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兰

✍ dations ◷ 2025-09-08 07:48:02 #IUCN近危物种,米仔兰属,观赏植物,中国植物,香港植物

树兰(学名:)是一种属于楝科树兰属的常绿灌木,小乔木,别名珠兰、树仔兰、树兰、鱼仔兰等。树兰原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东南亚、台湾也有分布,常生于低海拔之丛林中,是一种常见的芬芳类观赏植物。

树兰的嫩枝上覆盖有星状锈色鳞片;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倒卵形或者长椭圆形,一般为3-5枚对生。花序为圆锥花絮,腋生,开黄色或金黄色的花朵,花冠很小,球型,形状外观像小米,气味淡雅芳香,夏、秋季为花季。

自然生长的米兰可以达到5-7米。

树兰是喜光植物,也耐半阴。由于树兰原产地为广东、福建和广西,这些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高,降雨充沛,因此树兰适应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气温低于摄氏5度就可能难以存活。

树兰喜疏松土壤或者砂土,盆栽应当保持盆土通透性良好。

栽培树兰的土壤宜疏松,富含腐殖质、微酸性。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过低所以应以盆栽为主。冬季低温过低以后,应当移入室内越冬,温度需保持10-12℃。

树兰的繁育主要用扦插或高压法,扦插一般在6-8月气温较高的时节进行,高压繁殖在5-8月进行。小苗不能在阳光下暴晒,而需适当遮荫,以减少水分流失速度,提高成活率。

在气温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常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可以使用常用农药稀释后喷洒,可以收到较好防治效果。

相关

  • 吞噬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CHsub3/sub)sub2/subS二甲基硫醚,是最简单的硫醚化合物。结构、性质与二甲基醚类似。常温下为无色挥发性液态。有着如海鲜般特殊气味物质。在自然界中,常由蛋白质的分解产生。这也是海鲜腥味的来源
  • X-射线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卡奔塔利亚湾卡奔塔利亚湾(英语:Gulf of Carpentaria)是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海湾,三面环陆,北面是阿拉弗拉海(一个在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之间的水体)。从地质学角度来说,卡奔塔利亚湾相当年轻,在上
  • 宰牲节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新马汶称哈芝节,阿拉伯语:عيد الأضحى‎,拉丁化:ʿĪd al-ʾAḍḥā,波斯语:عید قربان‎,维吾尔语:.mw-parser-output .font-uig{font-family:
  • 古吉拉特人古吉拉特人(古吉拉特语:ગુજરાતી)是一个来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传统族群,讲古吉拉特语,其属于印度-雅利安语支。古吉拉特人在创业和企业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圣雄甘地、瓦拉巴
  • 御法度《御法度》(日语:御法度,英文片名:Taboo)是一部由大岛渚执导的日本电影,在1999年公映。本片改编自司马辽太郎短篇小说集《新选组血风录(日语:新選組血風録)》中的《前髪の惣三郎》和
  • 郭显德郭显德 (Hunter Corbett,1835年12月8日-1920年1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北长老会传教士。在中国山东度过了56年,步行千里,下乡布道与苦力贫民同眠共食,又广行善事。一生施
  •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年9月17日-1963年3月4日),美国诗人、小说家。出身于商人家庭。1906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后去德国莱比
  • 桑钦桑钦(?-?),字君长,东汉洛阳人,学者、地理学家。据传是《水经》一书的作者。北魏郦道元曾为此书作注,即著名的《水经注》。桑钦曾从平陵人涂浑学《毛诗》,并精通《古文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