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灭

✍ dations ◷ 2024-12-22 19:36:19 #绝灭
灭绝是指一个物种完全消失的自然过程。由于生存竞争的关系,灭绝消灭了一部分物种,但同时也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和新物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恐龙灭绝后,原本被恐龙压制的哺乳动物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取代了恐龙的生态位;还比如,由于蓝绿藻活动所导致的大氧化事件后,厌氧生物几乎灭绝,但又为日后动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物种灭绝在早期并不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因这一概念很易与“其所有后代都死亡”混淆。在地质时代,灭绝是司空见惯的事件,那么除了最原始的生物外,所有前现代的生物死绝,就不可能进化成现代的生物。现在“灭绝”的意思是指名和原始的外观相似,可被识别为同一物种的后代死绝,而存活的后代是透过物种的形成的方式成为与祖先不同的物种在现代生存。据2019年由IPBES提出的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指出,野生哺乳动物的生物量已经下降了82%,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失去了大约一半的面积,上百万物种灭绝。所有灭绝的风险主要由于人类行为。25%的动植物受到灭绝的威胁。2019年6月,一百万种动植物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自1750年以来,我们至少失去了571种物种,很有可能会更多。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栖息地,例如砍伐森林或将土地变成耕地。据估计,地球上曾经生活着超过99%的物种,总计超过50亿个物种已经灭绝,我们将再也无法目睹它们的风采 对地球目前物种的数量的估计在1000万到1400万之间,其中有大约120万已被记录在案,尚未描述超过86%。 2016年,科学家报告说,目前地球上估计有1万亿种,其中仅描述了百分之一的千分之一。通过进化,物种通过物种形成过程出现-当新的生物物种能够找到并利用生态位时,它们便会繁衍生息,而当物种无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或抵抗竞争时,它们便灭绝。动物及其生态位之间的关系已得到牢固确立。典型物种在首次出现后的一千万年内就灭绝了,尽管有些物种(称为活化石)可以存活几亿年,但形态变化很少甚至没有。大规模灭绝是相对罕见的事件。但是,孤立的灭绝是很普遍的。直到最近才记录了灭绝事件,科学家们对目前的高灭绝率感到震惊。大多数绝种的物种从未得到科学记录。一些科学家估计,到2100年,目前多达一半的动植物物种可能会灭绝。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自晚更新世以来,在人类时代消除的300种哺乳动物物种的系统发生学多样性将需要5到700万年恢复。符号(†)旁边放置一个物种或其他分类单元的名称通常表示其状态为灭绝。尽管一个物种完全消失才叫“灭绝”,但当一个物种的个体少于30只时,这个物种的灭绝几乎已经是无可避免了。又或者,当一个有性繁殖的物种只有一种性别的个体存活,这个物种的灭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可能的灭绝的原因包括污染、栖息地的破坏、新的捕食者的引入、生育控制所导致的生育率下降等等。濒危物种是指存在灭绝危险的物种。野外灭绝是用于描述已经没有野生状态的个体,只有人类圈养个体的物种的术语。生物在地球上有周期性的大灭绝,在大灭绝中,很多物种在地质时代的相对短的时间里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灭绝是在白垩纪末期的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以恐龙的消失而为人所众知。据进行400名生物学家的1998年调查纽约的美国自然史博物馆,近70%的人认为地球是目前人类造成的物种大灭绝的早期阶段,被称为全新世灭绝。在该调查中,相同比例的受访者同意这一预测,即在20年内(到2028年),将有多达20%的生活人口灭绝。2014年《科学》杂志特别版宣布,人类驱动的物种灭绝问题已达成广泛共识。生物学家EO威尔逊(EO Wilson)在2002年估计,如果目前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速度持续下去,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物种的一半将在100年内灭绝。显著的是,现代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目前是以地球为背景下的100到1000倍(在平均灭绝率进化地球的时间尺度),而未来这个比例可能高出10,000倍。而且某些群体的灭绝速度更快。生物学家保罗·埃里希(Paul R. Ehrlich)和斯图尔特·皮姆(Stuart Pimm)等人认为,人口增长和过度消费是现代灭绝危机的主要驱动力。大灭绝是斯蒂芬·杰·古尔德和奈尔斯埃·尔德里奇提出的跃变平衡假说的关键部分。直到最近,一种动物的灭绝还被认为是意味着它的时代在地球上的结束,可是,有人提出一种假定,通过克隆过程,灭绝的物种可能“去灭绝”(de-extinct)。初期进行克隆研究的的物种包括旅鸽、猛犸和袋狼,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灭绝的物种被克隆成功。另外,克隆已灭绝物种跟重新引进区域灭绝的物种一样,其做法本身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议题。

相关

  • 动物è§å†…文动物是多细èƒçœŸæ ¸ç”Ÿå‘½ä½“中的一大类群,统称为动物界ã
  •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意第绪语:אשכנזים‎),指的是源于中世纪德国莱茵兰一带的犹太人后裔(阿什肯纳兹在近代指德国)。其中很多人自10世纪至19世纪期间,向东欧迁移。从中世纪到20
  • 001–041、080–109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
  • 艰难梭菌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又称难辨梭菌、难辨棱状芽孢杆菌(c-diff)或困难梭菌,属厌氧性梭菌属细菌,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厌氧性细菌是指那些在无氧条件下要比在有氧环境
  • 果子狸Gulo larvara Hamilton-Smith, 1827果子狸(学名:Paguma larvata)又名花面狸、白鼻心、果子猫(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
  • 高卢高卢(法语:Gaule;拉丁语:Gallia),古罗马人把居住在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一带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在后来的英语中,“G
  • 毛细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肌腱腱(或称肌腱)是一坚韧的结缔组织带,通常将肌肉连接到骨骼,并可承受张力。腱类似韧带和筋膜,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不过,韧带是连接骨骼,而筋膜则连接肌肉。肌腱与肌肉一起作用产生动作
  • 妊娠毒血症子痫前症(拉丁语:pre-eclampsia, preeclampsia,缩写为PE),又称前兆子痫,早前也称为妊娠毒血症(英语:toxemia),为怀孕期间发生的疾病,其特征为高血压与蛋白尿。该疾病通常发生于第三孕期
  • 血胆红素过高胆红素(英文:Bilirubin)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类胆汁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内血红素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