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1世纪-58年),字叔虑,扶风茂陵人。东汉官员,官至大司农。耿国为官,为边疆事务多次出谋划策,深受光武帝刘秀器重,劝汉光武帝刘秀效法汉宣帝故事,接纳薁鞬日逐王比的降伏。父上谷太守、隃麋侯耿况,兄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也均为汉光武帝刘秀立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建武四年(28年),当时彭宠谋反,耿况为避嫌疑,派遣其子耿国入侍,耿国被光武帝刘秀所爱惜,被拜为黄门侍郎。耿国善于应对左右之事,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升迁为射声校尉。
建武七年(31年),射声校尉的官位被省去,于是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
建武十二年(36年),耿况病倒,光武帝多次去探望,又任命耿国的弟弟耿广、耿举为中郎将。当时耿弇、耿舒两人为列侯,耿国为射声校尉,耿广、耿举为郎,与耿霸兄弟六人侍疾在旁,全都佩青紫绶,付重职,当时被传为佳话。耿况当年去世,按次序耿国当嗣爵,但耿国上疏说耿况最爱少子耿霸,坚决辞让爵位,于是圣旨许可了此事。
耿国后历任顿丘、阳翟、上蔡令,所在之处的官民都称赞他。后受征召为五官中郎将。
当时乌桓、鲜卑屡侵犯汉朝边境境,耿国为边疆事宜出谋划策,获光武帝器重。建武二十四年(48年)春,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来到五原塞,向汉朝臣服称藩,表示愿意为汉朝防卫乌桓、鲜卑,当时公卿都认为天下刚刚平定,不可答应事,只有耿国建言效法汉宣帝故事。光武帝从其议,遂立其为南单于。从此乌桓、鲜卑远遁,中原得以少有战事。
建武二十七年(51年),代替冯勤为大司农。耿国又上言表示应当设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屯兵五原以防止士卒逃亡。后来汉显宗追思耿国的话,按照他的建议设置了度辽将军、左右校尉。
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卒官。
耿氏祖先在汉武帝时期,以吏二千石的身份,从巨鹿迁徙至扶风茂陵。
玄孙耿纪,阴谋对付曹操,被夷灭三族,家族中只有耿援之孙耿弘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