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鼎

✍ dations ◷ 2025-11-29 02:28:17 #1901年出生,1948年逝世,中华民国考古学家,吴姓

吴金鼎(1901年-1948年11月18日),字禹铭,山东省安丘县景芝镇万戈庄人。中国考古学家,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者,被石璋如称为“田野考古第一人”。

1917年,吴金鼎于安丘德育中学毕业,第二年考入济南齐鲁大学文理科预科。1923年冬,吴毕业于齐鲁大学文理学院。翌年,吴金鼎被聘为齐鲁大学文理学院历史社会学系助教。

1926年冬,吴金鼎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二期,离开齐鲁大学,师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又被称为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李济学习人类学。肄业后在齐鲁大学担任助教。

在1928年初次发现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后(亦有资料称系1927年),吴金鼎6次调查平陵;1930-1931年秋参加城子崖两次发掘;1931和1932年春参加殷墟第四和第六次发掘。之后,他又在山东各地调查考古遗迹,他的足迹几乎走遍山东全省,是当时知道全省考古遗址最多的人。著有《山东人体质之研究》一书,并于1931年得到出版。

1928年3月24日,吴金鼎第一次到龙山镇的平陵调查汉代的平陵古城。在同年4月4日的第二次调查中,他通过现场环境与发现的二枚骨锥,认为此处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1929年,他又四度前往平陵调查试掘,收获了大量的骨、石、贝器,黑陶片最多,他推测油光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通过这六次的调查,他写成了《平陵访古迹》一书。

1930年1月吴金鼎进入史语所从李济改学考古学,成为史语所助理研究员。年初受史语所之命前往山东临淄调查,也发现与龙山相似的黑陶遗存。1930年11月5日,中研院史语所与山东省政府组成山东古迹研究会,7日便开始了对城子崖的第一次正式发掘。12月7日发掘结束,出土文物运回济南,吴金鼎负责保管整理。吴金鼎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龙山城子崖实物整理报告书》,报告了“整理工作之经过”、“整理期间所得之印象”、“研究问题之提出”三项田野资料整理内容。返回北京后,李济、吴金鼎等着手撰写发掘报告,1931年8月完成发掘报告初稿。

中原大战结束后,1931年3月,史语所重返安阳,开始了第四次发掘。吴金鼎和李光宇负责小屯村西的四盘磨遗址的发掘工作。四盘磨遗迹现象简单,结束发掘后,他便带工人去帮助梁思永发掘后冈遗址。在后冈,梁思永发现了著名的白陶、黑陶、彩陶的三叠层现象,表明城子崖遗址的黑陶文化分布十分广泛,城子崖遗址是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史语所决定暂缓编印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重返城子崖遗址进行更大面积的发掘。

1931年10月9-31日,梁思永带队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吴也参与其中。1932年3月报告编写完成,1934年出版发掘报告《城子崖——山东历城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吴是主要的发掘人员,也是发掘报告的主要起草者。李济在《城子崖》报告的序中写到:“初稿大部分是吴金鼎预备出来的,他是城子崖的发现者,田野工作他费力很多,屋内工作及报告草稿也费时最久。他的初稿交到梁思永先生手中的时候,要比现在多一倍以上,可见他用力之勤了。”但报告的整理者是梁思永,吴虽然是城子崖的发现者和主要发掘者,但是并没有在发掘中留下十分鲜明的个人印记。

1932年春,吴金鼎又参加了李济主持的殷墟第六次发掘,发掘的高井台子遗址再度证实了后冈三叠层的现象,后在《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上发表了《摘记小屯迤西之三处小发掘》一文。

1933年,吴以庚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师从叶慈(Yetts)。同年冬天,吴同弗林德斯·皮特里在巴勒斯坦做发掘工作,收到皮特里的好评。在英国留学期间,吴还在莫蒂默·惠勒手下发掘过梅登堡。1937年吴撰写博士论文《中国史前的陶器》()获得博士学位并回国,这篇论文在1940年出版。

回国后他一直在史语所和中博院筹备处供职。1944年,吴金鼎放弃田野考古,选择投笔从戎、加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四川新津美国空军第二招待所主任职务,为在华对日作战的盟军做翻译和后勤工作。

抗战胜利后,吴金鼎应齐鲁大学之邀回到母校参与学校复建事宜。1948年9月18日,吴金鼎在济南病逝,年仅47岁。

梁思永:“像吴禹铭先生才算是田野考古学的正统派,着重田野考古而轻视故纸堆中的研究”。

相关

  • 冠状病毒冠状病毒亚科(英语:Coronavirus)是一类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引起牛和猪的消化道疾病或鸡的上呼吸道疾病。自然界常见,已知可
  • 炸弹炸弹是一种填充有爆炸性物质的威力武器。炸弹主要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热辐射与破片对攻击目标造成破坏,另外也有像中子弹这样产生大量中子放射线,主要对生物造成伤害,避
  •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陈火泉陈火泉(1908年-1999年5月20日),台湾彰化县鹿港镇人,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院(现今台北科技大学之前身)毕业,曾任于台湾制脑株式会社、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林务局,退休后专事写作。陈火泉
  • 补身汤补身汤,是狗肉汤的韩国称呼,是用一种用狗肉与白苏及玉米煮来三伏天里中伏食用的汤,但在韩国内外引起议论。朝鲜半岛的人很早已吃狗肉,庆尚南道一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狗骨,咸镜南道
  • 核原料核原料一般指未经过提炼成核燃料的物质。核裂变与核聚变所使用的原料是不同的。
  • 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西班牙语:Provincia de Santiago del Estero)为南美国家阿根廷的23个行省之一,位于该国北部,省会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当地人被称为“Santiagueño
  • 黑井千次黑井千次(1932年5月28日-),本名长部舜二郎,是日本小说家,日本艺术院会员。1932年5月2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杉并区,被称为“内向的一代”中的一人。黑井千次2002年−2007年间担任日本
  • 克里特岛的狄克提斯狄克提斯(克里特岛)(英语:Dictys Cretensis)。一位撰写有反映特洛伊战争的伪编年史著作的作家。其作品于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前后被后人所整理并得到出版发行。成为欧洲中世纪时
  • 唐永健唐永健(Kelvin Tong)新加坡电影导演、编剧和监制。唐永健对戏剧与电影制作的热爱源始于他在维多利亚中学的日子。他之后继续就读于维多利亚初级学院,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