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融控股

✍ dations ◷ 2025-02-23 19:38:45 #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台湾50指数成分股票,股票市场指数模板,台湾经济模板,台湾金融控股公司,台新金控,2002年台湾建立

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英语: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 Co., Ltd.,台证所:2887,简称台新金控、台新金)是台湾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共有162个营业据点及2个海外代表处或办事处。

2002年2月18日,台新银行、大安银行以股份转换方式共同成立台新金融控股公司。台新金控成立后,即于5月28日将两家银行整并,以台新银行为存续银行;同年12月,再将台新票券及台证证券纳为子公司。2004年,台新银行并购新竹十信。

2005年台新金控赢得彰化银行特别股竞标,成为彰化银行最大法人股东,在持续收购股票合计取得超过25%的股权后,将彰化银行纳入成为金控成员,成为国内合并资产规模排名第二大的金控公司,成为台新彰银案的开端。

2006年,美商新桥投资集团(Newbridge Capital)、日商野村证券集团以及美国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旗下的QE International于台新金控私募案中先后入股投资。2006年3月23日,台新金控启用位于台北市仁爱敦南圆环旁的总部“台新金控大楼”,系1982年歇业的财神酒店拆除改建而成。

2009年,由于台新金控出现财务压力需要资金,决定将台证证券的经纪业务、通路资产以新台币294亿元卖给凯基证券,但保留自营、股务及承销业务;同年12月19日,台证证券正式并入凯基证券,同时使凯基证券成为台湾经纪市占率第二大的证券公司。但为弥补出售后缺少的证券业务,再以新台币11.46亿元买下东兴证券,于2010年完成并购后更名为台新证券。

2010年起,台新金控陆续并入台湾工业银行之子公司台湾工银投信(并入台新投信)、富兰克林保险经纪人(并入后更名为“台新金保险经纪人”)。

2012年,台新金控曾与美商纽约人寿完成签约,计划将纽约人寿在台湾的子公司国际纽约人寿纳入金控;但因台新金财务报表“双重杠杆比率”过高,此案遭金管会驳回,最终未能完成。

2014年底,台新金控子公司彰化银行进行董事改选,但台新金控仅获得2席普通董事席位,依《金融控股公司法》彰化银行不能再列为台新金控子公司。

2015年,由于无法取得对彰化银行的控制权,台新金控认列对彰银一次性的投资亏损新台币148亿元。

2018年,台新金控面临上市以来最严重的市场派逼宫,公司经营层用缩减董事席次的方式拉高竞选门槛,最终以宝佳机构为首的市场派在董监改选中全军覆没。

相关

  • 胆色素胆红素(英文:Bilirubin)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类胆汁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内血红素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
  • 硝苯地平硝苯地平(英语:Nifedipine),商品名拜新同(Adalat),是一种二氢吡啶(英语:dihydropyridines)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硝苯地平主要用来治疗心绞痛(尤其是变异型心绞痛
  • 富贵手富贵手,是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易发于冬季,起初长小水泡,转变成脱皮,脱皮加剧逐渐加剧,局部皮肤变的干硬,甚至造成龟裂出血。与体质有关,无法根治,只能尽量避免接触化学物品:香皂、
  •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社会团体,1985年3月成立。
  • 国际财经时报《国际财经时报》(英语: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通常被称为IBTimes或者IBT)是全球性在线金融报纸。目前,IBTimes拥有十三个国家版本并以七种语言发行,宗旨是通过不断扩大的
  • 世界历世界历是一种于1930年提出的历法,用于替换现行的公历。直至目前仍处在讨论阶段。世界历的历法大致上和目前使用的公历一样,各月份的日数如下:每年以三月为一历季,每历季第一月为
  • 耽罗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电影史 · 韩医史陶瓷史 · 戏剧史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耽罗(韩语:탐라),是曾位于今日济州岛的古国名。耽罗国首次出现在历史上,是记载
  • 粮食不足的危机马拉维粮食危机是指东非内陆国家马拉维因为农作物欠收而造成的持续性粮食问题。从2005年起,粮食危机一直都是马拉维的最主要问题,估计有超过500万人口受影响,占全国约1千万人口
  • 普什图人普什图人(Pax̌tānə),也译作帕坦人、普赫屯人,是居于南亚的一个民族,西方归入伊朗人(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和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普什图族部落和氏族的数量
  • 姚剧姚剧是一种滩簧类戏曲剧种,流行于中国浙江余姚,舞台语言采用余姚方言。姚剧起源于余姚滩簧,形成于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为其鼎盛时期。传统剧目有72出,多表现日常生活。目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