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夏德·冯·魏茨泽克

✍ dations ◷ 2025-04-08 11:10:30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
里夏德·卡尔·冯·魏茨泽克男爵(德语:Dr. Richard Karl Freiherr von Weizsäcker,1920年4月15日-2015年1月31日),是德国的政治家。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曾于1981年任西柏林市长,1984年至1994年担任德国联邦总统,而他亦于1990年成为两德统一后首任总统。出身于德国斯图加特的魏茨泽克,父亲恩斯特·魏茨泽克是德国外交官,而其兄长卡尔·冯·魏茨泽克则是一名物理学家及哲学家。由于父亲要担任外交职务,所以他在年幼时曾经伴随父亲到瑞士及丹麦定居。十七岁时,魏茨泽克移居英国,并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修读哲学及历史。后来,他转到法国的格勒诺布尔进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就待在德国陆军部工作,最后更保留了上尉一职。1945年,他在东普鲁士任职期间受伤,被迫退回家乡养伤。退出战场后,他就到了德国格丁根大学攻读历史及法学。后来,他经过了两次法官考试,最后于1955年受到推荐。1953年,他与结识日久的玛莉安娜·冯·克莱舒曼结婚,并育有四子。1954年,魏茨泽克加入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其后更在1969年成为德国联邦议会的议员(1969年-1981年)。1981年,他被擢升为副议长,以及西柏林市长。随后的1984年,联邦会议选举他为德国总统,以接替离任的卡尔·卡斯滕斯,直至1994年由罗曼·赫尔佐克上任为止。他最为人所知的,也是他的演讲。而他也曾经是德国新教教会宗教会议的成员之一(1967年-1984年)。2015年1月31日,于柏林逝世,享年94岁。

相关

  • LIF1EMR, 1PVH, 2Q7N· receptor binding · cytokine activity ·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immune response · multicellular organismal develop
  • 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拉丁语:Duodenum)是多数高等脊椎动物小肠的始段。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拥有十二指肠。鱼的十二指肠不明显,有时用前肠或近侧小肠称呼。哺乳动物的小肠可能是吸收铁的
  • 奥尔梅克奥尔梅克文明(Olmec)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之一。它存在和繁盛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中美洲(现在的墨西哥中南部)。“奥尔梅克”一词源自纳瓦特尔语中用以指奥尔梅克
  • 达德利·赫施巴赫达德利·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1932年6月18日-),美国化学家。因为研究化学基元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与李远哲和约翰·波拉尼共同分享了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
  • 裨治文裨治文(1801年4月22日-1861年11月2日),又名高理文,原名伊利亚·科尔曼·布里奇曼(Elijah Coleman Bridgman),美部会传教士,响应新教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R.Morrison)的呼吁,而
  • 沈家骢沈家骢(1931年9月3日-),中国高分子化学家。生于浙江绍兴。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吉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兼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等职。19
  • 2,3-二甲基-1-丁醇2,3-二甲基-2-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4O是六碳醇的同分异构体之一。它可由2,3-二甲基丁酸(或2,3-二甲基丁醛)在乙醚中被氢化铝锂还原,或者通过2,3-二甲基-1-丁烯的硼
  • 排湾语排湾语(排湾文:Pinayuanan,发音:)是一种主要为台湾岛上排湾族所使用的语言,在语言学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的排湾语群,同时也是台湾的国家语言 ,以拉丁文字书写。且是全南岛语系中最接
  • 供水和卫生中国给水排水系统的建设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成果斐然,但距其完善又任重道远。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与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水资源短缺、
  • 红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德语:Hämatokrit,英语:hematocrit 源于希腊语:αιματοκρίτης,简写 HCT / Ht)又称血比容、红血球容积比、血容比,旧名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简写PCV)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