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

✍ dations ◷ 2025-11-09 21:10:35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客语白话字:Hak-kâ sân-kô)是一种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主要流行于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的客家人当中,主要靠口头创作,随意而出,是客家音乐的代表。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起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梅州等客家人聚居地。在古代,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客家山歌的基本结构如七言律诗,一般为七言四句。

山歌之所以风行于客家地区,是因为客家人多分布于华东南各省山区,客家男女自古在山野田间劳作,在长期的辛苦劳作中为表达情意,或宣泄情绪,逐渐形成了朗朗上口的曲子。同时,旧时客家地区没有其他较为完备而普遍的民众娱乐方式,故唱山歌这种大众化的娱乐受到了客家男女的喜爱。此外,在客家社会里,受到礼教严格束缚的人们到了山间就好像精神得到了解放,久而久之,唱山歌便成了客家人表达轻松愉悦情绪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歌词形式多为七字仔,讲求平仄、押韵,但并非全部的字都严格要求平仄。特色是即兴、融合客家人生活题材且擅用隐喻与双关。

客家山歌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一是属于自我陶醉或自我发泄,唱时未必有互动对象,如单独一人随口哼唱几句以调剂心情;二是属于男女间的调情,这是客家山歌的主要部分;三是属于戏谑的歌谣,即男女之一方以戏谑的态度向对方吟唱山歌,对方如有反应则回吟山歌,相互调侃或讥讽对方。

清代客家人到番邦打工,唱的歌通称“过番歌”,通常为男女朋友或夫妻互唱,流传较广的句子例如有“郎在番邦妹在唐,两人共天各一方;妹在唐山无双对,郎在番邦打流浪”。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较为含蓄且耐人寻味。通常把无形的思想情感化为各种艺术形象,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而通俗,语调押韵。:46

客家山歌还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在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和生命的,歌词文体往往抒情与叙事相交融。:46-47

一般认为客家山歌之“九腔十八调”为虚词,代表其腔、调众多,实际上的曲调远远不止十八种,可能是较无特色因而失传。另有一说认为九腔十八调系指客家三脚采茶戏之曲调。而在赖碧霞女士在她的著作《台湾客家民谣薪传》一书中指出“九腔”指的是广东省的九种口音(因乡音的不同导致唱腔的差异),而“十八调”指的是歌谣中的十八种调子。

台湾山歌在客家聚落间非常普遍,从过去许多的文献资料,例如罗香林、锺肇政、锺理和、锺铁民等的著作当中可以看到在上世纪初一直到20世纪六零年代,只要一进到客家地区就可以听到从山林间传来的山歌声。流传的山歌,以老山歌、山歌子与平板调三种为最主要的调子。此三调之曲调固定,歌词可随意变化、即兴创作。

除了这三调之外,另有其他小调,如桃花开、思恋歌、十二月古人...等等。小调词曲当中的歌词以及衬字受到演唱者的个人特色会有所不同。以小调曲调另编新词的新创作,为有别于传统小调,称之为创新小调。

梅县是广东省东北部的客家人聚居,梅州市,被称为“客家之都”。这里的客家山歌以松口山歌为名,作为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唱腔多样,具有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松口山歌是一搭一唱,随口对词作为回应,所以通常都是对唱。

龙川的客家山歌广泛存在于山野农村,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几乎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够对上几段。近年来,每天傍晚,龙川县城的长堤路一带都聚集着很多的老人,在自发的对唱山歌,俗称“斗歌”。龙川还有一个山歌剧团很著名,多次在中国国内的一些客家山歌比赛上得奖。

相关

  • 著骨点炎著骨点炎(过去也称为:接骨点炎、附着部炎;英语:Enthesitis)是著骨点(英语:Enthesis)(肌腱或韧带附着在骨头的部位)的发炎。它是一种著骨点病变,著骨点发生病变。 早期临床症状类似“锻
  • Woese卡尔·理查德·乌斯(英语:Carl Richard Woese,1928年7月15日-2012年12月30日),生于纽约州锡拉丘兹,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乌斯因在1977年由对16S 核糖体RNA系统发生分类学
  • 儿子儿子,是家庭中的成员,由父母所生的子女中的男孩子,当然儿子也可能是继子,即是配偶与前妻、前夫或其他人所生的儿子。不少父权社会中只有儿子才有继承权,女儿出嫁后则被视为另一家
  • 阿帕奇阿帕奇县(英语:Apache County)是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北部的一个县,东邻新墨西哥州,北邻犹他州,东北邻科罗拉多州。面积29,056平方公里,是州中面积第三大的县份,亦是美国面积第六大县份
  • 钟繇锺繇(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傅,逝世后谥曰“成侯”。钟繇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合称为“锺王”。锺繇获
  • 军事凯恩斯主义军事凯恩斯主义(英语:Military Keynesianism)是一种政府政策,利用大规模投资军备来带动经济发展,再利用战争使用军备夺取外国资源,或恐吓外国交出资源,另一方面也可卖出武器赚取有
  • 哈兹卡·欧斯莫斯卡哈兹卡·欧斯莫斯卡(波兰语:Halszka Osmólska,1930年9月15日-2008年3月31日),波兰古生物学家,专事蒙古恐龙与原始鳄形超目的相关研究,发表过恐手龙、似鸡龙、倾头龙等十余个蒙古恐
  • 历史研究 (汤恩比)《历史研究》(英语:)是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撰写的12卷本的历史著作,出版于1934年至1961年。汤恩比一反过去国家至上与西方中心的观念,主张文明才是历史的单位,并以人的生老
  • 阿拉贝卡山阿拉贝卡山(格鲁吉亚语:არაბიკის მასივი,英语:Arabika Massif)位于格鲁吉亚西北部阿布哈兹共和国加格拉山脉,最高点海拔2661米。由石灰岩组成。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库
  • 周维道周维道主教(英语:Bishop Anthony Chow Wei-tao,O.F.M.,1905年5月1日-1983年2月14日),圣名安多尼,1905年5月1日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大营里村,1917年加入方济各会,1930年1月18日晋铎,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