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民国流亡台湾
✍ dations ◷ 2025-07-01 11:24:18 #中华民国流亡台湾
中华民国流亡政府论是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台湾的一种地位论述,是基于台湾地位未定论对于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的定位。该观点认为,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被中国共产党击败后,从中国流亡台湾,并以殖民体制进行统治。在2000年至2008年陈水扁政府时期,该观点较少被媒体关注。但在2008年马英九政府时期,该观点再度兴起。时任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于2010年5月25日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中华民国是一个流亡政府”,引发蓝营不满。随后,台湾Yahoo!奇摩以“你认为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吗?”为题进行了网络投票,结果认为“是”的占65.4%,“不是”的占32.1%,“不知道”的占2.5%。2016年,蔡英文代表民进党赢得总统大选。作为现任中华民国总统,她未再继续主张“中华民国是一个流亡政府”的观点,但也没有公开否认该观点。“台湾光复”一词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对其从大日本帝国接手统治台湾与澎湖群岛的历史事件称呼,标志着台湾日治时期的结束、以及战后时期的开始。“光复”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中华民国政府视此次事件为台湾自清朝割让予日本后复归中国统治,因而以此称之。台湾主权未定论则认为当时的中华民国只是代表同盟国军事占领台湾,而非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收复台湾,因此所谓的“台湾光复”只是中国国民党的片面之词,台湾和澎湖至今属于主权未定的状态,仅为同盟国的军事占领地。基于此,部分人士认为在中国国共内战后败走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流亡到不属于其领土,因而有了“中华民国流亡政府”的说法。认为中华民国政府唯有迁回其法理上之领土金门和马祖才能消除“流亡政府”的身份。2005年8月2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对中华民国定位用四阶段论进行了诠释,即:“中华民国在大陆,中华民国到台湾,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主张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的人士认为,日本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蒋中正仅是依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一般命令第一号》,代表同盟国赴台湾接受日本投降与实施军事占领,而非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收复台湾,因此所谓的“台湾光复”只是中国国民党的片面之词。又日本在1951年与同盟国各国签订的《旧金山和约》中,仅表示放弃台湾和澎湖的主权,未将该主权移转给任何国家,因此中华民国政府迁移到不属于自己的领土上统治,应称之为“流亡”。反对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的人士认为,“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这句话是不通的,“国家”和“政府”不能混为一谈,且“流亡政府”必然是把政府迁设在本国以外的国家,只能空有“政府”之名,并不能在暂时寄居的国家内,依照自己的宪法,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货币、教育、国防等等权力,“流亡政府”大多也是“临时政府”性质,随着战争结束而结束,不可能存在半世纪或数十年之久,中华民国政府应称为“偏安政府”。
相关
-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英语: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
- 替诺福韦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英语:Tenofovir disoproxil),商品名韦瑞德(英语:Viread)惠立妥或其它,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以及预防和治疗HIV感染/艾滋病的药物。这种药物属于逆转录酶抑制剂,可
- 随伴病毒科随伴病毒属 矮化病毒属随伴病毒科(Sequiviridae)(伴生病毒科)
- 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英语: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缩写:WMO;法语:L'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缩写:OMM;世界语:Monda Organizaĵo pri Meteologio,缩写:MOM)是联合国
- 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指在生物细胞内制造新的蛋白质,它是通过蛋白酶解或蛋白质导向(英语:Protein targeting)细胞蛋白的损耗被平衡。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称为翻译,它是基因表达的最后
- 哺乳纲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纲(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
- 张国伟张国伟(1939年1月1日-),河南南阳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出生于河南南阳。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教授。
- 3D3D可以指:
- Hg(PhCOO)sub2/sub苯甲酸汞是汞的苯甲酸盐,化学式为Hg(C7H5O2)2。其一水合物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苯甲酸汞有毒,对光敏感。
- 1159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