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球

✍ dations ◷ 2025-11-11 23:06:44 #藤球
藤球(印尼语 : "sepak takraw"; 马来语 :"sepak raga"; 爪夷文: سيڤق تكراو or سيڤق راڬا; 泰语:ตะกร้อ, 皇家音译:takro, 发音:; 高棉语:"សីដក់" "Sei Dak"; 老挝语: ກະຕໍ້ "ka-taw"; 菲律宾语: "sipa"; 越南语:"cầu mây"),起源于公元15世纪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一带,目前藤球运动比较兴盛的国家有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藤球是亚洲运动会和东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990年北京亚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比赛藤球时所使用的球是由藤所编成的黄色空心圆球,故以此为名。它的比赛方式与排球有些类似,所以又被称为“脚踢的排球”。与藤球相似的运动有足毽、足排球、韩国式足球和沙包球等。马来纪年记载藤球在15世纪已经在马六甲苏丹王朝中出现,为现时发现最早的文献记载。在16世纪,藤球由马六甲传到印尼苏门答腊的廖内群岛省和廖内省。在泰国(当时为暹罗),有证据显示自阿瑜陀耶王国纳黎萱(1590–1605)统治期间,泰国人就有踢藤球。开首藤球的游戏方式是没有网的,只有围圈互相传球。直至1940年代,有网版本的藤球才在东南亚盛传,人们逐渐订立规矩,成为现在的藤球竞技运动。一般而言比赛型式可以分为入篮藤球与过网藤球两大类,前者五人一组,后者则有三人一队与两人一队的两种型式。目前入篮藤球除了泰王杯外没有国际级赛事,而国际比赛大多采取三人一队的过网藤球比赛,又被称为Regu型式。在Regu型式的比赛中,一队有五名队员,可同时上场三人。场上的三人分别为发球手(server)、做球手(feeder)和攻击手(striker),采一盘21分、胜分必须超过2分(最多25分)、三战两胜的比赛制度。跟排球规则不同的是,除了不能用手之外,其他身体部分都可以用。藤球比赛中球员可以连击,每边的球员最多能击球三次。国际藤球总会为管辖国际藤球事务的组织。目前有藤球队伍的国家如下:

相关

  • 社会认知理论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特发性病因不明症(英语:idiopathic disease)指的是任何病因不明的疾病。英文词汇idiopathic起源于古希腊语ἴδιος idios "one's own" and πάθος pathos "suffering", idiopa
  • 木兰木兰属(学名:Magnolia)是木兰目木兰科的一个属,由于近期的分子分析认为木兰亚科下的所有属都应并入木兰属中,因此广义的木兰属拥有共约210个不同的物种,而狭义的木兰属中有128个物
  • 偏磷酸偏磷酸(HPO3)是一种易潮解固体,有剧毒。偏磷酸与磷酸有相同的酸酐:五氧化二磷,不同的地方在于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生成磷酸,而与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或聚偏磷酸(HPO3)n,如三聚偏磷
  • 1-辛醇正辛醇 是一种直链脂肪醇,均有8个碳原子,分子式为:CH3(CH2)7OH。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萃取剂、稳定剂,用作溶剂和香料的中间体。在增塑剂领域,辛醇一般是指2-乙基己醇,这是百万吨
  • 芭塔雅芭堤雅(泰语:พัทยา;英语:Phattaya或Pattaya)一译帕塔亚,是一个泰国东部地大区春武里府的城市,是春武里府的“府级特别市”,在行政大区划上属于邦拉蒙县。泰国华侨传统上称为北
  • 悉尼悉尼市(雪梨市)(英语:City of Sydney)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由悉尼中心商务区及附近的悉尼都会区的内西区的郊区组成。悉尼市是一个地方政府区域,以往的地方政府区域南悉尼市于
  • 电荷耦合元件电荷耦合器件(英语:Charge-coupled Device,缩写:CCD),是一种集成电路,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电容,能感应光线,并将影像转变成数字信号。经由外部电路的控制,每个小电容能将其所带的电荷转
  • 羟基化反应羟基化(法语:Hydroxylation,也称羟化)是向分子引入羟基(-OH)的过程。常指用羟基取代碳上的氢原子(-H)的反应。产物是醇、酚等。生化中,催化羟化反应的酶称为羟化酶。←氨基酸二级结构→
  • 戴王缙戴王缙(?-?),字绅黄,号云极,直隶沧州(今河北)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年)登戊戌科进士,官行人司行人。著有《萧云斋集》。高祖戴才,明万历间尚书。父戴明说,清顺治间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