Diomedeidae)是鸟纲鹱形目中的一个科,这一科的鸟被笼统的称为信天翁。它们是一种栖息于海边的鸟类,亦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鸟类。大多数信天翁科的鸟生活在南半球深
  • 蒙古死亡蠕虫蒙古死亡蠕虫(英语:Mongolian Death Worm;当地语言称为:蒙古语:олгой-хорхой;olghoy-khorkhoy,意为“大肠虫”)被描述为一种常出没于沙漠中的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的蠕虫状
  • 奥古斯塔·维多莉亚奥古斯塔·维多莉亚(德语:Auguste Viktoria,1858年10月22日-1921年4月11日),德国皇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郡主。维多莉亚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腓特烈八世的女儿,1881年嫁
  • 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陌生人》(英语:),是一首由澳大利亚/比利时双重国籍歌手高堤耶演唱的歌曲,由高堤耶本人创作并录制,而新西兰歌手/吉他手金贝拉参与了歌曲伴唱。歌曲于2011年7月5日由El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