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醛3-磷酸

✍ dations ◷ 2025-04-04 09:49:14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醛3-磷酸(英语: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缩写、GADP、GAP;或3-phosphoglyceraldehyde, PGAL)是生物体中的常见分子,是糖解作用的中间产物之一,以及卡尔文循环的糖类产物。这种分子拥有两个光学异构物,在自然界中以D-甘油醛3-磷酸(D-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占大多数。在糖解作用中,此分子是果糖-1,6-双磷酸在醛缩酶(aldolase)的催化下裂解产生;之后甘油醛3-磷酸会经由甘油醛-3-磷酸去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催化产生1,3-双磷酸甘油酸。在果糖-1,6-双磷酸裂解的过程中其实还有另一个产物,称为二羟丙酮磷酸(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这种分子本身无法参与糖解作用,但是能够经由三碳糖磷酸异构酶(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的催化,生成甘油醛-3-磷酸。两者之间的变换是可逆反应,当两个分子浓度达到平衡时,其中将会有96%是二羟基丙酮磷酸。甘油醛-3-磷酸也是糖解作用的筹备期(preparatory phase)与收益期(payoff phase)的分界,在甘油醛-3-磷酸之前的一系列反应中,每一分子的葡萄糖需要消耗2个ATP,之后则会得到4个ATP。除了在糖解作用中产生之外,果糖-1-磷酸(Fructose 1-phosphate)也可经由果糖-1-磷酸醛缩酶(Fructose 1-phosphate aldolase)的催化分成二羟丙酮磷酸与甘油醛(Glyceraldehyde),而这两个分子又可以分别在其他酵素的催化下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人类微生物群系人类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又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对生物体无害的一类细菌。它们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虽然
  • 宪法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万叶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侏罗纪侏罗纪(Jurassic,符号J)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2亿零13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0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
  • 材料材料是人类可以利用制作有用构件、器件或物品的物质。材料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比如石器的广泛使用是“石器时代”,相似的还有“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等。材料和资讯
  • 罗兰弗兰克·舍伍德·罗兰(英语:Frank Sherwood Rowland,1927年6月28日-2012年3月10日),美国化学家,因“他们对大气化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臭氧的形成与分解”,与马里奥·莫利纳、保罗·克
  • 末日论末世论或末日论(英语:Eschatology)是研究历史终结及其相关方面的哲学或者神学理论,神学上的末世论一般关心人类社会的终结以及如何终结等问题,而哲学上的末世论则可能着眼于人类
  • 帝王世纪《帝王世纪》,西晋皇甫谧所撰,原书已轶,现存十卷为后世辑本。记述自三皇至汉魏历代帝王世系、年谱及其事迹的史学专著。此书为司马迁《史记》后,第二部系统记述历代帝王世系的史
  • 智能微尘智能微尘(英语:Smartdust)是一个新的工程概念,目的是让拥有智能的无线传感器缩小成如同约沙粒或尘埃的大小,检测如温度,振动等。每个智能微尘可以是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
  • 墨西哥湾流墨西哥湾流,简称湾流(英语:Gulf stream),是大西洋上重要的洋流,以及全球最大的洋流。起源于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沿着美国的东部海域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向北,最后跨越北大西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