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球

✍ dations ◷ 2025-10-22 14:51:48 #壁球
壁球(squash)是一项室内球拍型运动。 起源于19世纪初期英国伦敦的“舰队监狱” 。相对于美式壁球亦称为英式壁球,也有翻成回力球的。运动是由两到四个人在一个封闭式的场地进行,包括天花板内(宽20英尺,长40英尺,高20.0英尺)。这个游戏的目标就是,每位参赛者必须运用场中除了天花板以外的墙壁,以网拍把弹跳的球打到墙上,使得对方无法在球弹跳一次之前击打回来,如果球在地板上弹跳超过一次(one BOUNCES)而没有用网拍击打回去,就是输了这球。国际壁球联盟(IRF)于1979年由十三个国家共同成立,在努力推广发展下,80年代早期在五大洲就超过八十个国家参与壁球的活动。国际壁球联盟于1980年举办第1次壁球大赛,且于1985年十二月得到IOC的认可,成为史上获得认可最新的运动。球场四周通常用水泥或石墙围成,表面涂平粉刷为白色并有“外界”和“发球”的红线。很多现代球场建都有可供观看的玻璃后墙,而职业比赛有时候会在全玻璃的球场举行,可供4周达2000名观众观看。最近,一些俱乐部建成“彩虹球场”,就是使用绿色或蓝色的墙壁,但大多数受到传统主义者的反对。地板通常由浅色木版条纵向铺成,并画有区分发球框和发球区的红色界线。天花板应为浅色并且足够高,从而能够使球做“吊高”运动(即击出能够反弹至球场后墙的高弧度球)。在较为流行和普遍的国际(英式)比赛规则中,球场的尺寸为9.75米长、6.4米宽。而美式比赛则使用较硬的球和5.48米宽的球场。球场正面墙的底部有1个金属空心长板叫作“限制线”或“铁皮”,相当于网球运动中的球网(球如果击中铁皮则发出与击中墙不同的声音,来帮助判断球是否出界)。国际球场中,限制线总高480毫米,顶上有五十毫米高的木板条。后墙外界为2.13米高,正面墙为4.57米,与两侧墙倾斜的外界线相连。美式球场的铁皮则要矮4.9厘米,而且两侧墙的外界线为水平线。标准球拍由运动规则限制。传统上,它们是由层压木料和肠线组成的网构成。1980年代中期改变规则之后,到如今它们几乎都换成了陶瓷材料(石墨、凯夫拉尔、钛和/或硼)同合成材料球网。现代球拍长七十厘米,网面最大面积为500平方厘米,重约110至200克。壁球拍的重量可分成以下级别:壁球用球由两块超耐久橡胶胶合而成,表面抛光至粗面精整(matte finish)。多种运动条件和标准拥有相应种类的球:初学者使用的球通常比经验丰富的球员使用的球更大、弹性更好。球上带有颜色的小点标志着此球的弹性级别,也就是球员所适合的运动标准。弹性较好的球通常被视为“快”,而弹性较差的球则“慢”。球的弹性随着球的温度增高而变大。职业球员通常击球迅猛且回合较多,因此他们击打过程中的球比业余选手的球温度要高得多。“较快”的球实际上是使业余选手能够在比赛中打出与职业球员同样的反弹次数,而这通常是俱乐部级别的选手所忽略的。很多俱乐部选手常以“死球”结束壁球比赛仅仅是由于他们使用了与自身水平不相称的球。可供识别的颜色有:双黄点球于2000年开始使用,目前已是竞赛标准。在此之前单黄点球一直是竞赛标准。还有一种高海拔球,可以应用于墨西哥城或丹佛等高海拔地区。由于此运动较为剧烈,球员需要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和耐用的室内(不脱色)运动鞋。潮湿天气时可能需要头带和毛巾护腕。由于球员可能被快速挥动的球拍或球(常能达到200公里/小时,最高纪录为270公里/小时)击中,推荐佩戴保护眼睛的聚碳酸酯眼镜。许多球场要求必须佩戴眼部防护。刚开始由一方发球,至少一只脚在发球红线内,不能踩红色发球线,击中正墙上界、发球正墙中线之间,弹到对手界内,比赛中球员轮换将球击打至正面墙(即比赛回合,rally)。球可以直接击打或在弹地一次后击打。好球的定义是,球在触地之前,击中正面墙的位置必须在上界之下和“木板”或“铁皮”之上。球在击中正面墙之前和/或之后可以击中t任意其他三面墙。首先击中侧墙或后墙的球叫做“boast”或“angle”。 比赛回合以一名球员g不能回球,或击球失误(如,击球出上界、球弹地两次后击球、球击出后未击中正面墙,或击中“铁皮”),或由于干扰或阻碍对方被判“重打”(let)或“罚球/分”(stroke)为结束。传统英式计分制(1926年开始使用)为发球得分。接球者赢得此回合则换发。一局通常为9分制(当比分为8比8时,接球者可以选择以10分结束本局)。正规比赛通常是5局3胜制。另外,还有每回合得分制(point-a-rally scoring system,PARS或美式计分制),即每回合的赢家得分,无论她/他是否发球。传统上,PARS为15分制(或14平时接球者选择15分或17分结束)。但到2004年,PARS的职业比赛减少成为11分制(如果10平,则一方必须以发球权连续得2分才能赢得本局)。国际比赛、俱乐部比赛、双打比赛和休闲比赛通常使用传统英式记分制。壁球的基本战略是将球紧贴侧墙直线击打至后角落(通常叫做“good length shot”击或“rail”),然后移动至球场的中心“T字区”附近从而占据有利位置来迎接对手的回击。轻击至前角落的进攻(通常叫做“drop shot”)常使得对手需要防守更大片的场地,从而立即胜出。“Angle shot”(见上)是用来迷惑对方,将同样使对手的防守区域扩大。高水平球员通常努力将球按一定角度击至正面墙,然后反弹至名为“nick”的区域(即侧墙和地面的夹角处),如此做得恰到好处是球将沿着地板滚出而不可能被对手接到,从而胜利结束本回合。如果球没有落到“nick”区,那么球很可能会从侧墙反弹出来,使得对手轻松反击。壁球的一个关键战略也许是占据“T字区”。“T字区”是指球场中央附近的红线交叉处,是球员回击对手击球的最佳位置。真正熟练的球员在回球之后,会在击打下一个球之前迅速回到此处。球员由这个位置能以最小运动量迅速到达球场的任何位置来回应对手的回球。高水平球员之间的回合通常会延续至30次击球或更多,因此球员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都非常重要。当球员变得更为老练,尤其是在回球方面做得更好时,每一分的争夺都会变成消耗战。在这项运动的顶级赛事里,身体最为健壮球员将毫无例外地赢得比赛。在这种运动中,由于两位运动员同处于一个球场中,故干扰与阻挡是难以避免的。根据规则,击球的球员必须有足够的挥拍空间击球,也须有完全的自由去把球击至正面埸的任何一个位置。当以上的情况受到阻碍,便会造成干扰与阻挡。在这个时候,击球的球员可向裁判要求和球(let)(如果没有裁判在场的时候,则由双方球员决定),而裁判会根据击球者受阻的程度,与及击球者能否击出一球立即胜出的回球(如该阻碍没有发生),从而给予和球(let)(该球将重发)或得胜球(stroke)(击球者可即获一分或发球权)。当裁判认为没有干扰或阻挡的发生,他也可以裁定该球没有和球,而比赛亦必须继续。这做法是为了保障球赛的顺利进行以及防止和球被滥用。由于裁判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故给予(或不给予)和球或得胜球经常具有争议性。与网球相比,壁球场面积相对较小,球弹力较低,这增加了掌控壁球这项游戏的难度,比如,不同于壁球的“美国兄弟”网球,壁球可以被打射到球场四角的任何一角。因为每次击球,球都必须击中到面前被锡覆盖的墙的上方,所以壁球游戏中球是不会被轻易淘汰的,这也是的壁球这项运动的游戏时间与网球相比持续较长的原因。并且,一位出色的网球运动员能在比赛中短时间内发挥最好水平,而对于壁球运动,则刚好相反。壁球运动对于人的循环系统(及其相关器官)有极好的锻炼。在一小时的壁球运动中,运动员可以消耗700至1000卡路里,这与其他大多体育项目相比,有值得瞩目的优势。与此同时,在壁球运动中,奔跑与挥舞球拍等动作也为锻炼身体上肢与下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壁球有多种变异,并且应用于不同的国家。比如在美国的单、双人硬球运动项目中所使用的球比国际通用标准硬度要强很多,而且所应用的球场大小与通用尺寸也稍有不同。当单人硬球在北美的受欢迎程度日渐衰退时,双人硬球仍然生机勃勃。使用国际标准尺寸壁球、有时会在面积稍大的场地上进行的双人硬球,融合了更多的网球元素,逐渐发展起来并通常被称为“壁网球”。在壁球运动中,若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完全沉浸于运动的快乐中,运动员最好找来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一起竞赛。但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衡量运动员壁球水准的统一标准。这也无意形成了一个在壁球爱好者团体中有趣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对自己体能上、精神上,技术上有威胁、更具有挑战性与竞争力的壁球爱好者作为游戏对手。壁球练习首重控球与连续击球的次数,每一个单元依个人能力不同,渐进式的设定目标, 通常以成功击球五十次为目标,再更换不同的单元。一、正、反拍直线长球:站在发球区(格)后缘与后墙间,面对侧墙保持击球距离,来回作直 线长球练习,控制正确击中前墙中间发球线上端五十公分左右处,并反弹落在发球区(格) 后端与后墙之间,最好能贴墙来回不断拉球。并逐渐增加击球速度及降低击球的高度, 以训练挥拍的力量,正反拍分别实施之。二、半场正、反拍直线半场球:面对侧墙站在发球区(格)前缘的中线处,以前墙底板上方三 十公分处为目标,快速来回直线半场拉球,训练快速击球的准确性与流畅的挥拍准备动 作。三、半场正、反拍抽球:以右手直拍为例,站在中线(T字)位置,先以右边前墙角落为目标, 以正拍击球至侧墙约底板上缘三十公分处,让球反弹前墙回到中线(T字)位置,再以反 手拍回击至前墙角落底板上方三十公分处,让球反弹侧墙回到中线(T字)位置,如此正 反拍交替击球,击球目标接近角落位置,则反弹回中线(T字)位的准确度越高,才能不 间断的练习。左边前墙角落的训练亦同,只是正拍改为以击中正墙反弹,反拍击中侧墙 反弹。待两边动作皆熟练,以正拍击中左边前墙角落反弹侧墙回中线(T字)位置,再以 反拍击中右边前墙角落反弹侧墙回到中线(T字)位置,如此循环不息。四、半场正、反拍截击球:如同前面所说明的位置与击球方向,将目标提升至前墙上方边线 与中间发球线间高度,以截击不让球落地方次数来回击球。先单边熟练后,在两边同时 练习。由于两边同时练习时挥拍路径就像一只蝴蝶飞舞一般,被称为蝴蝶式击球 (Butterfly)或8字型击球(8-figure)。

相关

  • 嗜睡症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种会睡眠过度的疾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原发性嗜睡症和反复性嗜睡症。两者的症状相同,但发生频率不同。患有嗜睡症的人会反复发生过度日间嗜睡(英语:Excessive
  • 卟啉卟啉(英语:Porphyrin)是一类由四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CH-)互联而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其母体化合物为卟吩(porphin,C20H14N4),有取代基的卟吩即称为卟啉。卟啉
  • 微下击暴流微下击爆流(英语:Microburst),又称微爆流、微爆气流、微下冲气流,是一种局部性的下沉气流,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与龙卷风破坏力相约的直线风(straight-line winds)向四方八面扩
  • 战役史从前8世纪意大利半岛的一个小城邦,到逐步征服北非、南欧、西欧以及近东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中海帝国”,直至最终分崩离析,古罗马的政治史与其军事史密切相关。从王国及共和
  • mmHg毫米汞柱(英语:Millimeter of mercury),符号为mmHg,是一种压力单位,等于一毫米高的水银柱对液柱底面产生的压力。一毫米汞柱为133.322387415帕斯卡,约为1托。。
  • 丘脑丘脑(英文:thalamus)是间脑的一个主要解剖结构。本条目主要着眼于人类丘脑,和其他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及其它动物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人类的丘脑基本上是两个球形的结构,各长约5
  • 豹属豹属(英语:Panthera)包括四种著名的大型猫科动物:和其他猫科动物比较,只有这四种猫科动物有吼啸的能力。其他豹属的大型猫科动物,尚有:(†符号表示已经绝灭)
  • 石台石台县是池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西部。东与黄山区交界,南与黟县、祁门县相连,西与东至县接壤,北与贵池区、青阳县为邻。地理坐标为北纬29°59′至30°24′,东经117°1
  • 雒建斌雒建斌(1961年8月18日-),中国摩擦学领域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生于陕西户县,原籍陕西户县。198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5年至1988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并获北京科技大学硕士
  • 单配偶制单配偶制包含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种两两配对,每个个体只拥有单一配偶的关系,关系中两者一生中,或在生命中任何一个时间,只会与对方维持关系。单配偶制有别于多配偶制。单配偶制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