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有其田

✍ dations ◷ 2025-10-20 20:15:23 #耕者有其田
耕者有其田是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实施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之一。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实行三七五减租,于1951年实行公地放领,于1953年实行耕者有其田。民生主义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要点是减低田租,保障农民收入,切实扶植自耕农,使其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中华民国政府于1947年3月20日“从字第一〇〇五〇号”训令规定:佃农应缴之耕地地租,依正产物1000分之375计算,是为“三七五减租”。但当时各级政府推行不力。1949年4月14日公布实施“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更陆续订定“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施行细则”、“台湾省办理私有耕地租约登记注意事项”、“台湾省推行三七五减租督导委员会组织规程”及“台湾省各县市推行三七五减租督导委员会组织规程”等法规,以贯彻三七五减租政策。后为确保推行三七五减租已获得之初步成果,于1951年6月7日制定公布“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作为法律依据。同时1951年至1976年间分九期实施先办理公地放领,连同1948年试办部分,共计放领138,957公顷,承领农户286,287户。政府收得放领公地地价稻谷367,366,416公斤、甘薯1,254,768,525公斤,全数由台湾土地银行经收后拨作扶植自耕农基金。1952年11月,行政院在陈诚院长指示下通过“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草案”:72。1953年1月26日,蒋中正明令公布“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72。1月,政府公布“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规定地主可保留水田三甲或旱田六甲,其余由政府用征收补偿方法交佃农承租耕种。:184地主免征耕地,政府强制征收地主超额之出租耕地,附带征收地主供佃农使用收益的房舍、晒场、池沼、果树、竹木等定着物的基地,放领给现耕农民。于1953年12月顺利完成,计征收放领耕地139,249公顷,创设自耕农户194,823户。放领的地价是耕地正产物(稻谷、甘薯)全年收获总量2倍半,分十年均等摊还。征收方面,补偿地主70%为政府发行的实物土地债券,分十年均等偿付,并加给年息4%;30%为公营事业股票(一次给付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的股票)。实物土地债券分稻谷与甘薯二类,稻谷债券以稻谷偿付,甘薯债券依据当年甘薯时价以现金偿付。关于此政策具有违宪争议,司法院大法官陆续做出了释字第78号、124号、125号、128号、347号、422号、561号、579号、580号、581号等解释。大法官并在释字第580号解释中宣告,1983年12月23日增订之《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第十九条第三项规定“耕地租约期满时,出租人为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而收回耕地时,准用同条例第十七条第二项第三款之规定,应以终止租约当期土地公告现值扣除土地增值税余额后之三分之一补偿承租人”违宪,并应于2006年7月9日失效。每公顷水稻产量的绝对数字依据四种的估计数而有所不同,而无需过于认真看待,但以估计数字的共同特点来说,从1949年到1960年,台湾每公顷水稻的产量提高了约50%,农民的净利提高三倍,但并不是所有农民皆种植水稻,在旱地耕作的收入就比较少。土地改革使台湾80%以上的农民成为自耕农。耕者有其田所释放出来的四大公司股票,因中小地主经济状况不佳,又普遍不信任与接受股票与债权之价值,对国营企业也没有信心,纷纷出售政府给予补偿之国营企业股票;台湾五大家族则趁机以低价购入,晋身为工业资本家。由于土地改革使台湾许多地主丧失依附于土地之政经权力,此一资本集中现象对工业化产生一定的助力。部分地主则是把所获得的政府补偿投资于工业生产,成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原来的大地主也摇身一变为财团,例如鹿港辜家掌有台泥,后发展成和信集团(1991年以前称为中信集团),便是显例。日本学者若林正丈则从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三项特点,分析了它对后来“台湾经济奇迹”的先驱影响:经济学家比较台湾、韩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认为土地改革减小贫富差距与刺激经济发展,是台韩经济发展后来居上的因素之一。因应台湾社会发展情势演变及农业环境条件变迁,《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已于1993年7月30日明令废止。

相关

  • 阴道癌阴道肿瘤,也称阴道癌(英语:Vaginal cancer),是指一类病发于阴道的癌症肿瘤。原发性阴道肿瘤很罕见,其主要为鳞状细胞癌。恶性肿瘤相对更为常见。阴道癌的病发年龄通常为50岁以上的
  • 南极洲/南极地方南极洲(英语:Antarctica)是地球最南端的洲,位于南半球的南极区,是地理南极的所在地。南极洲大部分区域都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南冰洋环绕。南极洲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洲,其面积约为1400万
  • 海卫一海卫一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卫星中最大的一颗,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之一,具有复杂的地质历史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表面。1846年10月10日威廉·拉塞尔(William Lassell)发
  • 真蕨类真蕨纲(Polypodiopsida),又称为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是植物界中真叶植物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姊妹群。真蕨纲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
  • 俄勒冈医科大学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英语: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简称OHSU),又称为俄勒冈医科大学,创建于1887年,位于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主校区坐落在该州最大城市波特兰市中心以
  • 西德尼·奥尔特曼西德尼·奥尔特曼(英语:Sidney Altman,或译奥特曼,1939年3月7日-),加拿大分子生物学家,现任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及化学斯特林教授。1989年,他和托马斯·切赫因为对RNA的催
  • 阿兹特克人阿兹特克,又译阿兹台克、阿兹提克,是存在于14世纪至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因阿兹特克人而得名。阿兹特克人包括墨西哥谷地的多个民族,以操纳瓦特尔语
  • 环鸟苷单磷酸环磷酸鸟苷(cGMP或cyclic GMP或3'-5'-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跟环磷酸腺苷(cAMP)一样,是一种具有细胞内信息传递作用的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但两者的生物效应却恰
  • 脱氧核糖核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英语:Deoxyribonuclease;缩写:DNase)又称DNA酶,是指能经由水解作用,将DNA骨架上的磷酸双酯键切断的酶。DNA酶是核酸酶(nuclease)中的一种,目前已知的DNA酶有许多不同类
  • 脱水缩合脱水缩合(dehydration condensation)是指一种两个分子在缩合为一个大分子的同时失去一个水分子(H2O)的化学反应。在一个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