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金山》(闽南语:Ouw Peh Tjoa,即福建话“乌白蛇”的音译;片名或作,即马来语“黑白双蛇”之意),是一套1934年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电影,由郑丁春执导、出品,如今可能已经散佚。该电影取材自中国传说《白蛇传》,讲述一个蛇精化身为人,与凡人相恋,但最终身亡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续集《白蛇之子》在1936年上映。
一个白蛇精在修炼数百年之后化身为美女,而她的对手黑蛇也有样学样。两人为了令一个名为许汉文的男人爱上自己而互相竞争。许汉文后来答应迎娶白蛇精,不过当白蛇精现出真身时,他打算取消婚事。白蛇精因而饮泣,并告诉许氏的老板,他们即将成婚。最后许氏感到内疚,并娶白蛇精为妻。
时间飞逝之际,许汉文经常看见自己的妻子化身为蛇,不过白蛇精总是能用别的理由把他说服。许氏越发爱慕蛇精;两人婚姻美满。数月后,一个名为法海仙师的和尚向许汉文搭话,并试图把蛇精杀死。蛇精逃了出来,不过法海还是从后追缉。
法海抓到了蛇精,打算把她杀掉,不过观音菩萨却出面阻止,并告诉法海蛇精怀有身孕,不能把她杀掉。后来蛇精为许氏诞下一子;一个月后,她把孩子交给许汉文,然后向命运低头。她先被收入钵中,再被人带走。
《水淹金山》是郑丁春为自己的电影公司希诺影业公司(Cino Motion Pictures)执导、出品的电影。他在1931年发行《山伯英台》一片(改编自中国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后,便摄制了多部从中国神话传说的电影,包括《八美图》(,1932年)和《八剑侠》(,1933年)。荷属东印度的电影院曾经从中国引入国语片和粤语片,不过当地的土生华人听不懂这些电影的对白。他们希望能够观赏从中国神话传说取材的电影,所以郑氏的电影便从这些神话传说取材。总言之,郑氏的电影注重席拉(一种南洋武术)的展演,一般来说都能够赢利,而且令他可以主导当地的电影业。
这部黑白电影的演员阵容没有记录下来,而该片的马来语声带则由郑丁春录制。参与该片制作过程的蛇来自郑氏家中的私人动物园。
郑丁春在1970年代受访时指出《水淹金山》一片在1934年发行;而报纸广告则显示,在1935年2月,荷属东印度便已经有电影院放映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以当地华人为主。不过,该片广告却注重于马来语口语在电影中的运用,并形容该电影“斗法场面纷陈,使人连连称奇”;这些动作场面令《水淹金山》备受印尼原住民(英语:原住民)观众欢迎。这部电影还出口到新加坡上映——新加坡当时是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华人居民为数甚多。
《水淹金山》的成功令郑丁春可以为他的制片厂(已更名为爪哇工业电影)引入新型设备,并在往后制作电影时把这些设备付诸应用。 该片续集《白蛇之子》()则在1936年问世。此后,郑氏继续拍摄以中国传说为题材的电影,直至1937年为止——由于阿尔贝特·巴林克(英语:Albert Balink)的电影《巴勒》(1936年)带来的影响,郑氏改而从更贴近荷属东印度本地人(英语:native Indonesians)生活的故事为电影取材。而在1940年至1941年期间,爪哇工业电影公司是荷属东印度最多产的制片厂。
直至1953年,印尼仍有影院放映《水淹金山》一片。然而,这部电影现在可能已经散佚。荷属东印度的电影胶卷以非常易燃的硝化纤维制成;1952年,国家电影制片厂发生大火,仓库严重焚毁,此后以硝化纤维制成的电影胶卷都被故意销毁。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便按此推论,认为所有在1950年前制作的印尼电影均已散失。不过,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印尼电影资料馆收录了几部荷属东印度电影,使之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