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战争军票

✍ dations ◷ 2025-08-02 01:07:08 #已废止的日本货币,战前昭和时代占领地政策,太平洋战争,日本纸币,日占东南亚

大东亚战争军票(日语:大東亜戦争軍票〔大東亞戰爭軍票〕/だいとうあせんそうぐんぴょう  ?)是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在日军占领的东南亚地区发行的钞票的总称,由“南方开发金库(日语:南方開発金庫)”发行,属于日本军用手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侵略东南亚地区。日本军政当局开始在殖民地发行与当地货币名称相同的纸币,同时废除当地原有货币。所有货币都是南方开发金库(日语:南方開発金庫)以“大日本帝国政府”的名义发行,并以当地通用语言(英语或荷兰语)印制。这些军票的发行范围涵盖了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北婆罗洲、缅甸、荷属东印度以及部分太平洋岛屿。

1945年日本投降,导致多数旧日本殖民地的军票顿时形同废纸。在日本投降前,日本占领当局下令销毁所有库存纸币和相关银行记录。

1941年12月10日,日军登陆吕宋岛;1942年1月2日,马尼拉沦陷,日军随后废除当地旧有的比索,改为以日本政府名义发行的比索,包括面值为1、5、10、50分和1、5、10比索的货币,第二年发行了1、5、10比索的“兑换券”,1944年,发行100和500比索货币,1945年发行了1000比索的货币。这些钱币被菲律宾人称作“米老鼠比索(英语:Japanese government-issued Philippine peso)”,因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44年1月,菲律宾“米老鼠比索”的通胀率高达60%。反日报刊曾刊登了市场上的人们提的载货篮子塞满了“米老鼠比索”和各种票据的故事。1944年,一盒火柴就价值100“米老鼠比索”。1945年,一公斤番薯就要卖到1000“米老鼠”比索。

日军在当地发行的货币被当地人称为“香蕉票”,因其10元券印有香蕉树图案。香蕉票面值有1、5、10、50分和1、5、10、100、1000元。香蕉币为不具准备金的货币,起初与叻币等值,不过因为日本滥印香蕉币,导致了通货膨胀,变成1元叻币可以换到好几十元香蕉币。在现代,香蕉币时常被新马华人代称“不值钱的货币”或者指“某件东西不值钱”。

日军占领缅甸后,1942年,占领当局发行了1、5、10分以及¼、½、1、5、10卢比的纸币。日本扶持的巴莫政权上台后,又增加了100卢比的纸币。

1942年2月新加坡沦陷后,日军转而入侵荷属东印度。起初日占荷属东印度的纸币沿用过去的货币单位“gulden”(盾),面值有1、5、10分和1、5、10盾;后改为“Rupiah”(音译为“卢比”,但中文仍习惯翻译成“盾”),面值有½、1、5、10、100盾。日本投降后,日军发行的荷属东印度盾仍流通至1949年。该货币也是“大东亚战争军票”中唯一不是以英文而是以荷兰文印制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当局在其占据的英属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等地发行了以“先令”为单位的纸币,面值只有两种:½先令和1先令。该货币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日军为了侵略澳大利亚而发行的,但事实上日本当时并无入侵澳洲的计划。

相关

  • 多个多关节炎(英语:polyarthritis)是一次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炎的关节炎。自身免疫是常见的病因。多关节炎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且没有特别的性别偏向。若一次只有一个关节受
  • 反对党领袖政治主题女王陛下最忠心反对党领袖(Leader of Her Majesty's Most Loyal Opposi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是领导女王陛下最忠诚的在野党的英国政治家。领导上议院反对党的
  • 政区政区是指因行政区划而产生的行政区域。任何一个拥有有效政府的地区均可以称为政区。政区不等同国家,而等同于各级政府所掌控的区域。所以,在政区的划分上可以包括:国家、州、省
  • 法兰克法兰克王国(拉丁语:Regnum Francorum;法语:royaume des Francs;意为“法兰克人的王国”)是5世纪至9世纪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王国,其疆域与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疆域基本相同。法兰克王国
  • 1986年帕尔梅遇刺案阴谋论坐标:59°20′12″N 18°03′46″E / 59.3366°N 18.0628°E / 59.3366; 18.0628 (帕尔梅遇刺之地)帕尔梅遇刺案发生于1986年2月28日晚上11时21分,瑞典首相奥洛夫·帕尔梅看完
  • 小石城 (阿肯色州)小石城(英语:Little Rock)位于美国阿肯色州中部,是该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普拉斯基县的县府所在地,根据2005年估计有人口18万4564人。小石城和北小石城是包括六县的小石城-北小石
  • 包兰亭包兰亭(英语:Joseph W. Ballantine,1888年7月30日-1973年1月29日),生于印度,美国外交官。包兰亭1888年出生于在印度的一个传教士家庭。1909年自安默斯特学院毕业后成为外交官。1911
  • 潘捷列伊蒙·康德拉季耶维奇·波诺马连科潘捷列伊蒙·康德拉季耶维奇·波诺马连科(Пантелеймон Кондратьевич Пономаренко,1902年8月9日-1984年1月18日),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委员,任白俄
  • 灵秀 (道光进士)灵秀(满语:ᠯᡳᠩᠰᡳᠣ,穆麟德:,太清:,1794年5月17日-?年,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十九日-?年),原名凌秀,博尔济吉特氏,字子儁,号颖生。镶黄旗蒙古人,清朝政治人物。镶黄旗官学廪生,考取内阁中书。道
  • 藤原宇合藤原 宇合(ふじわら の うまかい)(持统天皇8年(694年) - 天平9年农8月5日 (737年9月3日))是奈良时代的公卿。初名马养。右大臣・藤原不比等的三男。藤原式家之祖。官位至正三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