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查拉战线

✍ dations ◷ 2025-09-07 03:20:32 #加查拉战线
加查拉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中一次极其重要之战役,战事从1942年5月26日至6月21日,主要发生在利比亚托布鲁克附近。随着1941年底十字军行动(英语:Operation Crusader)的成功后,英国第8军团将轴心国军逐出昔兰尼加地区。但到了1942年1月,埃尔温·隆美尔获得新到之步兵及战车增援,具有足够力量横越利比亚,攻占地中海海岸之托布鲁克及南面之比尔哈凯姆。5月27日,隆美尔率领非洲装甲军团之主力——德国非洲军、意大利第20机械化军及德国第90轻机械化师,危险但绝妙地迂回到盟军防线南方,因为他相信敌人已经布下地雷以保卫防线侧翼及背后。意大利第10军在前线攻击以牵制盟军,意大利第101机械化师从西面进攻比尔哈凯姆(Bir Hakeim)之洼地,同时在隆美尔左翼的意大利第132步兵师则迂回到侧后。当时,防守比尔哈凯姆的自由法国第1旅激烈抵抗,其奋战程度完全超出了隆美尔的想像。而非洲军发现自己被困于在比尔哈凯姆和托布鲁克之间的大釜阵地。隆美尔采取了多个步骤突破困境:首先,他向西反攻以打通补给通道,因此他向英军第150步兵旅进攻以突破包围。之后,他粉碎了盟军亳无组织的反击,亲率主力向南将自由法军逐出比尔哈凯姆。随后,隆美尔所部恢复向东进攻以消灭英军残余部队。6月14日,克劳德·奥金莱克下令主力部队向东撤退至艾尔阿拉敏防线,只留下南非第2军防守托布鲁克。由于英军曾经坚守托布鲁克长达九个月,并于1941年12月于十字军行动成功解围,盟国领袖们以为这次也能守住该地;但是,奥金莱克认为盟军现有兵力已不足以防守托布鲁克,因此,下令第8军团保存实力向东撤退。7天之后,6月21日,35,000名盟军向轴心国军投降,这是继新加坡被日军攻陷后轴心国的另一次重大胜利。加查拉战役之失败及托布鲁克之陷落,导致里奇及奥金莱克被解除指挥权,分别由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及哈罗德·亚历山大代替。攻陷托布鲁克之后,非洲装甲军团继续向埃及推进,于7月1日开始进攻盟军的艾尔阿拉敏防线,开启了第一次艾尔阿拉敏战役。

相关

  • 立克次氏体等立克次体(学名:Rickettsia),或者称立克次氏体,是一类细菌,但许多特征和病毒一样,如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通过瓷滤器过滤,只能在动物细胞内寄生繁殖等。直径只有0.3-1μm,小于绝大
  • 流感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常简称流感疫苗,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因为流感病毒变化的速度很快,一年会发展新的流感疫苗两次。大部分状况下,疫苗有中度到高度的保护力;然而每年情况略有
  • 古元古代古元古代(英语:Paleoproterozoic,符号PP)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亿年前(Ma),结束于16亿年前(Ma)。而古元古代期间蓝藻、细菌非常繁盛。古元古代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上
  • 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阿拉伯语:العبّاسيّون‎)是哈里发帝国的一个王朝,也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于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直至1258年被旭烈兀西征所灭。阿拔
  • 蛋白质印迹Western印迹法(英语:Western blot)或称“蛋白质转渍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或“西式吸印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HIV检测的
  • 物质科学物质科学可以指:
  • 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俗称自然顺产、顺产,英语:vaginal delivery),是指哺乳类从阴道分娩产下后代,也包括人类产妇的生产。几乎所有哺乳类的正常分娩方式都是阴道分娩,只有单孔目例外,是用卵生方
  • 贝鲁特坐标:33°53′13″N 35°30′47″E / 33.88694°N 35.51306°E / 33.88694; 35.51306贝鲁特(阿拉伯语:بيروت‎,转写:Bayrūt;亚美尼亚语:Պէյրութ,转写:Peyrut 希腊语:Βη
  • 查理兹·塞隆查理兹·塞隆(英语:Charlize Theron,/ʃɑːrˈliːz ˈθɛrən/ shar-LEEZ THERR-ən; 南非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
  • 拉珈语拉珈语是使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地区的一种侗台语族语言,为大部分拉珈人的母语。该语言为一门濒危语言,2000年仅有数千名使用者。拉珈语的系属存在争议,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