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沙特列原理

✍ dations ◷ 2025-11-28 17:41:43 #勒沙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英语:Le Chatelier principle)或翻译为吕·查德里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抗衡该改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在某一个特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体系,假设这个条件改变,这个平衡就会朝减弱该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个原理只能用来定性判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不能首先判断平衡是否处于平衡态。改变平衡中任一物质的浓度会使得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该体系倾向于反抗外来因素对原始平衡的改变。反过来,反应速率及产率也会因为对外界因素系统的影响而改变。这可以用氢气和一氧化碳生成甲醇的平衡演示:假设我们增加体系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可以预见体系会向减少一氧化碳浓度的反应方向进行,以抗衡这一改变,即甲醇的量会增加以使得一氧化碳的量减少。如果增加体系中的一种物质,平衡体系会倾向于减少这种物质的反应。相反地,减少一种物质会使得体系去加强生成这种物质的反应。此观察结果可以用碰撞学说解释。随着一氧化碳浓度的提升,反应物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使得正反应速率增加,生成更多产物。即便是从热力学角度看难以产生的产物(反应平衡常数很小),如果该产物不断从体系中移去的话最终产物仍能获得。在判断温度对于平衡的影响时,应当把能量变化视为参加反应的物质之一。例如,如果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时,热量被视为反应物,置于方程式左边;反之,当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 + N2 + 3 H2 ⇌ 2 NH3 ΔH = −92kJ可以改写成 N2 + 3 H2 ⇌ 2 NH3 + 92KJ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温度降低,平衡将会右移,产生更多热量以减弱温度降低带来的影响,使氨气的产量增加。在实际应用,如哈伯法制氨的过程,即使高温会降低产率,温度仍被设定为较高值以保证反应的速率快速。对于这类放热并且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反应,一般都会取一个折衷的反应温度。在放热反应中,温度的增加会导致平衡常数K的值减小;反之,吸热反应的K值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压力同样仍是朝消除改变平衡因素的方向进行反应。以著名的哈伯法制氨反应为例:反应的左边和右边的系数和不一样,所以当平衡后增加压力,反应会朝向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较小的方向进行,减少气体的量,以削弱压力增加带来的影响。在此例中也就是朝向增加NH3的方向进行。反之如果平衡后降低压力,反应会朝向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较大的方向进行,以削弱压力减少带来的影响。故一部分NH3将会分解成N2和H2。 但是当气体反应物和气体生成物的系数和和相同时系统平衡则不受外界的压力改变而变。如一氧化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不论外部压力如何改变,将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注意:反应中的系数和均为气体的系数,固体(s)液体(l)不应算入系数和中,因为压强改变并不影响固液体浓度。】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上面提到的哈伯法制氨。降低温度可以提高产率,但是该反应活化能较高,高温下才能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如果给予高温,反应会向反应物(同时也是体积大的)方向移动。而想要使平衡移向产物(体积小),则需要增大压力。因此必须找到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与压力组合。一般会使反应在300巴和550℃下进行。另外,还会采取除去产物氨的方法来提高转化率。惰性气体的影响:如于 CO(g) + H2O(g) ⇌ CO2(g) + H2(g)在经济学方面,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森于1947年提出了经济学的勒夏特列原理,这里勒夏特列原理把经济平衡的条件放得更宽: 意指所有函数的未知数都是独立变数或辅助的约束条件— 意指仅仅不改变最初的平衡状态— 把反馈化约成参数改变。

相关

  • 自体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缩写为AID),亦作自身免疫问题,指人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了正常细胞。目前至少有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常见症状包
  • 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旧称:Penicillium marneffei )是篮状菌属中的一种。虽然大部分的篮状菌都不会引发人类的健康问题,但是马尔尼菲篮状菌却是致病的。在30℃
  • 危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玻尿酸玻尿酸(英语:Hyaluronan、Hyaluronic acid),又称透明质酸、玻璃糖醛酸、琉璃糖碳基酸,是一种是由双糖(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基本结构组成的糖胺聚糖。玻尿酸广泛存在于结缔
  • 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INN:Procainamide,发音: /proʊˈkeɪnəmaɪd/)是一种Ia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不整。普鲁卡因胺在1951年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制成功。 它在1950年6月2日被美国食品
  • 连接酶连接酶(英语:Ligase,或称连结酶和结合酶)是一种催化两种大型分子以一种新的化学键结合一起的酶,一般会涉及水解其中一个分子的团。一般连结酶催化以下的反应:或有时是:其中小阶的字
  • K他命氯胺酮(英语:Ketamine),俗称小姐、K仔、K粉、K他命、克他命、恺他命,在台湾,经常被称为裤子(相对于衣,衣代表的是Ecstasy 的第一个字母)、下面(相对于穿在上面的衣服),一种非鸦片系麻醉
  • Geneva日内瓦(法语:Genève,发音:;阿皮坦语:Genèva; 德语:Genf,发音 ;英语:Geneva,发音:)是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内瓦州首府。建在日内瓦湖流入罗讷河之处。今天,日内瓦在国际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
  • 再见列宁!《再见列宁!》(英语:Good bye, Lenin!)是2003年德国导演沃尔夫冈·贝盖尔所拍摄的黑色喜剧电影。本片是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描写在两德统一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的反应。这部影
  • 淡水镇淡水区,旧称沪尾 (闽南语:Hóo-bué/Hōo-bé),位于中华民国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侧,北邻三芝区,南邻台北市北投区,西滨台湾海峡,西南与八里区间以淡水河为界。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