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一面体
✍ dations ◷ 2025-04-26 00:57:07 #十一面体
在几何学中,十一面体(英语:Hendecahedron)是指具有十一个面的多面体。没有任何十一面体是正十一面体,也就是说找不到面由正多边形组成且每个面全等、每个角相等的十一面体。十一面体的英文是Hendecahedron,其命名方式为Hen-代表一,deca代表十,然后结合多面体字尾-hedron,就得到十一面体Hendecahedron。在所有凸十一面体中,包含镜射像共有440,564种拓朴结构明显差异的凸十一面体。拓朴结构有明显差异意味着两种多面体无法透过移动顶点位置、扭曲或伸缩来相互变换的多面体,例如五角锥柱和九角柱无论如何变形都无法互相变换,因此拓朴结构不同,但九角柱和九角锥台可以透过伸缩其中一个九边形面来彼此互换,因此三角柱和三角锥台在拓朴上并无明显差异。常见的十一面体有锥体和柱体、部分的詹森多面体和半正多面体,此处的半正多面体并非阿基米德立体,而是正九角柱。其他十一面体还有九角柱、十角锥、正五角锥反角柱的对偶、双对称十一面体等多面体,其中双对称十一面体可以密铺空间。在几何学中,截半三角柱是指经过截半变换后的三角柱,是一种十一面体,其侧面是正方形、底面是正三角形,另外还有6个等腰三角形面。截半三角柱可由三角柱将边的中点当作新的顶点,旧的顶点消失,来构造,换句话说,即是用三角柱由一条棱斩到另一条棱的中点(即斩去三角柱的顶点,但不是截角)而成。其具有D3h二面体群的对称性。在十一面体中,有3个是詹森多面体,它们分别为:正五角锥柱、二侧锥三角柱、侧锥六角柱。九角柱是一种底面为九边形的柱体,由11个面27条边和18个顶点组成。正九角柱代表每个面都是正多边形的九角柱,其每个顶点都是2个正方形和1个九边形的公共顶点,因此具有每个角等角的性质,可以归类为半正十一面体。十角锥是一种底面为十边形的锥体,其具有11个面、20条边和11个顶点,其对偶多面体是自己本身。正十角锥是一种底面为正十边形的十角锥。在化学中,将十八面体硼烷离子(2−)的氢全部去掉后,可以得到一个结构,它是十八面体,再将每个硼原子做垂直于重心到硼原子的面,可构造成新的多面体,即为十八面体硼烷结构的对偶多面体,也是十一面体之一。双对称十一面体(Bisymmetric Hendecahedron)是十一面体的一种多面体柏拉图和阿基米德立体,只有少数可以密铺于空间,也就是说堆砌在一起,不留空隙,以填补空间。Guy Inchbald描述了以个有趣的多面体,可以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利用11面体完成空间的密铺。曾有人提出一个十一面体,它的面数和顶点数是相同的,经过扭曲后,会得到不同的特性。最对称的自身对偶十一面体是双对称十一面体,它之所以会称为双对称是因为它有两个对称面。
相关
- 排泄排泄作用是指生物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作用,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必要过程。单细胞生物透过细胞表面排出废物。高级植物以叶面上的气孔排气。多细胞生物则有特别的排泄器官。其
- 投射机投射机(Ballista)或称扭力弩炮,是以绞绳的扭力(而非“弓身”的弹力)来发射物体的大型冷兵器炮,其弓身份二,各系一绞绳。此器与弩、床弩依靠弓身的弹力来发射物体的运作模式不同。投
- Ce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铈(化学式:Ce2O3),是稀土元素铈(Ⅲ)的氧化物,为白色固体,实际上是一个组成在CeO1.50~1.53的非整比化合物。难溶于水和碱,可溶于酸。它不如二氧化铈(CeO2)常见。由二氧化铈在
- 茉莉茉莉通常指木犀科素馨属植物茉莉花,以下植物亦称茉莉:
- 父系制度父系制度(Patrilineality),父系社会或男系社会的氏族制度,是按父系(男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制度。以男子为主导,男子娶妻子入家门。子女随父姓,并嫁出女儿,儿子继续娶妻。即男
- 太空载具航天器又名太空载具、航天器或航天器,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种飞行器。航天器与自然天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受控改变其运行轨道或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敦巴顿橡树会议(英语:Dumbarton Oaks Conference),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
- 南书房南书房(满语:ᠵᡠᠯᡝᡵᡤᡳ ᠪᡳᡨᡥᡝᡳ ᠪᠣᡠ,穆麟德:julergi bithei boo),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应召侍读之处。康熙帝
-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面行动轴心国 纳粹德国 意大利王国(至1943年) 匈牙利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至1944年) 保加里亚第三帝国(至1944年)同盟国 苏联 波兰(英语:Polish Armed Forces in the East) 南斯拉夫(自1
- 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陆军总司令部(德语:Oberkommando des Heeres,通称“OKH”)是1936年至1945年德意志国防军陆军部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在理论上受“国防军总司令部”的指挥。但实际上在1941年后,“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