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卫星碰撞事件

✍ dations ◷ 2025-08-26 06:22:56 #2009年卫星碰撞事件

2009年卫星碰撞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近地轨道人造卫星碰撞事件。碰撞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2月10日16:56,地点位于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上空约776公里处。碰撞速度估计达到11.6公里/秒。

碰撞是发生在属于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星33号和属于俄罗斯航天部队的宇宙2251卫星之间。碰撞发生时,铱星依然处于工作状态,而俄国卫星则已经被废弃多年。一名俄罗斯发言人拒绝对碰撞发生时其卫星是否已经无法控制表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报告指出这次碰撞产生了大量由卫星残骸组成的航天垃圾。目前,美国航天监视网(英语:United State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U.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追踪到了超过500个碎片,而更多的碎片还有待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指出,这些碎片对国际空间站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虽然碰撞发生在空间站运行轨道上空约430公里。但有中国科学家却指碎片可能影响中国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在此事件之前,曾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的碰撞事件,通常是事先计划好的实验或有意摧毁目标卫星的行为。1996年,Cerise卫星曾与航天垃圾发生过碰撞。

相关

  • 赤潮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
  • 过滤作用肾功能(Renal function)是描述肾脏状态及其在肾生理作用的角色。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丝球滤过率)描述了通过肾脏过滤流体之流速。肌酸酐清除率(Crea
  • 独岛问题独岛主权争议是大韩民国、日本就独岛之主权归属争议。由于目前在此岛的专属经济区内尚未发现任何石油等海底资源,因此争论的起因主要来自渔业权。独岛现在由韩国实际控制,并在
  • 鸟苷酸环化酶偶联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偶联受体(Guanylate cyclase-coupled receptor),亦称为受体鸟苷酸环化酶(Receptor guanylate cyclase),是一种单次穿膜的细胞表面受体,该受体因为可在激活后将鸟苷酸环
  • span class=nowrapGd(NOsub3/sub)sub3/sub/span硝酸钆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Gd(NO3)3。它在核反应堆内用作中子毒物。硝酸钆和其他硝酸盐一样,是一种氧化剂。硝酸钆易溶于水。
  • 乌佐效应乌佐效应(也称悬乳效应louche effect,或自发乳化)是当水被兑入某些茴香风味力娇酒或烈酒中时产生一种乳白色悬乳状的水包油型微颗粒的反应。乌佐酒、拉克酒、中东亚力酒和苦艾
  • 孙宇晨孙宇晨(英文名:Justin,1990年7月30日-),祖籍青海省西宁市,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中国企业家。波场TRON、陪我APP创始人兼CEO 、BitTorrent CEO。2011年第26期时代华纳亚洲周刊封面人物
  • 芒特普莱森特 (印地安纳州特拉华县)芒特普莱森特(英语:Mount Pleasant)是位于美国印地安纳州特拉华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芒特普莱森特的座标为40°05′20″N 85°18′21″W / 40.08889°
  • 恩格尔伽特陨石坑恩格尔伽特陨石坑(Engel'gardt)是月球背面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晚雨海世,其名称取自俄罗斯天文学家和公众人物瓦西里·帕夫洛维奇·恩格尔伽特(Vasilij Pavlovich Engel'gardt,18
  • 蔡焕宗蔡焕宗(1949年-),男,福建泉州人,中国体操运动员,运动健将,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