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

✍ dations ◷ 2025-02-23 02:05:23 #铁饭碗

铁饭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词,意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度稳定、没有失业风险的工作和工资体制,因为汉语语境经常以“饭碗”指代工作,加上此类工作的永久性和稳定性,使到工作本身允如铁一般地坚硬,所以高度稳定的工作就有了此一称号。公务员、军官、警察及公立学校教学职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等都基本上属于铁饭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私有企业被国有企业取代,而政府成为了国家最大的雇主。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被派到单位里面工作,而不需要经过由市场来决定的人力市场求职。严格来说,所有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工人都是公务员,而他们在单位的工作是有终身保障性的,他们除了每个月的工资以外,就算在退休之后还能从单位里支取工资。

为了要确保所有的人都有工作,这些国有企业往往都聘请了远高于需求的人员数目,以至这些国有企业都有大量的冗员,经济效益严重低下。坊间一些说法是国有企业的工作“做也三十六,不做也三十六”——意思是说不论工作表现如何,工人都能够获得全数的工资。同时,这些国有企业也没有一个根据表现而拟定的工资制度。以至工人们没有把工作做好的推动力。虽然后来国有企业也开设了奖金制度,发放奖金给表现好的员工,但毕竟并不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冗员、低效益等。

冗员和低效益往往都与铁饭碗拉上关系,铁饭碗所带来的另外一些问题还有工人对政府或单位的过分依赖性,以及工人们面临无法再就业的困境,好处面则是铁饭碗的雇员工作压力较低,较没有压榨雇员的现象,工作生涯中各方面都稳定,所以在用语中铁饭碗的工作至今还是偏向一种褒奖词,称人抢到了一份好工作。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0年代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随着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现,政府也改变了一些有关于人力资源分配的法规。这些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需要进行招聘,也可以根据雇员的表现进行赏罚。

同时,很多国有企业的工作岗位随着股份化而开始大量减少,当时几乎有1/3的工人迅间面临下岗的危机。这些工人有一部分在下岗之后成功的转型,有的找到了新的工作,有的则成为了民营企业家,但有大部分的下岗工人始终都没有办法再就业。这些失业的工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隐忧,有人认为下岗工人将会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最大的转变是将事业单位与职工确定为“合同关系”,打破终身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至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将全面打破。

相关

  • 朗蒙特朗蒙特(英语:Longmont)是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建市于1885年11月15日,面积大约为27.654平方英里(71.623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86,270人。
  • 迪恩·达拉科迪恩·达拉科(英语:Dean Drako)是一位美籍商人和创业家,至今已创立超过五家公司。达拉科最为人知晓的是他是梭子鱼网络有限公司(英语:Barracuda Networks)的创办人之一。从2003年到
  • 蓝橡树蓝橡树(学名:,英语:Blue Oak,又称蓝栎、道格拉斯栎)是栎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于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于加利福尼亚海岸山脉的中央山谷中。蓝橡树高度可达15~25米(49~82英尺),树冠形状一般不规则
  • 奥拉奇哈奥拉奇哈(Orachha),又拼作Orchha(欧洽),是印度中央邦Niwar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499(2001年)。城内有16世纪建筑的土邦宫殿及印度教神庙,是受欢迎的观光景点。该地2001年总人口8499
  • 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爵士(英语:Sir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1852年9月30日-1924年3月29日),爱尔兰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斯坦福生于都柏林的一个业余音乐家家庭。1862年到伦
  • 煤油炉煤油炉,粤语称火水炉,是明火煮食的炉具,燃料是煤油,出现于1880年代,由F. W. Linqvist发明。初出现时是一种方便的煮食工具,取代了烧柴、炭的传统炉具。现时在已发展国家和地区,因为
  • 孟加拉国国旗孟加拉国国旗于1972年1月27日正式采用,纵横比3:5。此旗以1971年孟加拉解放战争中使用的旗帜为原形,原旗帜为红色太阳照耀下的孟加拉国版图。为了飘扬的时候的视觉效果,红色圆形
  • C19H26O3化学式C19H26O3,摩尔质量 302.4 g/mol,可能指:
  • 西亚美尼亚语西亚美尼亚语(古典亚美尼亚正字法(英语:classical armenian orthography):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转写:arevmdahayerēn)属于印欧语系,是亚美尼亚语的两种标准语之一,另一种是东亚美尼亚语。西亚美尼亚语主要基于伊斯坦布尔方言,而东亚美尼亚语则主要基于埃里温方言。直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境内依旧有人使用西亚美尼亚语,特别是西亚美尼亚地区。当时大部分亚美尼亚裔土耳其人(英语:Armenians in Turkey)将西亚美尼亚语作为主要使用的语言。西亚美尼亚语随
  • 昌意昌意(?-?),是黄帝的一个儿子。传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据载黄帝二十九年,嫘祖于若水(雅砻江)生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于四川若水。其后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高阳,即帝颛顼。后来昌意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乐西北),颛顼后于黄帝崩后继位为部落首领。另外,夏禹(夏朝祖先)之父鲧,其五世祖为颛顼,也是昌意的后代。而根据史记记载匈奴与夏人同族,也可能为昌意这一系的后代。《山海经·大荒北经》也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根据史记记载,战国时秦和赵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