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佐效应

✍ dations ◷ 2025-09-09 07:24:12 #胶体化学,混合物,凝聚体物理学

乌佐效应(也称悬乳效应louche effect,或自发乳化)是当水被兑入某些茴香风味力娇酒或烈酒中时产生一种乳白色悬乳状的水包油型微颗粒的反应。乌佐酒、拉克酒、中东亚力酒和苦艾酒都会发生乌佐效应。

当疏水性精油(如茴香脑),溶解在水-溶剂混合溶液(如酒精)中时,逐渐加入少量的水以降低酒精的浓度,此时就会发生乌佐效应。

在水-溶剂混合溶液中,水包油型微颗粒并不是稳定的结构,因为油会慢慢聚集,直到在宏观层面上实现完全的水-油分离。众所周知,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或强烈搅拌可以分离油滴颗粒。

在富含水的乌佐酒混合物液中,无需搅拌或加入活性剂,油滴的聚结也会显著放缓,通过液 - 液成核,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均匀的分布式流体。通过小角中子散射测量,液滴的大小大约为1微米。

使用动态光散射分析,Sitnikova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乳液中的油滴增长呈奥斯瓦尔德熟化,并且液滴不会聚合。熟化程度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最终液滴稳定在平均直径为3微米。

基于热力学分析,多成分的混合物,其稳定性取决于其相位图中亚稳相曲线和双结点曲线。然而,微观层面上,奥斯瓦尔德熟化程度随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的原理尚不明了。

微乳液有很多的商业用途。包括饮食产品、洗涤剂和身体护理产品在内,大量产品都以乳液的形式存在,而且它们需要在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的乳剂形式。 乌佐效应被看作是生产微乳液过程中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也不需要在大规模的生产过程中加入昂贵的搅拌工艺的潜在选择。

相关

  •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英语:Behavior Therapy、Behavior Treatment)学派关注的是可以观测到的人的外部行为。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相似,出生以来就具有学习能力,而且遵从着与任何物种相似的原理进
  • 突现涌现(英语:emergence)或称创发、突现、呈展、演生,是一种现象,为许多小实体相互作用后产生了大实体,而这个大实体展现了组成它的小实体所不具有的特性。许多人都曾定义过“涌现”
  • 赫尔伯特·傅利曼赫伯特·弗里德曼(英语:Herbert Friedman,1916年6月21日-2000年9月9日),美国天文学家,太阳物理学、探空火箭、高层大气物理学和天文学应用的先驱,他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大众科学传播者
  • 瓦拉赫奥托·瓦拉赫(德语:Otto Wallach,1847年3月27日-1931年2月26日),德国化学家,1910年以研究脂环族化合物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847年,瓦拉赫出生于柯尼斯堡,他的父亲是一位信仰路德教的
  • 斐洛斐洛‧尤迪厄斯(Philo Judeaus)亦称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约公元前25年~40年或45年),是生于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和政治家。斐洛第一个尝试将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相结合,故在哲
  • 太子港太子港(法语:Port-au-Prince;海地克里奥尔语:Pòtoprens),海地首都,位于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相传,在法国殖民时代,海上刮起风暴,一艘法国“太子”号轮船驶进港口后平安无事
  • 鄂毕湾鄂毕湾(俄语:О́бская губа́,Gulf of Ob或Ob Bay)位于俄罗斯北部鄂毕河流入北冰洋的海湾,鄂毕河口有数个平坦的岛屿,它们是湿地公约保护的湿地。区内有庞大的天然气和
  • 路易斯安那购买案路易斯安那购地(英语:Louisiana Purchase;法语:Vente de la Louisiane)是美国于1803年以每英亩三美分向法国购买超过529,911,680英亩(2,144,476平方公里)土地的交易案,该交易的总价
  • 凤岫教堂凤岫教会(봉수교회,Pongsu Church),位于平壤市万景台区建国洞,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新教教堂,建于1988年8月,是朝鲜战争后重建的第一座教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 石家河遗址石家河遗址是湖北省天门市境内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石家河镇,发现于1954年,年代为公元前3000至2000年。石家河遗址为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