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琳·阿布·阿格莱

✍ dations ◷ 2025-02-24 14:16:12 #希琳·阿布·阿格莱

希琳·阿布·阿格莱(阿拉伯语:شيرين أبو عاقلة‎,罗马化:,1971年1月3日-2022年5月11日)是一名巴勒斯坦裔美国记者,在半岛电视台的阿拉伯语频道担任记者25年。由于她数十年内一直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进行报导,因此在整个中东地区家喻户晓。

2022年5月11日,她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采访时被以色列国防军枪杀。

阿格莱于1971年在耶路撒冷出生,她的家人是来自伯利恒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基督徒。她其后在美国度过了一段时间,并成功获得了美国公民身份。阿格莱于在耶路撒冷拜特哈尼纳就读中学,然后进入约旦科技大学修读建筑。她之后转学到约旦的耶尔穆克大学,并获得了新闻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阿格莱返回巴勒斯坦。

希琳曾担任蒙特卡洛中东电台及巴勒斯坦之声的记者,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安曼卫星频道和MIFTAH工作过。1997年起担任半岛电视台记者,是该台第一批驻地记者、阿拉伯语频道的知名记者。派驻东耶路撒冷期间,希琳参与报道阿克萨群众起义等巴勒斯坦国的重大事件、以色列政坛动态,以及以色列国防军杀害的巴勒斯坦人的葬礼。

希琳的职业生涯激励着许多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走上新闻记者的道路,她的直播报道及独特的收播方式也为人所熟知。在她遇害后,美国《纽约时报》及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称她是巴勒斯坦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以色列时报》形容她是“资深记者......阿拉伯世界媒体最杰出的人士”。英国广播公司认为她在观众及媒体同行中树立了很高的口碑。直至2022年遇害,希琳仍在半岛电视台工作。当时她为了理解以色列媒体(英语:Israeli media)的表述还在学习希伯来语,事发前没多久才获得数字媒体文凭。

2022年5月11日,巴勒斯坦卫生部(英语:Ministry of Health, Palestine)公布了希琳的死讯。事发时,希琳正在报道以色列国防军突袭一间房子的情况。据目击者及半岛电视台透露,希琳被以色列国防军开枪打死。半岛电视台指责以色列故意对准希琳。国防军表示行动目标是抓获“可疑恐怖分子”。半岛电视台称希琳被国防军开枪爆头,在伊本辛纳医院(Ibn Sina Hospital)宣告死亡,得年51岁。当时也在现场的《圣城报(英语:Al-Quds (newspaper))》记者阿里·萨莫迪(Ali Samodi)背部中枪,无生命危险,另外两位巴勒斯坦人送往医院时情况轻微。《泰晤士报》称希琳被狙击手打中。巴勒斯坦记者沙塔·哈奈莎(Shatha Hanaysha)称自己和第四名记者被狙击手火力压制,对方在希琳倒下后也没有停火,导致沙塔无法将遇害的希琳拉过来。

以色列军方表示,国防军当时在还击开火的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国防军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巴勒斯坦的枪手正在杰宁营地开火,当地据推测是希琳遇害的地方。从视频可以听到激进分子在说“他们(巴勒斯坦激进分子)打中了一个人、一个士兵,他正躺在地上”。至于行动中没有以色列士兵伤亡,以色列当局表示激进分子可能把希琳当成以色列士兵而误伤了她。然而《国土报》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枪手和记者的直线视野范围内有几座建筑物阻挡。

包括两位站在希琳身旁的记者在内的多位目击者表示希琳死前周围比较安静,没有巴勒斯坦人、平民或其他人在场,质疑以色列当局说她在交火中死亡的说法。半岛电视台引述拉姆安拉支局局长瓦利德·奥马里(英语:Walid Al-Omari)表示巴勒斯坦人没开火。巴勒斯坦民族倡议(英语:Palestinian National Initiative)的穆斯塔法·巴尔古蒂(英语:Mustafa Barghouti)表示现场没有交火。据奥马里透露,希琳戴着头盔,中枪的位置是耳下方的未保护地带,说明她是被故意针对的目标。事发视频显示,希琳当时身穿蓝色防弹背心,胸前的“PRESS”(记者)字样清晰可辨。法新社摄影记者表示以军开枪打死了希琳。

安纳杰国立大学(英语:An-Najah NBC)对希琳进行尸检,但未能判断谁打死了希琳。病理学家未发现近距离中枪的痕迹。尸检确认希琳被卡在脑部的一枚子弹杀害,这枚子弹造成颅骨骨折(英语:skull fracture)、大脑受损。子弹去除后被送去进一步检查。以国防部长本尼·甘茨表示国防军已请求巴方安排她们检查子弹。以方还提出进行联合调查,但被巴方以希望进行独立调查为由拒绝。

半岛电视台称以色列部队在事发后突袭了希琳的家,没收了巴勒斯坦国旗、停止了“民族主义歌曲的播放”。数千名民众聚集在拉姆安拉纪念希琳。希琳的遗体被带到半岛台在当地的办公室,供同事、朋友及亲人“见最后一面”。黎巴嫩另类新闻集团工会的记者在贝鲁特市区举行悼念仪式。在希琳的家乡拜特-哈尼纳(英语:Beit Hanina),以色列武装部队至少逮捕了5名引起冲突的巴勒斯坦人,另外至少3人被捕。当地有群体举行纪念集会。德国柏林当局以禁止亲巴勒斯坦团体“犹太人之声”(Jüdische Stimme)在5月13日星期五举行纪念希琳的守夜仪式,理由是在5月15日巴勒斯坦人灾难日前夕举行活动有反犹太主义的“直接风险”。另外五场原定于周末举行的抗议及集会活动也被德国当局叫停。

巴勒斯坦当局于2022年5月12日宣布为希琳举行国葬。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将出席总统府出发流程。希琳将葬在家附近的耶路撒冷陵墓。5月13日葬礼当天,送葬队伍遭到以色列警方拦截殴打,棺材几乎跌落在地,现场被半岛电视台实况转播。警方表示当时是要制止“扰乱公共秩序”的群众。灵柩随后被灵车运往圣母领报主教座堂,在锡安山墓地(英语:Mount Zion Cemetery, Jerusalem)下葬。陵墓在希琳父母旁边。

半岛电视台称事件是“违背国际准则的骇人罪行”,杀人者“冷血无比”。台长贾尔斯·特伦德尔(Giles Trendle)表示“震惊、难过”,呼吁进行透明调查。

总统阿巴斯认为以军应为希琳的死负全部责任。巴勒斯坦民政部长侯赛因·谢赫(Hussein al-Sheikh)在推特发文,称希琳“因以色列占领者的子弹殉难”,表示“要封别人口的罪行一次又一次上演,真相被以色列占领者谋杀”。巴勒斯坦驻英国使团(英语:Embassy of Palestine, London)团长胡萨姆·佐姆洛特(英语:Husam Zomlot)称希琳是“深受爱戴的记者”,是他的好友。

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最初在推文发文谴责巴勒斯坦人,并引用了以军的视频。人权组织卜采莱姆表示录像地点距案发地点有200米远,有几堵墙及几栋建筑隔开。《华盛顿邮报》验证了两地的距离。当天晚些时候,以军指挥官阿维夫·科查维中将(Lt Gen Aviv Kochavi)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她是被谁的枪火杀害。我们对她的死亡表示遗憾。”当晚,本尼·甘茨表示“正在查明事发经过”、“未有最终定论”,承诺会展开公正透明的调查。

记者阿莫斯·哈雷尔(英语:Amos Harel)表示,以色列对事件的沟通过于仓促,甚至不惜冒上掩盖事实的风险。通信部长约阿兹·亨德尔(英语:Yoaz Hendel)向今日以色列(英语:Israel Hayom)表示自己确信巴勒斯坦的枪火杀害了希琳。《国土报》认为科查维中将的言论发表在“向巴方提供的任何建议被拖延之前”,而外交部长亚伊尔·拉皮德在几个小时后才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高级官员侯赛因·谢赫商讨局势,而谢赫否认双方有做出提议。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汤姆·尼德斯(英语:Thomas R. Nides)建议彻底调查事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严厉谴责事件。

据无国界记者组织透露,2018年到2022年4月间,144名巴勒斯坦记者被以军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及东耶路撒冷地区伤害。国际记者联盟已向国际刑事法院申诉,指控以军系统性针对记者。无国界记者主席克里斯托弗·德洛伊尔(英语:Christophe Deloire)称事件违反《日内瓦公约》及保护记者安全的联合国安理会第2222号决议,对以外交部长亚伊尔·拉皮德提出参与联合调查感到失望,认为必须进行独立的国际调查。保护记者委员会呼吁对事件展开“迅速、马上及透明的调查”。国际记者联盟谴责事件。国际特赦组织称流血事件提醒大家留意以色列封锁巴勒斯坦人的致命体制,呼吁以色列部队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非法杀戮”。巴勒斯坦记者集团称事件是“以色列占领军实施的明显暗杀”。卡塔尔副外交部长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贾西姆·阿勒萨尼(英语: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bin Jassim Al Thani)对事件表示谴责。另一位副外交部长洛尔瓦·哈特(英语:Lolwah Al-Khater)发布推文,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国家恐怖主义”,敦促有关各方“必须停止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科威特、埃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布提、中国及伊朗等国外交部也发表了谴责声明。

相关

  • SAR超类群SAR超类群一个真核生物分类,包括不等鞭毛生物(Heterokonta,又名Stramenopiles)、囊泡虫(Alveolates)、有孔虫(Rhizaria),SAR一词由这三类生物的英文首字母而来。它包括大部分属于原
  • 齿龈音齿龈音(舌尖中音)是舌尖音的一种。发音时,舌尖接触牙龈。如现代标准汉语的 d、t、n、l。英语的/t/,/d/塞音是齿龈塞音,但法语、俄语等语言的舌尖塞音会是齿音。得到IPA确认的齿龈
  • 康考迪亚大学协和大学(或音译称“肯考迪亚大学”等)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一所大型综合性大学。也是该市第二所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在2011至2012学年间,协和大学有为数达4595
  • 胡安·卡普里略胡安·罗德里格斯·卡布里略(西班牙语:Juan Rodríguez Cabrillo)或若昂·罗德里格斯·卡布里略(葡萄牙语:João Rodrigues Cabrilho;1497年?-1543年1月3日),是一个西班牙探险家,出生于
  • 陈壮陈壮,字直夫,祖籍浙江山阴,调籍京卫。明朝政治人物。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授南京监察御史。当时翰林院编修章懋等建言得罪,陈壮抗疏救之。之后劝阻皇帝派中官采花木,以及尚书陈
  • 范·迪塞尔哈尼亚·莱丽 文森特·辛克莱尔 范·迪塞尔(英语:Vin Diesel,1967年7月18日-),原名马克·辛克莱·文森特(Mark Sinclair Vincent),美国演员,出生于阿拉米达县,父亲有意大利裔和非裔的血
  • 三田纲秀三田纲秀(1491年?—1563年)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父亲是三田政定。生年不详。最初仕于关东管领山内上杉氏,在山内上杉氏衰退,后北条氏扩张势力后,投向后北条氏。在永禄2年(1559年)
  • 破片杀伤破片杀伤是指炮兵抛射物(炮弹)、炸弹、手榴弹等爆炸时,其内部的炸药将外壳撕成许多破片来杀伤目标的过程。该词在英语中也经常简化为frag,有时对于非预制的破片也称"shards"或"s
  • 穆罕默德古赛里穆罕默德古赛里(马来语:Mohd.Khusairi bin Abdul Mutalib,1961年-2020年7月15日),马来西亚政治人物,霹雳州议会仕林议员,国阵巫统党员。从2004年大选开始,连续4届代表巫统上阵仕林州
  • 谢明贤谢明贤(1970年10月1日-2019年1月28日),台湾教师,花莲县玉里镇人,春日国民小学教务主任,史怀哲教师奖第一届得主,长期奉献家乡教育,被称为“193线的热血教师”,2019年时在县道193号意外身亡。谢明贤为台北长大的玉里人,1986年从台北市诚正国中以体保生身份,保送台南师专普师科。师专在学期间,多次旷课,年年操行不及格,因而念了七年。1993年毕业,分发玉里镇观音国小。观音国小任教时,谢明贤讶异六年级学生无一位能通过他的评量,平均学习水平只有二年级,便开始免费为学童课辅。因他推动斯巴达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