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化
✍ dations ◷ 2025-08-10 23:06:30 #活化
活化 (Activation),在化学/生化学中通常指使某物准备好或进入激发的状态,以利于进行后续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上,活化是指一个分子可逆性地跃迁/过渡,成为更具有进行某特定化学反应倾向的化学态或物理态的过程。因此,活化作用在概念上和产生保护基(protecting group)以抑制特定化学反应的保护作用(protection)相反。活化能是反应物开始转换成过渡态前,除了本身的静止能以外,所须具备的自由能。活化所需的能量不高,且经常由分子本身的自然随机地热波动所提供(也就是无任何外来能量源)。研究活化能的学科称为化学动力学。生物化学上,活化—或更具体地称为生物活化作用—是指酵素或其他生物活性分子获得执行生物功能的能力,例如酶原转化成为活化的酵素,使其能够催化受质并生成产物。生物活化作用也可以指非活化的前体药物转化成活化的代谢物,或指原毒素(protoxin)毒化(英语:toxication)转化成毒素。酵素活化有可逆或不可逆2种。不可逆生物活化的主要机制是借由蛋白质某部分的断裂(bond cleavage),使酵素维持活化态。可逆生物活化的主要机制则是借由辅因子和酵素的键结而使酵素维持活化,一旦两者分离,酵素则恢复成非活化态。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运RNA(tRNA)携带着氨基酸并在核糖体接上多肽链。在把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之前,tRNA必须用3'端 的CCA序列先和氨基酸共价键接。上述的过程是由胺酰-tRNA合成酶催化,并且消耗1个ATP分子。和对应的氨基酸键接的tRNA称作胺酰tRNA,并且被视为蛋白转译中的活化分子。一但活化,胺酰tRNA会往核糖体移动并将氨基酸转移到多肽链上。免疫学上,活化是指白血球和其他免疫细胞的转化过程。反过来说,去活化就是反向转化的过程。活化和去活化作用受到身体严密的调控,若活化的程度过低会使身体容易遭受感染,反之,若过度活化则会造成自体免疫疾病。活化和去活化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含细胞激素、水溶性受体、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类固醇、受体拮抗剂、细胞黏附分子、细菌和病毒产物等。活化指得是细胞离子通道的开启,亦即分子构形改变以允许离子通过。
相关
- 米尔顿·艾瑞克森米尔顿.艾瑞克森(Dr.Milton Hyland Erickson, 1901年12月5日-1980年3月25日)被喻为“现代催眠之父”,是医疗催眠、家庭治疗及短期策略心理治疗(Brief Strategic Psychotherapy)的
- 葡糖胺氨基葡萄糖(C6H13NO5)又称葡萄糖胺、葡糖胺或氨基葡糖,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氨基葡萄糖衍生物N-乙酰氨
- 仿生学仿生学(Bionics)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的一门科学。仿生学通过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新的机械和新技术,或解决机械技术的难题。1958年8月由美国的J.E.Steele首先提出。
- 壳蛋,是卵生的羊膜动物所生带有硬壳的卵,受精之后可孵出小动物,为人类食用已有几千年历史。蛋由蛋壳保护,而当中的蛋白和蛋黄被各种薄膜包裹。蛋黄和全蛋存储大量的蛋白质、胆碱和
- 帕梅拉·比约克曼帕梅拉·简·比约克曼(英语:Pamela Jane Bjorkman,1956年-),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美国生物化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比约克曼的主要贡献
- 廖一久廖一久(1936年11月4日-),台湾台中县人,出生于日本东京。台湾水产养殖学者,国立台湾海洋大学终身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廖一久出生于东京,在台中丰原长大。童年时期,他喜欢坐在老
- 朱 静朱静(1938年10月10日-),中国材料科学家。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电子显微镜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 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英语: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又称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常简称为iPS细胞(iPSC),是一种由哺乳动物成体细胞经转入转录因子等手段脱分化形成的多能干细胞,最早
- 卡片卡片,是一张较小,但是厚度如纸一般,通常质地比普通纸硬的,由纸板或者硬卡纸刨制出来的长方形片,亦有塑胶做。卡来自英文(card),而card又来自希腊文 (希腊语:χάρτης 音kartēs),即
- 氢技术氢技术(英语:hydrogen technologies)是制氢(英语:Hydrogen production)和用氢的相关技术,其用途相当广泛。部分氢技术是零碳排的,在避免气候变迁与未来氢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氢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