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威廉·穆尔瑙

✍ dations ◷ 2025-09-27 02:22:48 #弗里德里希·威廉·穆尔瑙
F·W·穆尔瑙(德语:Friedrich Wilhelm Murnau、1888年12月28日-1931年3月11日)是默片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出生于德国,后来前往好莱坞发展。1888年生于德意志帝国比勒费尔德,当时被命名为Friedrich Wilhelm Plumpe,七岁之后搬到卡塞尔,并在那里长大。他有两个兄弟,bernhard和robert,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Ida和Anna。他妈妈Otilie Volbracht是他父亲Heinrich Plumpe的第二个妻子。Heinrich Plumpe是德国西北部一家制衣厂的老板。他们的别墅常常被改造成舞台,上演穆尔瑙导演的小戏剧。他12岁就已阅读过叔本华,尼采,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戏剧了。后改名为Murnau,名称是来自一座巴伐利亚小镇斯塔费尔湖畔穆尔瑙。穆尔瑙在柏林大学学习语言学,后来在海德堡大学攻读艺术史和文学。导演Max Reinhardt在学校的一次学生表演中看中了他,并决定邀请他去自己的演员学校。不久后他成为 弗兰茨·马尔克, Else Lasker-Schüler 和Hans Ehrenbaum-Degele的朋友。一战期间曾从军参战,并于战后1919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作品《蓝孩》(Der Knabe in Blau)。1926年时,穆尔瑙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拍下了《日出》(Sunrise)等经典名片。1931年3月11日,在加州圣塔芭芭拉因为车祸意外身亡,终年42岁。2000年,E·伊莉雅丝·米夏治(E. Elias Merhige)曾根据穆尔瑙导演《不死僵尸—恐栗交响曲》时的经历拍摄了一部电影,名为《吸血鬼魅影》(Shadow of the Vampire);在该片中,穆尔瑙由尊·麦高维治扮演,而米夏治更假设穆尔瑙为了电影的真实感,竟然请来了真正的吸血鬼来饰演主角。

相关

  • 苹果酸苹果酸即2-羟基丁二酸,是一个二羧酸,化学式为C4H6O5。分子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和一种外消旋体。它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之一,由反丁烯二酸水合生成,继续
  •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英语:academic journal:scholarly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
  • 支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五个(四划的则为第五个)。在中文中,支部归于四划部首。支部通常是从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伐木伐木,泛指把树木砍伐下来,并且把木材运往加工厂进行加工的作业流程。是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劳动行为之一,属于林业的一环。被砍伐下的原木通常会被做成木材,木材有许多的用处。另外
  •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法语:Jean-Baptiste Lully,1632年11月28日-1687年3月22日),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
  • 卡米尔·圣桑夏尔·卡米尔·圣桑(法语: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法国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作品有《动物
  • 胞苷酸单磷酸胞苷(Cytidine monophosphate,或译胞苷一磷酸、胞苷酸;缩写CMP)是一种核苷酸,可见于RNA分子内。组成物为磷酸官能基、五碳糖以及碱基胞嘧啶。
  • 西堤岛坐标:48°51′17″N 2°20′51″E / 48.85472°N 2.34750°E / 48.85472; 2.34750西岱岛(法语:Île de la Cité,又音译西堤岛,意译城岛)是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两座岛屿
  • 波旁宫波旁宫(法语:Palais Bourbon)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对岸为协和广场,是法国国民议会(下议院)的所在。这座宫殿最初是为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而建,由意大利建筑师Lorenzo Giar
  • 桥社桥社(Die Brücke)是德国表现主义的一个艺术组织,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发起者和代表人物有恩斯特·路德维希·克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905-1913)、施米特-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