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泛指在2012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大西洋水域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大西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大西洋飓风季的编号为AL取L一字,并且大西洋的气旋命名机构为国家飓风中心本季的第一个被国家飓风中心升格的并且命名的风暴Alberto在5月19日形成。
在2012年5月19日,一个高纬度副热带气旋形成(93L),隔日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01L并命名Alberto,并预测有机会影响美国东岸。之后虽此系统持续接近陆地。却于沿岸转向离开并且消散。
在2012年5月26日,国家飓风中心将在美国东部海面的扰动94L升格为02L并命名为Beryl,并预测它将转向扑往佛罗里达。随后Beryl在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海滩沿岸登陆,随后移入乔治亚州,并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并在南卡罗莱纳州沿海附近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在2012年6月19日,国家飓风中心将在美国东部海面的扰动95L升格为03L并命名为Chris。03L于命名后基本上趋向东的方向走,并于北纬40度以上的地区增强为一级飓风,随后于6月22日受到一旁较大型的温带气旋影响而减弱随即并入其中。
在2012年6月24日,国家飓风中心将在美国东部海面的扰动96L升格为04L并命名为Debby,并预测它将先往北移动而后转向往西,但在鞍型场滞留后,此飓风转往东行并于6月27日登陆佛罗里达州,出海后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7月30日一个热带扰动于非洲西方生成,NRL给予编号99L,2012年8月2日,国家飓风中心将在非洲西方海域的热带扰动99L升格为05L,隔日国家飓风中心命名为Ernesto,并且预测往西方前进,8月3日Ernesto强度维持不变但是气压持续下降,从1005毫巴下降至1002毫巴。8月4日至8月6日Ernesto强度并无太大变化,但结构持续重整,8月7日系统的对流云系重新爆发,国家飓风中心将预估巅峰强度重新上调至75节,并且该系统持续朝中美洲靠近,中美洲的墨西哥对该国东岸发布飓风警报,伯利兹则对全国海岸发布飓风警报,洪都拉斯亦发布热带风暴警报。8月8日,强度增强至一级飓风(75节),并且持续接近中美洲,同日接近中午Ernesto登陆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东岸(擦过伯利兹)并且预估未来将进入墨西哥湾后再次增强并且二度登陆墨西哥。8月9日Ernesto路径比预期还要西行,导致强度下降至45节,并预测未来进入墨西哥湾(靠近陆地)后再次登陆墨西哥,并预测登陆前会重新加强为一级飓风,并于9日中午前后从墨西哥坎佩切州西岸进入墨西哥湾,并且强度再次增强至60节,并预测将再增强至75节后登陆墨西哥。8月10日半夜0时前后Ernesto在韦拉克鲁斯州的近海,预测清晨至半夜将在韦拉克鲁斯州登陆,同日清晨Ernesto于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二次登陆,下午Ernesto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并持续西行,残留云系预计未来将进入东太平洋并再次增强。8月11日清晨残留云系进入东太平洋。
在2012年8月4日,国家飓风中心将再非洲西方海域的热带扰动90L升格为06L,隔天命名为Florence。8月6日,该系统进入强风切区域,环境也转差,在种种因素下,该系统强度快速减弱为一个热带性低气压,不久国家飓风中心对该系统发出最后报告并指出该系统将以热带性低气压的强度持向西前进。
8月10日一个热带扰动从非洲西部移入大西洋,美国海军实验室给予临时编号93L,国家飓风中心给予评价MEDIUM(中等)发展几率为30%,8月12日该扰动的发展并不顺利,对流几乎消耗殆尽但编号并未撤除,8月15日93L的对流重新爆发,国家飓风中心佳评价升高为HIGH(高)发展几率为60%,同日晚间在提高为90%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8月17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该系统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给予国际编号08L,同日下午在给予命名Gordon,并预测未来会发展成飓风(Hurricane),并往欧洲西南方海面靠近,此后此系统一路东行,并逐渐增强至二级飓风。受到海水温度逐渐降低的影响,8月19日开始08L的强度节节下降,同时转向东北东移动。08L于8月20日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后随即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8月7日一个热带扰动生成于非洲西方海面,美国海军实验室给予编号92L,8月9日深夜国家飓风中心将位于非洲西方海面的92L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7L。8月10日至8月11日07L的发展并不顺利,国家飓风中心于8月11日发出最后报告。8月17日该低压进入墨西哥湾后重新增强为热带性低气压,不久在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Helene,8月19日清晨登陆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并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
在8月21日国家飓风中心将位于加勒比海东方的热带扰动93L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9L。8月22日命名为Isaac。8月25日上午持续靠近海地,同日晚上登陆海地南方区强度稍微减弱不久出海,于8月26日清晨再次登陆于古巴关塔那摩省白天再出海,8月29日上午增强为一级飓风(cat.1),并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海,登陆后中心缓慢向西北移动,8月30日减弱为热带风暴,在同日稍晚,国家飓风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告,并于翌日减弱为一低压区。
8月20日一个热带扰动于8月20日非洲西方海域形成,美国海军实验室(NRL)给予编号96L,8月22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并于晚间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给予国际编号10L。8月24日命名为Joyce不久系统中心被强风切切离,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持续朝西北前进。
8月24日一个热带扰动从非洲西岸移出,美国海军实验室编号为97L,国家飓风中心依据将其发展几率评为40%(中等),不久该系统所处的位置垂直风切增强,系统中心(LLCC)与对流云系分离,国家飓风中心将评级降为10%(低的),8月29日清晨对流爆发,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给予国际编号11L,早上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Kirk,其后此系统持续向北移动,8月31日增强为二级飓风,9月1日随着该系统持续向高纬度移动,海温降低减弱为一级飓风,9月2日快速往东北移动不久并入锋面,国家飓风中心发出最后报告。
8月29日一个热带扰动从非洲西部移入大西洋美国海军实验室给予临时编号98L,8月30日国家飓风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晚上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给予国际编号12L,8月31日命名为Leslie并且预测未来将增强为二级飓风,9月4日至9月6日系统结构改善缓慢增强至一级飓风,但陷入鞍型场导致移速缓慢。9月11日深夜登陆加拿大纽芬兰-拉布拉多不久即转化为温带气旋。
9月2日非洲西北方海面一个高空冷心低压中心转为暖性,美国海军实验室给予编号99L,9月3日对流一度消散但于深夜增强为热带性低气压,国家飓风中心给予国际编号13L,9月4日晚上命名为Michael,并且预测强度只能到达热带风暴下限(35节),9月6日Michael出乎意料的增强至三级飓风(100节),打破本年Gordon纪录。9月7日强度开始缓慢减弱,但不久又稍微回升,9月11日随着纬度提高,逐渐并入锋面。
9月8日一个热带扰动形成于非洲西方海面,起初该扰动出现两个中心,导致发展缓慢。
9月11日结构开始好转。
9月12日发展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Nadine。
9月15日增强为一级飓风,并稳定的朝东移动。
9月30日强度增强至80kts。
10月4日消散,为北大西洋寿命第四长热带气旋。
一个热带扰动形成于波多黎各东北方海域,并朝向西方前进,美国海军实验室一度撤除编号(97L),不久重新挂回编号,隔天国家飓风中心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16L,不久在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命名Patty,但过不久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并且底层中心(LLCC)严重裸露,强度进一步减弱。
10月8日一个热带扰动形成于大西洋低纬地区,10月12日国家飓风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0月13日升格为一热带风暴,并命名为Rafael,同日登陆圣卢西亚不久即出海并缓慢掠过波多黎各以东海域,10月16日增强为一飓风(75节)。
10月20日一个热带扰动于加勒比海海域形成,10月22日国家飓风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稍晚升格为一热带风暴,并命名为Sandy。随后路径朝北增强为一级飓风10月25日凌晨登陆牙买加,出海后再度增强为三级飓风(最大风速100kts)不久后再从古巴东南海岸登陆,出海后减弱为一级飓风,在10月26日凌晨穿过巴哈马,10月27日凌晨减弱为热带风暴,28日再度增强为一级飓风,路径往美国东海岸前进,29日在美国内陆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下面的名字将被用于于2012年在北大西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风暴。如果有退役名称的话,将由世界气象组织在2013年春天宣布。在这个名单中未退役的名字将在2018年的风季中再次使用。这是的2006年风季使用相同的名单。
以下图表显示了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登陆资料(如有)。在括号内的死亡人数属于非直接,但仍与风暴有关的死亡。所有破坏及死亡数字都包括风暴在扰动及温带气旋阶段时的资料。
ACE的计算公式:
,单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