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粢饭糕
✍ dations ◷ 2025-08-25 15:33:00 #粢饭糕
粢饭糕(拼音:zī fàn gāo;吴语苏沪嘉小片发音:zy vae kau)是一种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小吃,属油炸类糕点,因其做法也可称为油氽粢饭糕,南方其他地区称之为炸糍粑。粢饭糕外层呈金黄色,内层为雪白的软糯糍饭,咬起来喷香松脆。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为了让吴国百姓在战乱中免受饥荒之苦,在苏州相门城下埋下了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城基作为备荒粮。在伍子胥去世后不久,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城民在都城被团团围住之时,挖出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此后,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而炸糍粑也是其中的一种烹饪方式,多用于早餐。粢饭糕是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的传统早点,形状为长方形,厚约三四分,像一副没拆封的扑克牌。上海传统早餐以“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而闻名,据另一种说法,是将粢饭糕取代粢饭排入“四大金刚”之列,可见其在上海的受欢迎程度,粢饭糕为干货一般配豆浆享用。由于同为油炸类早餐,因此做粢饭糕的早点摊往往和油条摊并存。中式快餐店内难觅粢饭糕的踪迹,但是中餐馆里却越来越多地将粢饭糕列为点心,切得更为精致,卖相更佳。粢饭糕的另一个传统是,主妇往往是用家中的隔夜剩饭,第二天清早烹饪油氽成粢饭糕。粢饭糕用糯米和籼米按一定比例配制,糯米是软的,籼米是硬的。加盐,加葱花,用铜铲搅拌至起韧头,随后倒入容器中压实压平,放上数小时倒出切片,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粢饭糕每100克的卡路里含量高达429大卡,属于热量较高的煎炸类食品。作为早餐的粢饭糕一般不用配蘸料,但中餐馆内作为点心售卖的粢饭糕食用更为考究,一般搭配醋、酱油或番茄酱等蘸料。一些店家在粢饭中加入若干配料,开发出了苔条粢饭糕、葱香粢饭糕、芝麻粢饭糕等更为精致的品种。咬了一口的粢饭糕,配醋享用苔条粢饭糕
相关
-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英语:natural selection,传统上也译为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
- 狭窄二尖瓣狭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瓣膜病。在正常情况下,二尖瓣在左心室舒张时打开,使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患有二尖瓣狭窄症的病人二尖瓣在左心室舒张时不能够完全开放,使左心
- 特拉西梅诺湖特拉西梅诺湖(意大利语:Lago Trasimeno)位于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境内,水域面积为128平方公里,是波河以南最大的湖泊。前217年的特拉西梅诺湖会战中,迦太基将领汉尼拔曾在此处全歼罗
- 甲基蓝甲基蓝(C37H27N3Na2O9S3)是一种组织学上使用的染料。可以用于胶原质和植物细胞壁的染色,也可作原生生物的染色,缺点是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且容易氧化。甲基蓝和水溶蓝混合后称作
- 胃小凹胃小凹(英语:gastric pits)是位于胃区表面的微小凹陷,也是胃腺的出口。胃小凹在幽门中的深度比在其他胃的部位中来的深。人类拥有数百万个胃小凹分布在胃的上皮组织中。胃液是由
- 肾小球外系膜细胞肾小球外系膜细胞(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又称为Lacis细胞、Goormaghtigh细胞、或Polkissen细胞,是位在肾小球外靠近血管处的肾脏光染色周皮细胞(英语:pericytes)。它们
- 走走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六个(七划的则为第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走部归于七划部首。走部只以左方为部字,将字底下括起来。且无其他部
- 士麦那市士麦那(Smyrna)是美国佐治亚州科布县的一座城市,人口约4万(2000年)。
- 引产引产(英语:Labor induction),当继续怀孕对母亲或胎儿的危险性大于让娩出时,医生会考虑使用的人工引导生产方法。引产方法施行的前提是子宫颈成熟(cervical ripening),子宫颈的状况不
- 男朋友男朋友通常是指一个有恋爱关系的男性伴侣,这种关系可能是柏拉图式的、浪漫的或者仅满足性的。此名词可以用于异性恋、男同性恋或双性恋者上,而相对用于女性的名词则为女朋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