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

✍ dations ◷ 2025-04-04 11:56:03 #汉族
台湾汉人,或称台湾汉族,是指出生或居住在台湾本岛及澎湖群岛的汉人,由17-19世纪间、1945年-1949年间等两大批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移民构成。明末至清代零星由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州府、兴化府、广州府等地渡台移民后裔以及祖籍在福建、广东两省的闽南裔台湾人和客家裔台湾人等族群形成最早的一批。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仍不断有闽粤人来到大正、昭和年间日本治下的台湾谋生。而1945年-1949年的移民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其为台湾人口最多的族群,占台湾总人口的95%。现在的主要语言有闽南语、客家话、标准汉语等3种;台湾日治时期受官方同化政策的影响,日语也曾与台湾话、客家话并列为主要语言之一;二战后因戒严时代的语言政策所致,现今以标准汉语为通用语言。台湾汉族并没有简单、统一的规定,常见的标准包含:有移民背景(主要从中国大陆)、会过汉族传统节日。有时会使用反面的定义。 像是台湾汉族可以被定义为:不使用南岛民族(如阿美族、西拉雅族)的语言,也不过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台湾汉人依来源及来台时间分类,包括二战前已定居的台湾闽南人(含澎湖)、台湾客家人、不同族群融合者如福佬客,及二战后因国共战争迁徙来台的汉人,与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坵等地汉人,还有各地因排华而归国定居的华裔(海外华人),1990年代以后由港澳与中国大陆来台的汉人(以上均属“新住民”族群)。台湾汉人有两波主要的移民潮:来自十七至十九世纪的清朝,以及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的中国大陆(1949后至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1926年的普查统计中,3,116,400人籍贯为福建、586,300 人为广东。(以移民时清朝及明朝的区域划分福建省及广东省。)数据显示,以福建安溪人和广东惠州人的地理分布最为集中。族群间的冲突,被清朝称为“分类械斗”,造成的结果就是决定了族群的分布。多数冲突是漳州和泉州之间的漳泉械斗 ,以及闽南、广东(多为客家)间的闽粤械斗(闽客械斗)。台湾第一位进士郑用锡,写了篇〈劝和论〉,希望借此解决冲突。某些地区,因为某种语言的强势,导致人口较少的族群去适应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并失去了原本的语言。他们被称作“福佬客”或“客福佬”。台湾汉人大多来自二战前的福建和广东,二战后,汉族移民来自中国大陆的各个不同的省份(不限于闽粤)。除了与台湾汉族一样的闽南民系(包含潮州民系)和客家民系能很快融入二战前移居的台湾汉族外,其他汉族民系由于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思想、经历不同政权以及较先移民者晚几百年抵台,有时导致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在台湾,汉族最早接触到台湾原住民族,与周边政权有贸易互动。明末至清代亦经由教会、洋行与欧洲人交流,荷兰、墨西哥、西班牙等地铸造的钱币也出现在日常生活。台湾汉族分布在台湾岛各地及澎湖群岛,在台湾岛以西半部汉族人口最密集,东半部花莲县和台东县因较晚开发,汉人人口没有西半部的高。在澎湖群岛,全境分布汉族闽南族群,主要为泉州同安人。75 %亚洲人口最大似然估计树状图: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日本人(大和族,关东)日本人(大和族,关西)琉球人(琉球族)韩国人(朝鲜族)中国大陆汉人(北京)中国大陆汉人(上海)台湾闽南民系汉人台湾客家民系汉人新加坡汉人(闽南语使用者)中国大陆汉人(广东)赫蒙族、瑶族台湾汉人使用的语言包含汉语族的中华民国国语(现代标准汉语)、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福州语、莆仙语及其他汉语族语言,文字以台湾汉字为主并以注音符号和罗马字母(台罗)拼音。洪惟仁将台湾区分为七个语言区(不含金门、马祖),其中一个为南岛语区、五个汉语区、及一个混合区。汉族移民来到台湾后,与岛上其他的语言相互影响。例如,台湾闽南语中,一种土地面积的单位“甲”(0.9699英亩),是来自荷兰语“田地”一词“akker”(akker>阿甲>甲)。台湾汉人大多数信仰道教(包含台湾民间信仰)和佛教,有 11,796 间寺庙(78.4% 道教、19.6% 佛教),亦有信仰基督宗教。至清代结束前,台湾已拥有福建汉人一百四十多姓、广东汉人约一百姓,及少数其余省份的汉人各姓。闽粤移民当中的传统大姓往往出自众多村庄地点渡台汇聚而成,一些相对少见的姓氏,有时也具有多个来源。在传统的汉人社会中,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基于男性特异性的Y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台湾汉人析在大多数显示出高单体型多样性。孔庙是早期汉族移民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成分,著名的有台南孔庙、彰化孔庙和台北孔庙。二十世纪前由台湾汉人所著或与台湾相关的作品包括:东番记(陈第,1603)、裨海纪游(郁永河,1697)、台海使槎录(黄叔璥,1722)、台北道里记(姚莹,1821)、劝和论(郑用锡,1854)、台阳见闻录(唐赞衮,1891)、台游日记(蒋师辙,1892)。地图及地志类作品则有康熙台湾舆图(约1699-1704)、台湾府志(1685-1764)、诸罗县志(周锺瑄,1717)、海国闻见录(陈伦烱,1730)、噶玛兰厅志(1852)、台湾舆图并说(1880)等。

相关

  • 脱铁杆菌门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是一类通过专性或兼性厌氧代谢获得能量的细菌,可利用多种电子受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语源学语源学(英语:Etymology,希腊语:ετυμολογία),是一门研究字词来源的学科。英语的“Etymology”一词本身源于“希腊语:έτυμος”(真实)与“希腊语:λόγος”(字、理性或
  • 木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五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木部归于四划部首。木部通常是从上、下、左、中方均可为部字。当下为
  • 早石修早石修(日语:早石 修/はやいし おさむ Hayaishi Osamu,1920年1月8日-2015年12月17日),日本医学家、生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文化勋章、勲一等瑞宝章表彰。文化功劳者。
  • 封闭生态系统封闭生态系统(英语:Closed Ecological Systems,缩写:CES)是一种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生态系统。尽管地球本身无疑符合这个定义,但该术语主要用于描述相对小的人造生态系统。这种
  • 黄永刚Gustus L. Larson纪念奖 2003年 梅尔维尔奖章(英语:George W. Melville#Melville Medal) 2004年 工程科学学会青年学者奖 2006年
  • 撒克逊人撒克逊人(英语:Saxons,德语:Sachsen),日耳曼蛮族之一,早年分布在德国境内的下萨克森一带,公元5世纪入侵不列颠岛。中文史学界以“撒克逊人”指登陆不列颠岛的部分,也就是盎格鲁撒克逊
  • 虎猫虎猫(学名Leopardus pardalis),又名美洲豹猫,是产于南美、中美和墨西哥以及美国最南端、加勒比地区的野生猫科动物。体长可达100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10-15千克,是虎猫属中体型最大
  • 下淡水溪铁桥坐标:22°39′41.27″N 120°26′9.72″E / 22.6614639°N 120.4360333°E / 22.6614639; 120.4360333下淡水溪铁桥位于台湾铁路管理局屏东线九曲堂车站至六块厝车站间,桥面横
  • 美卡多阿根廷美卡多(Mercado Libre, Inc.;葡萄牙语中又称Mercado Livre),或译美客多、自由市场(西班牙语原名直译),是一家阿根廷网上商城,在美国上市。2016年,其拉丁美洲用户达到1.742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