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弗里德里希·威廉·穆尔瑙
✍ dations ◷ 2025-11-09 01:16:26 #弗里德里希·威廉·穆尔瑙
F·W·穆尔瑙(德语:Friedrich Wilhelm Murnau、1888年12月28日-1931年3月11日)是默片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出生于德国,后来前往好莱坞发展。1888年生于德意志帝国比勒费尔德,当时被命名为Friedrich Wilhelm Plumpe,七岁之后搬到卡塞尔,并在那里长大。他有两个兄弟,bernhard和robert,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Ida和Anna。他妈妈Otilie Volbracht是他父亲Heinrich Plumpe的第二个妻子。Heinrich Plumpe是德国西北部一家制衣厂的老板。他们的别墅常常被改造成舞台,上演穆尔瑙导演的小戏剧。他12岁就已阅读过叔本华,尼采,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戏剧了。后改名为Murnau,名称是来自一座巴伐利亚小镇斯塔费尔湖畔穆尔瑙。穆尔瑙在柏林大学学习语言学,后来在海德堡大学攻读艺术史和文学。导演Max Reinhardt在学校的一次学生表演中看中了他,并决定邀请他去自己的演员学校。不久后他成为 弗兰茨·马尔克, Else Lasker-Schüler 和Hans Ehrenbaum-Degele的朋友。一战期间曾从军参战,并于战后1919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作品《蓝孩》(Der Knabe in Blau)。1926年时,穆尔瑙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拍下了《日出》(Sunrise)等经典名片。1931年3月11日,在加州圣塔芭芭拉因为车祸意外身亡,终年42岁。2000年,E·伊莉雅丝·米夏治(E. Elias Merhige)曾根据穆尔瑙导演《不死僵尸—恐栗交响曲》时的经历拍摄了一部电影,名为《吸血鬼魅影》(Shadow of the Vampire);在该片中,穆尔瑙由尊·麦高维治扮演,而米夏治更假设穆尔瑙为了电影的真实感,竟然请来了真正的吸血鬼来饰演主角。
相关
- 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支序分类学支序分类学(英语:Cladistics)又称亲缘分支分类学,是一种生物分类的哲学,其指只依据演化树分支的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此一学派的主要贡献者一般认为是德国昆虫
- 血红蛋白尿血红素尿症(Hemoglobinuria)是在尿液中发现血红蛋白(血红素)浓度过高的疾病。此疾病多半和溶血性贫血(英语:hemolytic anemia)有关,是原发性的血管内溶血,破坏红血球,因此血红素释放到
- 爱德华氏症候群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爱德华氏综合征(亦称18-三体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疾病,是(所
- 乙醇胺乙醇胺,又称2-氨基乙醇、2-羟基乙胺、单乙醇胺或一乙醇胺,英文缩写ETA或MEA,化学式C2H7NO,是一种伯胺有机化合物。具有吸湿性、毒性、可燃性和腐蚀性。存在于磷脂,并与胆碱共存,因
- 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又称莫卧儿王朝、蒙兀儿王朝(波斯语: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 Shāhān-e Gūrkānī;乌尔都语:مغلیہ سلطنت;英语:Mughal Empire,1526年-1858年),是
- 格伦·西博格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瑞典语:Glenn Teodor Sjöberg,英语: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年4月19日-1999年2月25日),美国核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第二任校长(Chance
- Northern印迹法Northern印迹法(英语:Northern blot),又称 RNA 印迹法,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探测样品中的RNA(或隔离的mRNA)来研究基因表达。利用探针侦测由凝胶电泳分离出
- 姆班杜语姆班杜语(úmbúndú)是安哥拉的两种被叫做“班杜”(或译“邦杜”)的班图语支语言之一,另一种是金邦杜语。是该国最广泛使用的口头语言。说姆班杜语者为奥文本杜人,而该国三分之一
- 十三州十三个殖民地(英语: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