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复国法案

✍ dations ◷ 2025-10-23 09:44:23 #立陶宛复国法案

立陶宛复国法案(立陶宛语:Aktas dėl Lietuvos nepriklausomos valstybės atstatymo)是以萨尤季斯为首的立陶宛共和国最高委员会全体成员于1990年3月11日签署的立陶宛独立宣言。立陶宛于1940年6月被苏联占领后成为苏联的一部分。这份文件宣告了立陶宛成为第一个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并进一步推动1991年发生的苏联解体。

瓜分波兰后,立陶宛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1917年俄国革命发生后,立陶宛议会于1918年2月16日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1939年8月,苏联和纳粹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波罗的海国家被划分为苏联的势力范围,随后于1940年6月被苏联占领并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当时,总统安塔纳斯·斯梅托纳离开了立陶宛。他并没有辞职,而总理安塔纳斯·梅尔基斯随后宣布自己根据宪法成为总统。在苏联的要求下,他任命左派记者尤斯塔斯·伊格诺维奇·帕莱基斯为总理。梅尔基斯随后在苏联的压力下请辞,帕莱基斯也成为代理总统。帕莱基斯政府成为苏联的傀儡政权。

随后政府举办了一场由共产党提供候选人名单的议会选举。议会于7月21日向苏联提交了加入苏联的申请。苏联方面于8月3日批准了申请。苏联认为这一申请充分展现了立陶宛人民欲加入苏联的热切期盼。

当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试图重振苏联经济时,他提出了改革重组。

1987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8周年),立陶宛自由联盟组织了第一次公开抗议集会,并且没有与会者遭到逮捕。

受到该次集会鼓舞,35名知识分子在1988年组成萨尤季斯,最初的目标是支持、讨论与实施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以追求立陶宛独立为宗旨。

自从波罗的海之路——人们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希望世界能够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被苏联占领——萨尤季斯的目标便转变为希望立陶宛从苏联独立。

1990年2月的议会选举是立陶宛自1926年以来的首次民主选举。选民以压倒性的票数支持萨尤季斯的候选人。选举结果让立陶宛有了战后第一个由非共产党组成的政府。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英语:Supreme Soviet of the Lithua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代表们选举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为主席,并决议恢复立陶宛战前的国名——立陶宛共和国。委员会随后更名为立陶宛共和国最高委员会,并正式宣布立陶宛重新独立。该法案于晚上10点44分获通过。

最高委员会认定立陶宛1918年的独立宣言仍然有效,并认为在国际法理上,由于时任总统安塔纳斯·斯梅托纳并没有辞职,因此总理的继任是无效的。事实上,委员会认为苏联为了接管立陶宛所做的任何行为都是无效的。

立陶宛复国法案对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独立的问题并没有立刻解决,其他国家是否承认该份文件也是未知数。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要求撤销该法案并开始对立陶宛实施制裁。1991年1月13日,苏联军队袭击了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手无寸铁的立陶宛平民与苏联士兵对峙。共14人死亡,700人受伤,该冲突被称为“立陶宛一月事件”。1月31日,苏军在立陶宛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攻击立陶宛边检人员,造成7人死亡(苏联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袭击立陶宛边境检察站事件)。

1990年5月31日,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承认立陶宛独立。摩尔达维亚议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立陶宛独立的议会,但当时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仍是苏联的一部分。

1991年2月11日,冰岛议会投票确认冰岛1922年承认立陶宛独立仍然有效,两国应尽快建立全面外交关系。 紧接着丹麦、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和拉脱维亚也承认立陶宛独立。

八一九事件后,美国于9月2日承认其独立。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表示,如果苏联对立陶宛使用武力,美国将作出回应。

最终,苏联于1991年9月6日承认立陶宛独立,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白俄罗斯、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多个国家也相继承认立陶宛独立。

1991年9月17日,立陶宛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共同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2004年,波罗的海三小国也共同成为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

相关

  • 火山渣锥火山渣锥是指火山口周围由火成岩屑或火山渣等火山的喷出物质堆积而成的山丘。火山渣等火山碎屑是火山渣锥的构成物。 火山渣锥一般高度为几十米到数百米之间。 大部分火山渣
  • 大和族大和族(日语:大和民族/やまとみんぞく Yamato Minzoku ?),又称日本民族,是构成日本人的主体民族,以日本语为母语,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九十九个百份比。大和族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
  • 菲茨威廉学院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 ,简称‘Fitz’)是剑桥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菲茨威廉学院始建于1869年,学院的起源与非学院学生委员会(Non-Collegiate Stud
  • 黎语支黎语支是侗台语系的一支。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和西部。使用人数80万。有黎语和加茂语两种语言,黎语又分为多个方言。此外,与黎语有强烈亲缘关系的尚有以下方言:
  • 粉碎狂热《Crash Fever》(日语:クラッシュフィーバー)是日本WonderPlanet(ワンダープラネット株式會社)制作,运行在Android和iOS平台,色珠消除角色扮演益智游戏的行动应用程序(APP)。日本于20
  • 开放社会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会(英语:Open Society Foundations,缩写为 OSF),前身为开放社会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非盈利研究机构,由乔治·索罗斯捐款成立。其目标在于形成政策,以推进左翼
  • 林大八林 大八(日语:林 大八/はやし だいはち ,1884年9月15日-1932年3月1日),大日本帝国陆军军人。山形县鹤冈人。最终军衔陆军少将。授勋从四位・勲三等・功三级。林大八于一·二八事变
  • 毛汉礼毛汉礼(1919年1月25日-1988年11月22日),中国物理海洋学家。生于浙江诸暨。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妇女纪念碑第二次世界大战妇女纪念碑(英语:Monument to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是英国的一座国家战争纪念建筑,座落于伦敦白厅、战争纪念碑的北方。该碑由雕刻家约翰·米尔斯(英语:John
  • 魔法阵魔法阵(英语:Magic Circle)是魔法或巫术仪式中标记出的一块区域,通常是圆形的,用粉笔或盐画在地上,魔法和巫术的使用者认为这个区域内有特殊的超自然力量。在东方的信仰中类似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