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湾

✍ dations ◷ 2025-04-27 08:38:22 #美国纪录片,2009年电影,和歌山县背景电影,2000年代纪录片,英语电影,动物权利相关电影,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偷拍,鲸类题材作品,反日情绪,2009年环境,渔

《海豚湾》(英语:The Cove),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本片从一个海洋生态保护者的角度,记述日本和歌山县东牟娄郡太地町当地的渔民于每年太地海豚驱猎(英语:Taiji dolphin drive hunt)捕杀海豚的经过。本片呼吁停止大规模猎杀海豚,改变日本渔民的习惯,并告诉公众海豚肉中的高水银含量带来的危险。该片声称太地町每年捕杀数为约23000只,这个数量约是过去日本每年捕杀南极地区鲸鱼总数的多倍,并差不多等于全日本捕杀海豚的总量。本片强调日本的捕鲸业残忍和不必要。随季节迁徙的海豚每年游经过太地町,渔民先将他们驱赶到当地一处隐密的海湾,用大渔网困住,最后从小船上拿长矛和利刃将他们捕杀。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最新公布的资料,2007年中,太地町捕杀的鲸豚数量是1569只,全日本捕杀的鲸豚共是13080只,其中只有1239只鲸豚是以驱猎方式,也就是将海豚驱赶到环绕地形围困的方式所捕捉。本片导演,前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路易·西霍尤斯,在2007年为了拍摄本片,使用了水下麦克风,并将高像素摄影机伪装成石头进行暗中拍摄。本片于2009年1月荣获第二十五届美国日舞影展最佳观众票选奖,参选电影共有879部片。此外,《海豚湾》还获得了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本片上映后,在中立性、秘密拍摄的手法和对日本民众的描述上引来不少争议。

本片纪录瑞克·欧贝瑞(Ric O'Barry)前往日本太地町,尝试揭露当地猎杀海豚的过程,为此欧贝瑞打造了一个秘密团队。

欧贝瑞在1960年代从野外捕捉了5只海豚,经过训练,拍摄了一套以海豚为主角的电视剧《海豚宝贝(英语:Flipper)》。该电视剧迅速走红,兴起广大民众对海豚的喜爱。但名利双收的欧贝瑞没有高兴太久,因为五只海豚中的凯西有一天死在他的怀里。欧贝瑞认为凯西是自杀的,海豚的呼吸是有意识行为,因为不愿再承受被囚禁的巨大压力,凯西选择停止呼吸而死。瑞克·欧贝瑞因为凯西的自杀事件而惊醒,放弃了工作,开始为海豚的生存权奔走世界各地。

西霍尤斯与欧贝瑞会面后,他们的团队开始在太地町展开行动。太地町位在鲸豚每年洄游的路径上,积极发展鲸豚观光,但实际上,在太地町某处贴满禁止进入告示,以铁丝网包围的隐密海湾,每到夜晚,渔民就以海豚追猎法(英语:Dolphin drive hunting)残杀海豚便上演着对海豚的屠杀,海水一片血红,但此事一直被市民隐瞒。渔民西霍尤斯和欧贝瑞组成的秘密小组为了揭露此事,制定了周详的计划,目的要让在日本被屠杀的海豚受到世界关注。

影片直指鲸豚业市场背后的利益来源,主要是买卖海豚带来的钜额收益。世界各地海洋公园对雌性宽吻海豚的需求促使渔民卖掉它们,并将其余海豚做成肉品,即使海豚肉被验出含有过量的汞。根据影片中的证据,日本当地政府有份参与隐瞒此事,连日本公众对猎杀的情况和市场上的海豚肉来源都不清楚。本片并访问了二位当地议员,他们提倡停止在学校午餐中供应海豚肉。此外,影片中指日本政府在国际捕鲸委员会中意图向贫穷国家买票。当多米尼克退出委员会之际,柬埔寨,厄瓜多尔,厄立特里亚,几内亚比绍,基里巴斯,老挝,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已被收买。但这事并不完全真确,因为厄瓜多尔一向是捕豚业的强烈反对者。

对小湾的拍摄计划受到当地警察和政府的阻止,他们公然恐吓、嘲笑和意图激怒摄制队。事实上,所有到访太地町的外国人都受到当地警方的跟踪和盘问。海洋保护协会(英语:Oceanic Preservation Society)的成员和摄制队于是运用特殊的技术秘密地拍摄小湾内的情况。

在片中末段,欧贝瑞闯进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发布会中展示他收集到的海豚被杀证据,直至他被带离会场。

拍摄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主要是海湾被严密把关,难以接近,尤其在猎杀时期更是如此。为了取得关键性镜头,他们找来电影特效公司KernerFX(前工业光魔),把高像素摄影机藏在伪装的石头里。据导演路易·西霍尤斯说,由于伪装做的太好,去回收摄影机时差点找不到。

本片的拍摄一开始倾向和太地町合作,但当地政府不愿意配合。导演西霍尤斯经尝试和政府交涉取得合法拍摄权:

本片获得广大正面回响。《纽约时报》影评Jeannette Catsoulis评价本片“具备谍报片的惊悚,是独一无二的纪录片”,以及“史上最大胆的环境保护行动之一”。其他评论家也注意到本片出色的谍报特征。《时代杂志》记者Mary Pols赞赏本片“相较之下,《不可能的任务》这种好莱坞电影跟小孩子扮家家酒没两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Peter Rainer则称本片是“真实谍报电影的崛起”。影评网站烂番茄打出了94%的好评,基于125条评论,只有9条评论反对,持有8/10的平均分,代表性评价“虽然是单方面的纪录观点,本片在揭露日本屠杀海豚此事上,依然展现出完美的精准和悬疑度”。以大众口味为基准的电影网站Metacritic综合26篇评论后,本片获得82分的高分。

《卫报》电影版部落格(The Guardian Film Blog)上,David Cox对本片做出后续引发不少非议的负面评价:

电影线条(Movie Line)的Michelle Orange评论:

“我们该相信多少这种电影(指本片)?作为宣传手法,本片非常出色;但就一个深层、复杂,需要深思的良心议题来说,本片精心刻意的雕琢以及过度的激情都指出:买者当心!”

英国杂志的记者Brendan O'Neill则碰触了本片较少人讨论的种族议题:

“本片将日本人塑造成一群被抑制的、无法明辨是非的种族:萤幕上,杂沓的日本民众在五光十射的城市中心流动,这些人的移动、上下班,被简化成无意义的机器运转。影片告诉我们:日本人相信,冒出头的钉子会被打平,换句话说,日本文化是没有思想的集体工厂。在过去,老派美国种族主义者视日本人为老鼠,而现在,新的反主流文化美国人却将日本人看作商界无意义之竞争中的成员。太地町的渔夫(抱歉,我该说那群拿长矛屠杀海豚的疯子)在此片被描绘成最坏的一班人。本片把他们去人化的程度令人担忧。”

本片亦在2009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中亮相。虽然是附加展出,没有列在官方电影手册参展片中,海豚湾的票仍然一早就被抢购一空。

本片在澳洲上映后,布隆姆郡(Broome)的郡议员于2009年8月一致通过断绝他们和太地町的姊妹市关系,除非太地町终止对海豚的屠杀,但该郡于同年10月将决定推翻。

日本海豚猎捕季节每年9月1日开始。受到本片带来的群众压力,2009年的猎捕季节延后到9月9日。当天捕获的海豚中,除部分贩售给观光产业外,其余70头瓶鼻鲸都被放回海洋。但在同一天,另外有50头鲸鱼被盗捕宰杀,送往渔业市场贩售。虽然日本的捕杀政策仍不明朗,本影片对日本的鲸豚猎捕业已带来一定的冲击。

2010年预定在日本上映,但是由于右翼团体的反对,三家戏院已决定放弃上映。剩下的23家戏院会播出,但日期未定。至今《海豚湾》只在2009年11月的东京影展上播放,不过原先也遭到拒绝。对此,数十名日本知识份子、记者及电影导演发表声明,以言论自由为原则,反对禁止播映《海豚湾》,并支持沦为威胁对象的戏院与民众。2010年6月18日,日本影片分享网站NICONICO动画则进行了线上首映。

2010年7月6日,北海道医大的远藤哲也副教授(他在本片中指出海豚肉受水银污染)以在隐瞒影片主题的前提下采访为名义,提出了1100万日元的名誉损失诉讼。太地町的三轩一高町长在电话采访中说“电影并不是基于事实,虽然人有创作的自由,但是却完全不顾渔民的人权,对于上映实在是遗憾。”水产庁渔业资源课课长补佐诸贯秀树(经查证并未如片中所说一样地被解雇)谈到此片时称“从片中能感到抹杀一切与自己不合意见的恶意。”法国电影评论网Allo Cine上有人留言提出“用偷拍的手法拍出的是纪录片吗?”、“非洲的饥民等等,值得向世界呼吁的话题多的是,这影片只是在以海豚的可爱为卖点而已。”

2011年2月28日前后,该片导演路易·西霍尤斯在海洋保护团体的协助下,向该町内约1400户人家、町政府、渔业协会寄送了电影的DVD。西霍尤斯表示“全世界数百万人从太地町得到的教训希望也能让当地的居民们知道。DVD是给太地町居民的一封‘情书’。”

《海豚湾》在11个电影节中囊括14项大奖 :

相关

  • 罗伯特·威廉·本生阿道夫·冯·拜尔 弗里茨·哈伯 菲利普·莱纳德 Georg Ludwig Carius(英语:Georg Ludwig Carius) 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 Adolf Lieben(英语:Adolf Lieben) Carl Friedr
  • 自溶自溶可以指:
  • 太牢太牢 此为古代祭祀使用的牺牲:六牲的最高规格,一般来说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主要用于祭天。据《礼记》记载:周朝太牢最早只能是天子祭祀时使用,但春秋时期,因天子势弱,诸侯势强,一些诸
  • 高句丽族高句丽人是1世纪-7世纪间居住于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民族,也是高句丽的主体民族。高句丽族的族源是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
  • 李诗颖李诗颖(1918年4月30日-2018年7月2日),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工程师和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因有关流体动力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而知名。
  • 刘长瑜刘长瑜(1942年-),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地区代表。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
  • 金册 (蒙古文献)金册(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g"
  • 曹�(1706年6月8日-1774年2月17日),字昂友,号竹居。清康熙、雍正年间政治人物。被认为可能是畸笏叟。曹荃第四子,“好古嗜学,绍闻衣德,识者以为曹氏世有其人云”,由伯父曹寅抚养。康熙
  • 维吾尔族常见人名列表本条目列出了维吾尔族的常见人名。由于维吾尔族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因此维吾尔族通常都没有姓氏,而是采用本名加上父名的形式(类似阿拉伯人名)。如“买买提·吐尔逊”,其中“买买
  • 茜茜公主 (电影)《茜茜公主》()是奥地利拍摄的历史题材的德语三部曲电影。第一部公映于1955年,电影讲述了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1837年—1898年)的早年生活,故事改编自1952年出版的玛丽·布兰克-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