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离子化检测仪

✍ dations ◷ 2025-11-26 06:35:26 #光离子化检测仪
光离子化检测仪或PID是一种气态检测仪。光离子化检测仪是利用惰性气体真空放电现象所产生的紫外线 (VUV),使待测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并通过测量离子化后的气体所产生的电流强度,从而得到待测气体浓度。可以用来测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其他浓度从sub-ppb(约十亿分之一)到10000ppm的气体。是一种有效且平价的检测仪。检测时会持续获得每单位时间侦测到的讯号,将这些资料重叠分析后,即可得到我们所要的资讯,为一种精确而有效的检测手段,在今天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手提式的的分析器则是被广泛的应用在军事、工业和狭小工作设施的安全等方面。PID常被用来:原先的光离子化检测仪是被应用在气态色谱(GC)离子检测仪上。高能量的光子,通常在紫外光(UV)的波长范围内,破坏了分子,形成正价离子与一个电子。从GC气态色谱仪管柱上所冲洗下来的化合物在吸收高能量的UV光后会被离子化。紫外光会激发分子,导致分子暂时性的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的离子。气体分子变成带电的离子后会产生一股电流,这股电流就是检测仪所侦测到的讯号的输出方式。反应物浓度越高会解离成更多离子,产生更大的电流,因此讯号强度越强。电流会被放大并且在安培计上被检测出来。普遍认为离子在通过检测后会重新组合成原来的分子,然而,只有一小部分会重新结合成原本的分子。因此,实际的影响(如果发生的话)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独立式PID检测仪是宽带检测仪且不具有选择性。在搭配上色谱技术或前处理管,如苯特化管,后则会具有高度选择性。PID只能用来检测电离能相似或低于PID中使用的灯所产生的光子能量的物质。这种选择方式在分析混合物里少数成分具有的特性时相当有用。PID通常是用异丁烯来做校准,在其他分析物的浓度差异上,可能会产生一个相对影响的反应。虽然许多PID制造商提供了编写仪器里化学定量分析校正系数的能力,然而,PID广泛的选择性意味着使用者必须确定被测量的气体或蒸汽的种类。如果输入苯的校正系数到仪器当中,但以己烷蒸汽去测量,其测出己烷反应较低将导致空气中己烷的实际浓度被低估,使用者也会不知道一直是以己烷进行测量,而不是苯。PID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仪器。在检测的时候并不会破坏/消耗组成物。因此,PID可在多重仪器检测中优先使用。若PID在高湿度或高浓度化合物,如甲烷,的检测环境下,其产生的讯号会变弱。此衰减是由于具有高离子化电位(IP)值的化合物、水和甲烷吸收由紫外光所散射出的能量而不会导致离子电流的产生。这降低了能电离分析物的高能光子的数量,因而降低了离子化的效率。

相关

  • 痰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粘膜所产生的分泌物,用来将包含尘埃、病毒、过敏原等异物排出体外的黏液,也可能是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经由咳嗽及咳痰所吐出来的黏液。感
  • 马偕医院台湾基督长老教会马偕医疗财团法人马偕纪念医院,一般简称马偕纪念医院、马偕医院,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属下的医院。1872年3月9日马偕来到淡水。1879年12月26日马偕首次返国述职
  • 前青少年期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ce、pre-teen、tween)是人类发展中,在幼儿和青少年期之间的阶段,一般会以青春期的开始认定为前青少年期的结束,也有些会直接用年龄作定义,例如在字典中,前
  • 比利亚霍约萨比利亚霍约萨(西班牙语:Villajoyosa),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阿利坎特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59km2,总人口23657人(2001年),人口密度401人/km2。
  • 甲杓肌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是一种宽而薄的肌肉,形成声带的主体,支撑著室壁及其附加组织。 甲杓肌也起到放松声带的作用。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的下半部分,及中环甲韧带。甲杓肌
  •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日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又名圣母无原罪始胎节、圣母无原罪日),是天主教节庆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庆祝圣母玛利亚获得无原罪的恩赐的一个瞻礼。圣公宗并不承认圣母无染原罪,此日
  • 伦道夫县兰道夫县(Randolph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11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791人。县治卡斯伯特(Cuthbert)。成立于1828年12月20
  • 伊本·路世德阿布·瓦利德·穆罕默德·伊本·阿马德·伊本·鲁世德(阿拉伯语:أبو الوليد محمد ابن احمد ابن رشد‎,1126年-1198年12月10日),又译为阿威罗伊、亚维侯
  • 无线供电无线供电,无线能量传输或称无线电力传输是一种不经由电导体将电力能量从发电装置或供电端转送到电力接收装置的技术。无线能量传送是一个通称,当中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达成,包括
  • 福田敏男福田敏男(1948年12月12日-),日本机器人专家,主要从事微纳操作机器人与仿生机器人的研究,被誉为“微纳机器人之父”。福田敏男出生于日本富山县,于1971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