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费拉芦荟
✍ dations ◷ 2025-02-23 14:36:47 #费拉芦荟
费拉芦荟(学名:Aloe vera)是芦荟属下的一种多肉植物。又名翠叶芦荟、洋芦荟、吉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或美国芦荟,芦荟属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及亚热带,包含高海拔、海岸、沙漠、草原等地区。能够培育在花圃或盆栽内。费拉芦荟的妆用及药用价值存在争议,但仍出现于许多消费产品。kiawjajaiks
费拉芦荟为无茎或短茎多肉植物,株高约60-100公分,借由无性生殖的分生(英语:Offset (botany))散播。叶片厚而丰满,呈绿色至灰绿色,一些变种的上部或下部茎干表面有白斑。叶缘为白色细小锯齿。夏天会在高及90公分的穗上开花,花朵下垂,有长2-3公分的黄色管状花冠。如同芦荟属其他物种,费拉芦荟与丛枝菌根(英语:Arbuscular mycorrhiza)共生帮助吸收土壤内的矿物养分。费拉芦荟叶片中含有研究生物活性中的植物化学物质,例如乙酰化甘露聚糖、多聚甘露糖、蒽醌甙、蒽酮及其他蒽醌类例如大黄素和多种凝集素。费拉芦荟的俗称包含中国芦荟、印度芦荟、真芦荟、巴巴多斯芦荟等等,其种小名vera意思为“真”或“真正”。有些文献将有白点型态的费拉芦荟Aloe vera鉴定为其变种中国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 。然而从叶片的斑点来看种类会有广泛变异,因此有人提出斑点型态的费拉芦荟应与Aloe massawana同种。此物种最初由卡尔·林奈于1753年描述为Aloe perfoliata var. vera,并在1768年由尼可拉斯·劳伦斯·伯曼于4月6日在Flora Indica一书中重新描述为Aloe vera。菲利普·米勒亦在晚伯曼数十天后于Gardener's Dictionary书中描述其为Aloe barbadensis。DNA比对认为费拉芦荟与也门特有的索科特拉芦荟较为接近 ,从叶绿体的DNA序列比对以及微卫星剖析亦显示与A. forbesii、A. inermis、A. scobinifolia、A. sinkatana和线条芦荟(A. striata)有紧密关系。除了南非种的线条芦荟,上述芦荟属物种皆原产于索科特拉岛、索马里及苏丹 。费拉芦荟缺乏明显的自然群落以致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混种起源。press here
费拉芦荟已广泛培育在世界各处因而天然分布不详。其归化植株现踪阿拉伯半岛的南半部,跨越北非(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埃及)以及苏丹和其邻国,直至加那利群岛、佛得角和马德拉岛。这种分布与Euphorbia balsamifera、Pistacia atlantica等其他物种有几分相似,推测曾有大面积覆盖的干燥硬叶林因为撒哈拉的沙漠化而剧减,留下独立的植被区。许多关系紧密甚或相同的物种可见于撒哈拉的两端:龙血树属和莲花掌属便是两个代表性例子。费拉芦荟于17世纪引入中国和南欧各地。物种已广泛归化至各地包含温带或热带地区的澳大利亚、巴巴多斯、伯利兹、库拉索、尼日利亚、墨西哥和美国的州如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和德克萨斯,其实际的物种分布已建议采用人类培育后的结果。费拉芦荟已广泛种植为观赏植物,因其普遍被视为药用植物和有趣的植物型态而流行于现代园艺中。肉质让他们有能力存活在缺乏自然降雨的地区,成为假山和低用水花园的理想植物。费拉芦荟的抗寒带(英语:Hardiness zone)介于8-11,不耐重霜和雪 。相对耐虫害,但叶螨科、粉介壳虫、介壳虫和蚜虫等物种有可能造成植株的健康衰退。
种植于盆栽内需要在排水良好、砂质盆栽土壤和明亮日照的环境。芦荟属植物仍会因过多日照而焦褐或因排水不良枯萎,考量到排水性建议使用品质良好的增殖混合土或仙人掌和多肉植物混合土商品,陶瓦制的花盆也因多孔隙而受青睐。盆栽需要完全干涸后再浇水,花盆会因为芦荟母植株旁生幼株变得拥挤,应当分株重新栽种以利生长也帮助避免病虫害散播。冬天期间费拉芦荟可能进入休眠,此时需要少量湿气。有降霜雪的区域最好将植株放置室内或温室。费拉芦荟被许多国家以大规模农业生产来供应芦荟凝胶给化妆品工业,如澳大利亚、孟加拉、古巴、多米尼加、中国、墨西哥、印度、牙买加、肯亚、坦桑尼亚、南非以及美国等。费拉芦荟名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园艺荣誉奖(英语:Award of Garden Merit)。费拉芦荟的萃取物广泛用于化妆品及替代医学,有鉴于妆用和疗效的科学证据有限甚至经常相互抵触,化妆品及替代医学产业转而主张其舒缓、保湿、愈合等效用,然而相关的用途研究并无明确支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美国加州65号议案(英语:California Proposition 65 (1986))的指南中,口服未脱色的费拉芦荟叶片萃取物已被美国加州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办事处(英语:California Offic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Hazard Assessment)连同金印草标示为“已知能造成癌症或生殖毒性的化学品”。根据全世界多位学者的研究可知,芦荟可分为内层及皮层两部分,芦荟内层组织是透明、有黏性和植物性香味的凝胶,包含有超过200种以上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素对人体皆有养颜美容及调整体质的功能。而芦荟的厚皮层的外皮导管中则含有芦荟素及大黄素,易导致过敏,因此外皮不能使用,为中医所谓大寒大苦之物质,在过去被当作泻药,因此许多人误认芦荟是一种有毒物质。所幸这种黄色汁液在芦荟的透明凝胶中几乎不存在,芦荟对人体最大的益处就存在于此透明凝胶中。虽然芦荟种类可细分为200多种,但目前被发现具有医疗价值且经卫生署核定可去皮食用的只有六种,包括非洲芦荟(Aloe africana)、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芒芦荟(Aloe ferox Mill)、好望角 芦荟(Aloe perryi)、女王锦芦荟(Aloe spicata)、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但目前被发现具有医疗价值,其中又以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因叶片硕大,含有丰富胶质最被推崇,也称为纯种芦荟(Aloe Vera)或洋芦荟。两则2009年临床研究的回顾判定没有完善证据能得出强力的结论,但说明:“有初步的证据显示口服费拉芦荟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高血脂患者的血脂,局部外用应无法防止辐射导致的皮肤损伤,而愈合伤口的相关证据则存在矛盾。需要更多和更好的详细资料使这项热门草药的临床效用更加精确。”其中一则评论指出没有证据显示芦荟属植物能够预防晒伤。一则2007年关于费拉芦荟烧烫伤应用的回顾指出“累积的证据倾向支持费拉芦荟用于一至二度灼伤时能有效参与愈合,需要进一步设计良好的测试取得充分资料确定其产品效用。”费拉芦荟的局部应用也可能对生殖器疱疹和干癣有效。 一则2014年科克伦数据库(英语:Cochrane Library)中的回顾指出没有有力证据支持费拉芦荟在治疗或预防静脉注射造成的静脉炎上的局部效用。芦荟凝胶在商业上用于优格、饮品以及甜点。然而到达一定剂量无论口服或局部外用都可能有严重毒性。芦荟的乳胶亦同,过去曾用于青光眼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病症直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制造商停止使用。芦荟苷(英语:Aloin)是芦荟属植物的渗出液(英语:exudate),在美国曾是非处方泻药产品的常见成分,直到2002年才因制造公司无法提供必要的安全性资料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 。费拉芦荟有潜在毒性,摄取或外用达一定剂量有副作用,去除芦荟苷后毒性可能降低。
芦荟汁市面上宣称能帮助消化系统健康,但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或监管部门认证 。其抽取物和这类典型用途的毒性作用显示具剂量依赖性。费拉芦荟传统用于多种皮肤治疗。在阿育吠陀中同龙舌兰属的萃取物称为kathalai :196、117页。费拉芦荟早期的用法纪录始于公元前16世纪的埃伯斯莎草纸(英语:Ebers Papyrus):18页,以及西元一世纪中期迪奥科里斯的De Materia Medica和老普林尼的博物志:20页,公元512年的维也纳迪奥科里斯(英语:Vienna Dioscurides)中也有记载:9页。广泛为各地的传统药草医学所用。费拉芦荟用在面纸上宣称能保湿和减少刺激防止鼻子皮肤发炎。化妆品公司通常添加芦荟的汁液或衍生物到产品中如化妆品、纸巾、保湿剂、肥皂、防晒乳、刮胡泡或洗发精等等,一则学术文献的回顾指出其含在许多卫生用品中的原因是“保湿润肤的效果” 。萃取物的其他潜在用途包含稀释绵羊人工授精的精液、新鲜食物的防腐剂、小型农场的节水等。费拉芦荟种子也被提议作为生物燃料的来源。外用费拉芦荟没有明显副作用,然而口服摄取可能造成腹痛和腹泻,反而能减少药物的吸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发现费拉芦荟能使动物致癌,并表示也可能是人类致癌物。
相关
- 查理斯·尚柏朗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1851年3月12日-1908年5月2日)是一位法国微生物学家。1884年,他发明了现在称作尚柏朗滤器的过滤设备。 该滤器有比细菌直径还小的孔洞,这样便
- 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在法医学上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事故致死。与之相对的正常死亡,则指由内在的健
- C-反应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C反应蛋白(英语:C-Reactive Protein,CRP) 是由肝脏生成的血浆蛋白,主要被当作发炎的指标。LOINC术语标准对于血清/血浆CRP检测项目的定义和编码请
- 汉滩江汉滩江(朝鲜语:한탄강/漢灘江 Hantangang */?)是韩国的一条河流,为北汉江的支流,流经江原道和京畿道。历史上是汉他病毒首次发现的地方。
-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是中国广西南宁市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以医学类专业为特色。1934年11月21日,广西省立医学院在南宁市创建。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 1949年11月,改
- 先天性碘缺乏综合征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又称矮呆病、克汀病、呆小病)是指因产妇对碘的摄取不足,使得婴儿先天性缺乏甲状腺激素(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而导致严重阻碍身心发展的一种症状。一般通过
- 易性症性别不安(英语:gender dysphoria),又称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旧称性别认同障碍(英语: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或易性症,是一个人因为出生时的性别指定而遭受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性
- 白髓白髓,亦作白脾髓,是脾脏的一部分,与红脾髓一起构成脾脏的主要部分。白脾髓由马耳皮基氏脾小结及马耳皮基氏小体等腺体组织构成,外貌呈球型,包裹着小动脉。它的主要功能则为对抗外
- 语法语法(英语:Grammar),也称文法,在语言学中指任意自然语言中句子、短语以及词等语法单位的语法结构与语法意义的规律,本质上即音义结合体之间的结合规律。对于语法的研究称为语法学
- 配位化学配位化合物(英语:coordination complex),简称配合物,又称为络合物、络鹽、复合物,包含由中心原子或离子与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