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双星

✍ dations ◷ 2025-11-14 16:23:55 #双星,变星

食双星(英语:eclipsing binaries),亦称食变星、光度双星、光变双星、交食双星,是指互相绕行轨道几乎在与观察者视线平面的平行方向、会彼此掩食而造成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双星系统。交食双星系统由两颗子星组成,一颗较亮的主星与一颗较暗的伴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围绕公共质量中心运动,其互相绕行的轨道几乎在视线方向,这两颗恒星会彼此掩食(一颗子星从另一颗子星前面通过,如同月亮掩食太阳)而造成亮度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双星系统。

阿拉伯人很早就发现英仙座β星(大陵五)恒星亮度有周期性的变化,当时的天文学理论认为恒星亮度永恒不变,于是用鬼魔来解释亮度变化的现象,为之起名,“魔星”(الغول‎),意即“食尸鬼”。1783年5月,年仅18岁的荷兰裔英国天文学者约翰·古德利克(John Goodricke)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英仙座β星亮度光变的交食双星理论。他经过长期的观测,发现英仙座β星的亮度降到原亮度的三分之一时开始增亮,恢复到原亮度后又开始变暗,如此周而复始。他求出英仙座β星的亮度光变周期为2天20小时49分09秒(现代实际值为2天20小时48分56.5秒),并提出亮度光变是由亮度较暗的伴星交食于亮度较高的主星与观察者视线平面的平行方向的前面而造成的。

相关

  • Hymenolepis diminuta缩小膜壳绦虫(学名:Hymenolepis diminuta)是一种食源性(英语:Foodborne parasites)寄生虫, 属于绦虫纲圆叶目,可引致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这种线虫以昆虫作中间宿主,最终会感
  • 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英语:Coriolis Force;简称科氏力)是一种惯性力,是对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相对于旋转体系产生的直线运动的偏移的一种描述。此现象由法国著名数学家兼
  • 恒星时恒星时是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标示的天球子午圈值,由于借用了时间的计量单位,所以常被误解为是一种时间单位。恒星时是根据地球自转来计算的,它的基础是恒星日(比地球的自转周期短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 ᠹᠦᠰᠢᠨ ᠤᠮᠣᠩᠭᠣᠯᠥᠪᠡᠷᠲᠡᠭᠡᠨᠵᠠᠰᠠᠬᠤᠰᠢᠶᠠᠨ)是辽宁省阜新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简称为“阜蒙县”,清代为土默特左翼旗,别称
  • 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于1994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形成的时间段。整个飓风季一共产生了7个获得命名的热带
  • 秋分点秋分点:赤道平面和黄道的两个相交点的一个(另一个是春分点)。夏至后,太阳从北向南移动,在秋分那一天通过这一点。
  • 丹尼尔·埃尔南德斯丹尼尔·埃尔南德斯·莫利略(西班牙语:Daniel Hernández Morillo,1856年8月1日-1932年10月23日)是秘鲁学院派风格画家,一生的多数时间在巴黎度过。他也是秘鲁国家美术学校首任校
  • 阿格罗 (地图)阿格罗(Agloe),是曾位于美国纽约州特拉华县的地方,原本是General Drafting地图厂在1930年代在观光用地图中创作的虚拟村庄,作为版权陷阱。人口为0。此村庄名是由地图制作者欧图·
  • 谢尔盖·梁赞斯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梁赞斯基(俄语: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Ряза́нский,转写:Sergey Nikolayevich Ryazansky;1974年11月13日-)是俄罗斯已退役宇航员
  • 练子宁练子宁(1359年-1402年),名安,字子宁,号松月居士,以字行,江西新淦州三洲(今新淦县金川镇东山村)人,祖籍福建浦城,明朝政治人物、榜眼。父练伯尚,工诗,洪武初年,当过起居注的史官,因直言外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