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山

✍ dations ◷ 2025-05-19 22:30:02 #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地理,沙特阿拉伯山脉,朝觐

坐标:21°21′38″N 39°59′56″E / 21.36056°N 39.99889°E / 21.36056; 39.99889

阿拉法特山(阿拉伯语:جبل عرفات‎;罗马化:Jabal 'Arafat)位于沙特阿拉伯城市麦加以东,是一座花岗岩丘陵,高约70米。阿拉法特山又称为仁慈山()。穆罕默德的生命接近尾声时,追随者们陪伴他一同进行朝觐的活动。在阿拉法特山的时候穆罕默德向他的追随者发表了著名的“辞朝演说(英语:the Farewell Sermon)”。

阿拉法特山周围的区域称为阿拉法特平原。有时候阿拉法特山也涵盖了这些范围。阿拉法特平原对于穆斯林非常重要,因为在朝觐期间朝觐者必须在当月(都尔黑哲月)的第九日下午抵达此地并进行守夜,否则朝觐无效。

阿拉法特平原的守夜结束之后朝觐者必须起身前往穆茨达里法赫(英语:Muzdalifa)。

相关

  • 以弗所的索拉努斯索兰纳斯(英语:Soranus),约于公元1世纪至公元2世纪前后活动。生于以弗所的希腊医生,2世纪上半期行医并著有医学著作。现仅存的几部作品(用希腊语撰写)中包括四卷有关妇科的《论妇女
  • 大型强子对撞机坐标:46°14′N 06°03′E / 46.233°N 6.050°E / 46.233; 6.050大型强子对撞机(英语:Large Hadron Collider,缩写:LHC)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对撞型粒子加
  • 林地复育林地复育或称迹地造林、人工造林、再造林等,通常是指森林或林地经人为砍伐殆尽之后,透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使其再次成林的过程。林地复育的自然方式为天然下种、萌芽更新及萌蘗
  • 受体 (生物化学)受体(receptors),又称受器、接收器,是一个生物化学上的概念,指一类能传导细胞外信号,并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分子。产生的效应可能仅在短时间内持续,比如改变细胞的代谢或者细胞
  • 扁桃苷扁桃苷(Amygdalin,源自希腊语“扁桃”ἀμυγδάλη ),又名苦杏仁苷,是许多植物中发现的一种有毒的氰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杏、苦杏仁、苹果、桃及梅子等植物的种子中。
  • 安德烈亚·纳卡里安德烈亚·纳卡里(意大利语:Andrea Naccari,1841年8月12日-1919年10月2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因研究金属的热电性质,浸入液体的金属的光电效应,气体和液体介质的导电性等而知名。1862年
  • 陈绍馨 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文学科社会学科毕业(1932)  日本关西大学社会学博士(1957) 陈绍馨(1906年6月14日-1966年11月16日),新北市汐止人,日名山中彰二,外文拼音 Chen Shao-Hsing,台罗拼音
  • 博尔巴赫河 (鲁尔河支流)坐标:51°25′39″N 7°20′45″E / 51.42750°N 7.34583°E / 51.42750; 7.34583博尔巴赫河(德语:Bor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流经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于鲁尔河的右支
  • N-甲基-4-甲氧基苯胺N-甲基-4-甲氧基苯胺(C8H11NO)是一种化合物,主要用于染料和医药中间体,以及汽油抗爆剂。
  • 人文佳品运动人文佳品运动(越南语:Phong trào Nhân Văn - Giai Phẩm)是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一场政治论战,以发起的两家报社《人文》和《春天佳品》而命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