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利信种

✍ dations ◷ 2025-02-24 23:15:36 #浅利氏,战国武将,日本人物神,甲斐国出身人物,日本战争身亡者,16世纪出生,1569年逝世

浅利信种(生年不详—1569年11月16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甲斐武田氏家臣。谱代家老众。父亲是浅利虎在。名讳中的“信”字被推测为武田晴信所赐的偏讳。

浅利氏(日语:浅利氏)是甲斐源氏(日语:甲斐源氏)庶流,以甲斐国八代郡浅利乡(山梨县中央市浅利)为据点的一族,被称为甲斐浅利氏。

生年不详,家中嫡男。父亲虎在是武田信虎的家臣,受信虎赐予偏讳(“虎”字)。

担任领有1百2十骑的侍大将,率领赤备部队,在侵攻信浓国时立下功绩(‘甲阳军鉴’)。永禄8年(1565年),在义信事件后,永禄9年(1566年)闰8月,在三枝昌贞等的起请文中,以奉行身份署名。永禄10年(1567年),因为义信事件,武田家臣提出的起请文“下之乡起请文”中,仍作为奉行署名。同年,以武田氏朱印状奉者的身份,与迹部信秋一同向信浓国海之口乡发出传马役免许、人返令。

另一方面,武田氏在永禄4年(1561年)的第四次川中岛之战后,开始侵攻上野国西部,并在永禄9年(1566年)9月攻陷箕轮城。此后,担任箕轮城城代,直至永禄11年(1568年)为止,率领西上野众与后北条氏战斗。

永禄12年(1569年),武田氏为了牵制后北条氏,攻至小田原城,武田军在包围小田原城4日后撤退,被北条军的北条氏照、氏邦等切断退路,武田军登山与在山顶布阵的氏照、氏邦军战斗(三增峠之战),此时,在马上指挥部队,被铁炮的流弹击中而战死(‘甲阳军鉴’)。在阵中担任军监的曾根昌世代替指挥浅利队,整合失去指挥官的浅利队。

三增峠古战场附近有当地居民祭祀的浅利明神社。

嫡男昌种(胜在)继承浅利同心众(相备)中的一半(6十骑),另一半由土屋昌续继承,昌续在长篠之战中战死后,其余6十骑由昌种继承。在武田氏灭亡后,昌种仕于德川氏。

相关

  • 盖伦克劳狄乌斯·盖伦(129年-200年)是一位古罗马的医学家及哲学家。他的见解和理论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里是欧洲起支配性的医学理论。出生于别迦摩,逝世于罗马。盖伦出生于一个建筑师
  • 奥古斯都奥古斯都(拉丁语:Imperator Caesar Divi filius(英语:Divi filius) Augustus,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
  • 遗孀寡妇是指死去丈夫的女性,又称孀妇、寡居、守寡或者孀居;死去妻子的男性则称为鳏夫,两者合称鳏寡。现在形容他们婚姻状况的正式名称通常是丧偶。在过去,寡妇的社会地位是重要社会
  • 唧筒往复泵(英语:reciprocating pump),旧称唧筒,一种容积式泵,属于正位移泵。一种利用活塞或柱塞在泵柱内往复运动,使活塞或柱塞与泵柱壁间形成的容积改变,从而吸入和排除液体并提高其
  • 维吾尔人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开始于19世纪后半。根据官方在2009年数据,维吾尔人占人口0.9%约48,543人。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可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是19世纪后半的同治陕甘回
  •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是指由发电厂传输电力到配电系统之间的系统,主要由高压电缆、铁塔(或水泥杆、木杆)及多组变电所组成。借由提高电力传输过程中的电压,降低传
  • 路竹交流道路竹交流道为台湾国道一号的交流道,位于台湾高雄市路竹区,指标为338k,路竹为南部蔬菜外销产销区,于1977年10月31日启用。是高雄市最北端的交流道。下交流道接台28线往西向可到湖
  • 阴蒂切除术阴蒂切除术,指切除阴蒂的手术。在目前,阴蒂切除术极少用于临床。常见的阴蒂切除通常发生在非洲地区的女性割礼上。在历史上,阴蒂切除术曾用于抑制女性自慰。19世纪欧美的妇科医
  • 陈晓红 (经济学家)陈晓红(196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美籍华裔经济学家,目前担任耶鲁大学Malcolm K. Brachman经济学教授。她是和2017年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来自大陆的经济计量学会会士。她
  • 白花灯笼白花灯笼(学名:)是马鞭草科大青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地区,多生于村旁、路边、丘陵、山坡以及旷野,目前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