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角

✍ dations ◷ 2025-09-09 17:57:45 #地平坐标系统,太阳,自然地理学,地球科学

太阳高度角(英语:),也称太阳高度,是指某地的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所交的最小线面角,这是以太阳视盘面的几何中心和理想地平线所夹的角度。

太阳高度角可以使用下面的算式,经由计算得到很好的近似值:

此处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需用以下公式。h=90°-|φ-δ|

在夜间,太阳高度为负值,子夜时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称为太阳下中天。

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
上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最大时为太阳上中天,即是正午,午后太阳高度又逐渐缩小。

在一年当中,太阳的高度变化与地理纬度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以夏至正午时最高,但太阳不会出现在天顶;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则与反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包含赤道在内,太阳每年会有一天通过天顶,即太阳的赤纬和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那一天,也是一年当中太阳在正午高度最高的一天。

全球太阳高度为90度的点只有一个,称太阳直射点,其在昼半球的中心。

其他地点的太阳高度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等值分布。(前提是假设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极昼极夜现象是因为太阳高度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出现地点仅限南北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是指在南纬66.5°以南,和北纬66.5°以北地区出现的白昼或夜晚暂时消失的情况。出现极昼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运动,与太阳直射点同一半球的极点在双至日(即夏至或冬至)中的某一天,最小太阳高度不小于0°,全天不落日的现象。极夜现象则反之。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6月21或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纬23.5°,则北半球出现极昼,南半球出现极夜;相反冬至日(12月21或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纬23.5°,则南半球出现极昼,北半球出现极夜。

对于天文学考察来说,极夜现象具有极高的价值,发生极夜现象时,由于天空中并无太阳光的干扰,宇宙的天体运动变化得以展现,同时两极地区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相对高,云雾少,因此对于天文观测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相关

  • 钩虫钩虫症(ancylostomiasis)是一种由钩虫属寄生虫引起的病变。钩虫病又称为矿工贫血病,隧道病,砖瓦贫血症和埃及黄化病种等。视乎致病物种,不同物种所引起的病征及病况或有不同。 但
  • 还原性金属性或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一般地,元素位置在同一周期越靠
  • 黄色黄色是由波长介于565至590奈米的光线所形成的颜色,用色彩的三原色红、绿色光混合可产生黄光。亦为颜料的三原色之一。黄的互补色是蓝。但传统上画师以紫色作为黄的互补色。^
  • 奇异原子奇异原子通常是指与一般原子构成不同的原子,普通的原子是由电子e、质子p和中子n这三种长寿的粒子构成,但奇异原子却是以其他的粒子代替这三种稳定粒子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电磁
  • 横斑林鸮横斑林鸮(学名:Strix varia)是一种大型猫头鹰。横斑林鸮长44-46厘米,翼展101-115厘米。它们的面部淡色,眼睛周围有深色的环。喙呈黄色,眼睛褐色。它们是美国东部唯一拥有褐色的眼
  • 毛鼻水獭毛鼻水獭(学名:Lutra sumatrana,英语:Hairy-nosed Otter)也叫苏门答腊水獭,是一种分布在东南亚的水獭,栖息在淡水环境。该物种已经严重濒危,在1990年代,就被以为已经灭绝,但是后来又在
  • 卢埃林·罗克维尔卢埃林·罗克维尔(Llewellyn H. Rockwell, Jr., 1944年-),也常简称为卢·罗克维尔(Lew Rockwell),是美国的自由意志主义经济学家和政治评论员。他是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路德维希·冯·
  • 高雄火车站 (历史建筑)坐标:22°38′18″N 120°18′11″E / 22.6382766°N 120.3031023°E / 22.6382766; 120.3031023高雄车站帝冠式站体是一座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历史建筑,地址为三民区建国二路318
  • 英格兰饮食英格兰饮食(英语:English cuisine)是指英格兰的饮食文化。英格兰饮食有其独特的特征,并且在大英帝国时代受到北美、中国、印度等地进口食材的影响。英格兰具代表性的街头食品包
  • 200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莎莲娜·威廉姆斯是卫冕冠军,但是在半决赛败给比利时新秀贾斯汀·海宁。最终冠军为贾斯汀·海宁,决赛以6-0 6-4直落二盘击败同胞金·克莱斯特尔斯,夺得第一座法网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