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战争军票

✍ dations ◷ 2025-02-23 19:48:24 #已废止的日本货币,战前昭和时代占领地政策,太平洋战争,日本纸币,日占东南亚

大东亚战争军票(日语:大東亜戦争軍票〔大東亞戰爭軍票〕/だいとうあせんそうぐんぴょう  ?)是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在日军占领的东南亚地区发行的钞票的总称,由“南方开发金库(日语:南方開発金庫)”发行,属于日本军用手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侵略东南亚地区。日本军政当局开始在殖民地发行与当地货币名称相同的纸币,同时废除当地原有货币。所有货币都是南方开发金库(日语:南方開発金庫)以“大日本帝国政府”的名义发行,并以当地通用语言(英语或荷兰语)印制。这些军票的发行范围涵盖了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北婆罗洲、缅甸、荷属东印度以及部分太平洋岛屿。

1945年日本投降,导致多数旧日本殖民地的军票顿时形同废纸。在日本投降前,日本占领当局下令销毁所有库存纸币和相关银行记录。

1941年12月10日,日军登陆吕宋岛;1942年1月2日,马尼拉沦陷,日军随后废除当地旧有的比索,改为以日本政府名义发行的比索,包括面值为1、5、10、50分和1、5、10比索的货币,第二年发行了1、5、10比索的“兑换券”,1944年,发行100和500比索货币,1945年发行了1000比索的货币。这些钱币被菲律宾人称作“米老鼠比索(英语:Japanese government-issued Philippine peso)”,因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44年1月,菲律宾“米老鼠比索”的通胀率高达60%。反日报刊曾刊登了市场上的人们提的载货篮子塞满了“米老鼠比索”和各种票据的故事。1944年,一盒火柴就价值100“米老鼠比索”。1945年,一公斤番薯就要卖到1000“米老鼠”比索。

日军在当地发行的货币被当地人称为“香蕉票”,因其10元券印有香蕉树图案。香蕉票面值有1、5、10、50分和1、5、10、100、1000元。香蕉币为不具准备金的货币,起初与叻币等值,不过因为日本滥印香蕉币,导致了通货膨胀,变成1元叻币可以换到好几十元香蕉币。在现代,香蕉币时常被新马华人代称“不值钱的货币”或者指“某件东西不值钱”。

日军占领缅甸后,1942年,占领当局发行了1、5、10分以及¼、½、1、5、10卢比的纸币。日本扶持的巴莫政权上台后,又增加了100卢比的纸币。

1942年2月新加坡沦陷后,日军转而入侵荷属东印度。起初日占荷属东印度的纸币沿用过去的货币单位“gulden”(盾),面值有1、5、10分和1、5、10盾;后改为“Rupiah”(音译为“卢比”,但中文仍习惯翻译成“盾”),面值有½、1、5、10、100盾。日本投降后,日军发行的荷属东印度盾仍流通至1949年。该货币也是“大东亚战争军票”中唯一不是以英文而是以荷兰文印制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当局在其占据的英属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等地发行了以“先令”为单位的纸币,面值只有两种:½先令和1先令。该货币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日军为了侵略澳大利亚而发行的,但事实上日本当时并无入侵澳洲的计划。

相关

  • 失效率失效率(英语:Failure rate),也称故障率,是一个工程系统或零件失效的频率,单位通常会用每小时的失效次数,一般会用希腊字母λ表示,是可靠度工程中的重要参数。系统的失效率一般会随着
  • Altium公司Altium 有限公司(以前称为Protel )是一家位于澳大利亚的软件公司,为设计印刷电路板(PCB)的工程师提供基于PC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 。由 Nick Martin 于1985年在澳大利亚塔斯马
  • 江南大营江南大营是清朝为镇压太平天国集结起的最后两支直接听命于咸丰帝的野战军之一(另一支为科尔沁部僧格林沁野战骑兵)。全国各地质素较好的绿营官兵集结太平天国天京孝陵卫驻扎屏
  • 鳞状细胞上皮组织,简称上皮(英语:Epithelium),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被覆上皮是被覆于各结构界面处的上皮组织,由规则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在胚胎的发育
  • 奉化市奉化区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宁波市区南部,为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蒋经国故乡。秦灭楚国后,越地归入秦国疆域,秦王政于统一六国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22年设置了鄞
  • 伊兰羚羊伊兰羚羊(学名),又名巨羚、大羚羊,是东非及南部非洲大草原及平原的一种羚羊。伊兰羚羊与德氏大羚羊一同被认为是最大的羚羊种,不过它们其实更像牛。雌羊重300-600公斤,长200-280厘
  • 光柱光柱是一个由与水平面接近平行的冰晶体反射光创造的一种视觉现象。当光来自太阳(通常在低于地平线)的情况下,这种现象被称为日柱。它也可以来自月球或陆地,如街灯。光柱是地球大
  • 弗里茨·瓦尔特弗里德里希·“弗里茨”·瓦尔特(Friedrich "Fritz" Walter,1920年10月31日-2002年6月17日)生于凯泽斯劳滕,卒于恩肯巴赫-阿尔森博恩,是德国著名的前足球运动员,主要担任前腰,他是19
  • 泰斐英阿泰斐英阿(1728年3月3日(雍正六年正月二十三)-1756年7月29日(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初三)),满洲爱新觉罗氏。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后裔,已革顺承郡王锡保之孙,顺承恪郡王熙良长子,第十任顺承
  • 帝国议会 (德意志帝国)帝国议会(der Reichstag),是指1871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的下议院,帝国议会亦延续至魏玛共和国(1919-1933)及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时期。1871年4月17日的“德意志帝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