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漏方言是一种粤语方言,即粤语勾漏片,或称勾漏粤语。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南部的玉林、贵港、梧州、贺州及广东西北部的肇庆、云浮、清远等地区,在两广粤语中使用人口较多且分布地域较大的一种方言。
有不少意见认为,勾漏粤语与桂南平话应属同一类方言。
主要分布在两广的中部地区。
广西部分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玉林、贵港、梧州(除市区外)、贺州等地区。
广东部分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四会、罗定、封开、德庆、广宁、怀集、郁南、阳山、连县、连山等县市。
主要代表方言有玉林话、蒙山话、藤县话、岑溪话、贵港话、罗定话、广宁话等。
最早提出粤语勾漏片概念的是1985年杨焕典、梁振仕、李谱英、刘村汉的《广西的汉语方言(稿)》,该文把广西的粤语分为广府、邕浔、勾漏和钦廉四片,其后在1987年熊正辉的《广东方言的分区》中,也把广东的粤语分为了广府、四邑、高阳、勾漏、吴化五片,这两种划分方式成为了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基础,同时在1988年詹伯慧的《广东粤语分区刍议》也延续了这个划分方式。
在2008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伍巍沿用了熊正辉版的粤语分片标准,按照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塞音或塞擦音者送气、不送气的情况分出勾漏片。他总结出勾漏片粤语主要有四项语音特点:
①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声调,今一律读不送气清音。(注意这一点有误:连山、阳山仍读浊音,,另玉林话中中古全清、全浊与今浊内爆音、不送气清音分配无明显规律)
②部分点精、清母作舌尖中塞音,心母作边擦音或齿间擦音。
③无舌尖元音韵母,止摄开口齿音各组字韵母多数方言合为一类。
④部分方言点帮、端母分别为内爆音,在部分点中,来自端母的与来自精母的还形成对立。
分布于广东四会、罗定、封开、德庆、广宁、怀集、郁南、阳山、连县、连山等县市的勾漏片粤语,在李新魁1994年出版的《广东的方言》中被单独划为“罗广片”。但此书并未提出划分依据,其后学者也大都不作区分,主流划分中仍属于勾漏片。
①有全浊塞音和。 来源于古帮母,来源于古端母,古并定二母今读清音。这两个音存在于玉林、北流、容县、岑溪、藤县、苍梧等县(北流、苍梧县城除外),蒙山南部也有。(注意这一点有误:连山、阳山仍读浊音,,另玉林话中中古全清、全浊与今浊内爆音、不送气清音分配无明显规律,如“白”、“平”、“旁”读作“巴”、“丙”、“本”读作并不符合“并定清帮端浊”的规律)
②精清与端透合流。这是勾漏片粤语的普遍特点,玉林和北流的从邪二母还合并于定母。
③心母读成或。这个特点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从少往多说,有三种情况:玉林、北流、平南、桂平、贵县,主要是心母读;昭平、藤县、容县、岑溪、苍梧,从心邪三母读或;岑溪县有相当部分人还把从心邪三母读成;蒙山县除清母读t ʻ 外,精从心邪四母都读,例外极少。
④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就本区广大农村地区说,不论平声仄声都读不送气声母。
⑤本片有的地方声调多至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