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复国法案

✍ dations ◷ 2025-05-11 14:44:53 #立陶宛复国法案

立陶宛复国法案(立陶宛语:Aktas dėl Lietuvos nepriklausomos valstybės atstatymo)是以萨尤季斯为首的立陶宛共和国最高委员会全体成员于1990年3月11日签署的立陶宛独立宣言。立陶宛于1940年6月被苏联占领后成为苏联的一部分。这份文件宣告了立陶宛成为第一个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并进一步推动1991年发生的苏联解体。

瓜分波兰后,立陶宛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1917年俄国革命发生后,立陶宛议会于1918年2月16日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1939年8月,苏联和纳粹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波罗的海国家被划分为苏联的势力范围,随后于1940年6月被苏联占领并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当时,总统安塔纳斯·斯梅托纳离开了立陶宛。他并没有辞职,而总理安塔纳斯·梅尔基斯随后宣布自己根据宪法成为总统。在苏联的要求下,他任命左派记者尤斯塔斯·伊格诺维奇·帕莱基斯为总理。梅尔基斯随后在苏联的压力下请辞,帕莱基斯也成为代理总统。帕莱基斯政府成为苏联的傀儡政权。

随后政府举办了一场由共产党提供候选人名单的议会选举。议会于7月21日向苏联提交了加入苏联的申请。苏联方面于8月3日批准了申请。苏联认为这一申请充分展现了立陶宛人民欲加入苏联的热切期盼。

当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试图重振苏联经济时,他提出了改革重组。

1987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8周年),立陶宛自由联盟组织了第一次公开抗议集会,并且没有与会者遭到逮捕。

受到该次集会鼓舞,35名知识分子在1988年组成萨尤季斯,最初的目标是支持、讨论与实施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以追求立陶宛独立为宗旨。

自从波罗的海之路——人们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希望世界能够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被苏联占领——萨尤季斯的目标便转变为希望立陶宛从苏联独立。

1990年2月的议会选举是立陶宛自1926年以来的首次民主选举。选民以压倒性的票数支持萨尤季斯的候选人。选举结果让立陶宛有了战后第一个由非共产党组成的政府。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英语:Supreme Soviet of the Lithua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代表们选举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为主席,并决议恢复立陶宛战前的国名——立陶宛共和国。委员会随后更名为立陶宛共和国最高委员会,并正式宣布立陶宛重新独立。该法案于晚上10点44分获通过。

最高委员会认定立陶宛1918年的独立宣言仍然有效,并认为在国际法理上,由于时任总统安塔纳斯·斯梅托纳并没有辞职,因此总理的继任是无效的。事实上,委员会认为苏联为了接管立陶宛所做的任何行为都是无效的。

立陶宛复国法案对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独立的问题并没有立刻解决,其他国家是否承认该份文件也是未知数。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要求撤销该法案并开始对立陶宛实施制裁。1991年1月13日,苏联军队袭击了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手无寸铁的立陶宛平民与苏联士兵对峙。共14人死亡,700人受伤,该冲突被称为“立陶宛一月事件”。1月31日,苏军在立陶宛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攻击立陶宛边检人员,造成7人死亡(苏联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袭击立陶宛边境检察站事件)。

1990年5月31日,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承认立陶宛独立。摩尔达维亚议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立陶宛独立的议会,但当时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仍是苏联的一部分。

1991年2月11日,冰岛议会投票确认冰岛1922年承认立陶宛独立仍然有效,两国应尽快建立全面外交关系。 紧接着丹麦、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和拉脱维亚也承认立陶宛独立。

八一九事件后,美国于9月2日承认其独立。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表示,如果苏联对立陶宛使用武力,美国将作出回应。

最终,苏联于1991年9月6日承认立陶宛独立,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白俄罗斯、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多个国家也相继承认立陶宛独立。

1991年9月17日,立陶宛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共同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2004年,波罗的海三小国也共同成为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

相关

  • 腹直肌腹直肌(简称腹肌)是指躯干下半部(或称腹部)的器官,由若干片状的肌肉保护着,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他们包括两块腹直肌,沿着身体前面,从胸廓延伸到骨盆。当腹直肌收缩时,腹部被往内拉。
  • 各国货币流通货币列表包括170种官方货币或实际流通货币,这些货币流通于193个联合国会员国,2个联合国观察员国,11个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和地区,以及32个属地(或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其中联
  • 萧泰然萧泰然(1938年1月1日- 2015年2月24日),台湾音乐家。出生于日治台湾高雄州凤山郡凤山街(今高雄市凤山区)。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一生致力于台湾本土音乐融入西方音乐的
  • 野狼呼叫21《野狼呼叫21》(英语:Bat*21),越南战争片,由金奖影帝金·哈克曼主演,叙述美军战机飞行员,在1960年代被越共击中座机,机毁他被迫跳伞,在大批越共持械追捕下,经过越南丛林,躲过猛兽蟒蛇,终
  • 全允坚全允坚,又作全永坚,南宋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宋度宗全皇后的弟弟,宋恭帝的舅舅。宋理宗母慈宪夫人侄孙。全允坚之父全昭孙,官至岳州知府。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十一月,宋理宗下诏
  • 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阿布拉姆·阿罗诺维奇·斯卢茨基(俄语:Абра́м Аро́нович Слу́цкий;1898年7月-1938年2月17日),苏联契卡对外情报处处长,二等国家保安委员。犹太人。1898年出
  • OpenMI规范OpenMI-规范(开放式模型界面)定义了一个界面, 它允许相关模型之间在运行时在内存中交换数据。符合OpenMI规范的数学模型之间可以-边运行边共享信息(例如在每个时间步段),使得
  •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沃罗比约夫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沃罗比约夫(俄语:Михаил Петрович Воробьёв,1896年-1957年),达吉斯坦人,苏联首位工程兵元帅。1896年生于俄罗斯帝国高加索总督区哈萨
  • 朱慈焕朱慈焕(1633年-1637年),为明思宗第五子,母亲是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在民间有朱三太子之称。虽然事实上的朱慈炯才是“朱三太子”,但因民间称太子朱慈烺为“悼皇帝”,二子朱慈烜一
  • 梅尔芬山坐标:70°31′S 65°13′E / 70.517°S 65.217°E / -70.517; 65.217梅尔芬山(英语:Mount Mervyn)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麦克罗伯特森地,属于查尔斯王子山脉中波尔托斯山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