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22年至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
✍ dations ◷ 2025-02-23 10:11:59 #1922年至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1918年至1924年期间,魏玛共和国马克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这引发了德国国内政治动荡以及外国军队占领鲁尔区。为支付一战需要的巨额费用,德国在战时暂停金本位,并决定通过借款来支撑战争,导致马克汇率在战争中就已经开始贬值。美元对马克的汇率在战争中从4.2贬值到7.9。德国战败后,魏玛共和国无力偿还债务,导致马克开始大幅贬值。1919年底时,1美元可以兑换48纸马克。1921年上半年,马克汇率稳定在1美元可以兑换90马克。然而此后由于德国被要求支付战争赔偿,导致德国开始大量印钞购买外汇并支付赔款,进而引发马克急剧贬值。1923年11月时,1美元等于4,210,500,000,000德国马克。此后德国通过发行新钞票才解决通胀问题。自此之后德国倾向于采取稳健的货币态度,这也影响了德国在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时的态度。
相关
- 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语: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即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肺炎。可以指:
- 蚱蜢效应蚱蜢效应(grasshopper effect)是指污染物透过挥发或是风力的影响,不断的释放至大气中,然后再借由沉降作用(例如降雨)回到陆地上,并随季节变化一直在反复进行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
-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可简写为Asp或D)是一种α-氨基酸,其化学式为HOOCCH2CH(NH2)COOH。天冬氨酸的L-异构物是20种蛋白氨基酸之一,即蛋白质的构造单位。它的密码子是GAU和GAC。
- 楷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建筑设备建筑设备指所有适用于房间和建筑的技术措施,包括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的能源(采暖,照明)和供应(水,空气)或废物排放(污水,垃圾)。其目的是对居民和用户提供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必要的安全
- 梁州梁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
- 联邦管区俄罗斯联邦管区(俄语: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转写:federal'ny okrug)于2000年5月设立,最初有7个联邦管区,2010年增设北高加索联邦管区,2014年再增设克里米亚联邦管区(未
- 白川英树白川英树(日语:白川 英樹/しらかわ ひでき Shirakawa Hideki ?,1936年8月20日-),日本化学家,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文化勋章表彰。文化功劳者。白川教授因有关导电聚
- 反出生主义反出生主义(英语:Antinatalism),或称反生育主义、反生主义,是对生育持有否定意见的哲学立场。叔本华、萧沆、大卫·班奈特(英语:David Benatar)被认识为反出生主义的支持者。不少反
- 杨万泰杨万泰(1956年10月-),生于河北省成安县,中国高分子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8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