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群

✍ dations ◷ 2025-11-10 07:07:33 #游群

游群(band society,旧称horde),有时也称营( camp),是人类社会最简单的形式。游群通常由小型的亲属群体组成,不超过一个家族或氏族。现代人类学的普遍共识认为,一个游群的平均成员数处于觅食社会中最简单的级别,其规模一般最大为30至50人。

游群是早期的现代民族学在分析觅食方式是狩猎采集的社会时,所使用的三个术语之一。这三个术语分别是“horde”、“band”和“tribe”。horde一词是在土耳其/鞑靼语的úrdú(意为 “营队”)基础上形成的,由阿尔弗雷德·威廉·霍伊特(Alfred William Howitt)和洛里默·费森(Lorimer Fison)在1880年代中期从约翰·弗格森·麦肯南(J. F. McLennan)的作品中所归纳出来,用来描述从地理上或地方上对一个更大的部落集团中的划分,部落集团被定义为按血统分类的社会划分。他们的想法随后被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发展,用于描述所有澳大利亚原住民社会的模式,horde被定义为一群双亲家庭的组合,这些家庭的已婚男性皆属于同一个父系氏族。“Horde”从一开始就带有澳大利亚原住民社会原始、封闭、僵化和简单的刻板印象,后来被抛弃了,不仅因为它含有“蜂拥而至的野蛮人 ”的意思,还因为它暗示了一个固定的部落-领土实体,这违背了实际的田野资料,田野资料显示出这种群体有远超于此的流动概念。

1936年,朱利安·斯图尔德提出游群社会在狩猎采集者级别上可能是父系、母系或两者兼有的构想,重新制订了芮克里夫-布朗所高度限制的定义。久而久之,“band”一词逐渐取代早前的“horde”,因为对狩猎采集者社会作更广泛的比较后表明,它们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封闭的父系群体,按照以下概念会是更佳的提议:灵活、非排他性的社会游群,为了通婚和其它目的,与限定领域内的类似群体有双边关系。

1962年,莱斯·希亚特否定了芮克里夫-布朗的游群理论,证明来自原住民社会的经验证据与芮克里夫-布朗的归纳相冲突。

“游群”(band)一词也用于北美,比如用于大盆地的土著。对于像哈扎族的非洲狩猎采集者则倾向于使用“营”(camp)一词。

游群的组织松散。他们可以像伊努特人一样,视季节而定而分裂(在春夏)或组合(冬季营),或者其成员家庭可以脱离加入其他游群。他们的权力结构通常是平等的。最好的猎人的能力会得到承认,但这种承认并不会使其掌权,因自负而去控制他人的行为会遭致抵抗。判决是由年长老集体讨论决定,根据习俗作出,而不是由一个专门机构的法治和强制性机构作出的,这是随定居农业建立后所兴起的更复杂社会而发生。

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根据以下5个标准将游群(horde)定义为澳大利亚社会性组织的基本单位:

在莫顿·弗里德1975年的研究《部落的概念》中,他将游群定义为小型、机动的和流动性强的社会组织,领导力弱,无法产生盈余、税收或维持常备军队。

游群与部落(tribes)的区别在于,部落通常更大,由许多家庭组成。部落有更多的社会机构,如酋长、大人物或长老。部落维持时间也比游群更加持久;游群只要有一小群人脱离或死亡就可能不复存在。许多部落被再细分为多个游群。有时,具有共同背景和利益的游群会联合起来形成部落集团。例如桑人为了发动战争而联合起来,或者可能为了集体性的宗教仪式而联合,如入会仪式(initiation rites),又或者像澳大利亚原住民社会中常见的那样,季节性地聚在一起享用丰富的资源。在美国的原住民和加拿大的第一民族中,有些部落是由居住在特定地点的官方游群组成,如欧及布威族部落的各个游群。

在历史上世界各地各种气候皆发现过游群社会,但一般而言在文明兴起之后,他们被限缩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像是热带雨林、苔原和沙漠。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在全球的传播,现代几乎没有真正的游群社会。一些过去的例子包括美国大盆地的休休尼人,非洲南部的桑人,非洲的伊图里雨林的俾格米人(姆巴提人)和多种澳大利亚原住民。

相关

  • 谍影重重4《谍影重重4:伯恩的遺產》(英语:The Bourne Legacy)是一部于2012年上映的美国动作惊悚电影,改编自罗伯特·勒德伦的著名小说。托尼·吉尔罗伊执导,并继续由托尼·吉尔罗伊编剧。本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1IGR、​1JQH、​1K3A、​1M7N、​1P4O、​2OJ9、​2ZM3、​3D94、​3F5P、​3I81、​3LVP、​3LW0、​3NW5、​3NW6、​3NW7、​3O23、​3QQU、​4D2R、​4XSS、​5HZN3480
  • 埃利·维瑟尔埃利瑟·“埃利”·维瑟尔(Eliezer "Elie" Wiesel,1928年9月30日-2016年7月2日),是一位作家、教师、活跃政治家、诺贝尔奖得主与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第一本作品《夜》描述他一
  • 佤民主党佤民主党(缅甸语:‘ဝ’ ဒီမိုကရက်တစ်ပါတီ,英语:Wa Democratic Party,缩写 WDP)是缅甸的一个政党。该党于2010年成立以参加2010年缅甸议会选举。在2015年缅甸议会
  • 达增拓也达增拓也(日语:たっそ たくや,1964年6月10日-)是日本的外务省官僚、政治人物,岩手县知事(第7位)。他亦是复兴厅复兴推进委员会(日语:復興推進委員会)委员。外交部出身,曾任众议院议员(4期
  • 卞在一卞在一(朝鲜语:변재일/卞在一 ,1948年9月2日-),大韩民国自由派政治人物,第17到21届国会议员。
  • 马德懋马德懋(1784年6月2日(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十五日)-1858年12月11日(咸丰八年十一月七日)),和名与那原亲方良纲,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政治家、三司官。马德懋出生在马氏与那原殿内家族。道光
  • 钩蛾亚科See textOretinae Inoue, 1962钩蛾亚科(学名:Drepaninae)是鳞翅目钩蛾科的一亚科,本亚科所属钩蛾一般身体狭长,无密毛,一般都有喙,翅缰发达,蛹没有次生刚毛。Drepaninae are by far the largest subfamily of the Drepanidae moths. While it is usually split into two tribes, Drepanini and Oretini, its internal systematics
  • 拉尔夫·阿尔弗拉尔夫·阿舍·阿尔弗(英语:Ralph Asher Alpher,1921年2月3日-2007年8月12日),美国犹太裔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尔弗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分。阿尔弗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在那里结识了旅美的俄裔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阿尔弗1948年与乔治·伽莫夫、汉斯·贝特一起发表了大爆炸元素合成的理论,即αβγ理论。汉斯·贝特实际并没有在其中做出工作,只是在伽莫夫的建议下署了名,这样三人的名字凑成了前三个希腊字母的发音。1948年阿尔弗还与伽莫夫一道预言了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
  • 巴比·贝尔巴比·贝尔(Bobby Bare,本名Robert Joseph Bare,1935年4月7日-)生于俄亥俄州劳伦斯县,是美国的乡村音乐创作歌手。1963年以"底特律" (Detroit City) 赢得格莱美奖年度最佳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