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醛3-磷酸

✍ dations ◷ 2025-04-25 06:54:59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醛3-磷酸(英语: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缩写、GADP、GAP;或3-phosphoglyceraldehyde, PGAL)是生物体中的常见分子,是糖解作用的中间产物之一,以及卡尔文循环的糖类产物。这种分子拥有两个光学异构物,在自然界中以D-甘油醛3-磷酸(D-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占大多数。在糖解作用中,此分子是果糖-1,6-双磷酸在醛缩酶(aldolase)的催化下裂解产生;之后甘油醛3-磷酸会经由甘油醛-3-磷酸去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催化产生1,3-双磷酸甘油酸。在果糖-1,6-双磷酸裂解的过程中其实还有另一个产物,称为二羟丙酮磷酸(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这种分子本身无法参与糖解作用,但是能够经由三碳糖磷酸异构酶(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的催化,生成甘油醛-3-磷酸。两者之间的变换是可逆反应,当两个分子浓度达到平衡时,其中将会有96%是二羟基丙酮磷酸。甘油醛-3-磷酸也是糖解作用的筹备期(preparatory phase)与收益期(payoff phase)的分界,在甘油醛-3-磷酸之前的一系列反应中,每一分子的葡萄糖需要消耗2个ATP,之后则会得到4个ATP。除了在糖解作用中产生之外,果糖-1-磷酸(Fructose 1-phosphate)也可经由果糖-1-磷酸醛缩酶(Fructose 1-phosphate aldolase)的催化分成二羟丙酮磷酸与甘油醛(Glyceraldehyde),而这两个分子又可以分别在其他酵素的催化下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乡药集成方《乡药集成方》是朝鲜医家卢重礼、俞孝通、朴允德等奉世宗之命,于1431-1443年间编撰的一部医书。该书以1399年朝鲜医家李希善所编撰的《乡药济生集成方》为蓝本,借鉴267部中国
  • 2013年中国东北雾霾事件2013年中国东北雾霾事件是指起始于2013年10月20日,也就是哈尔滨市的年度冬季燃煤取暖系统开启的第二天,以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为中心,和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在内的地区发生
  • 哈夫病哈夫病(Haff disease),亦称Haff病, 是一种可能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引起骨骼肌肿大并破损,并会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疾病。一般发病于24小时内进食过鱼的人群中。该病于1924年在波罗
  • 脊索脊索(英语:notochord),是条不仅长而韧的而且在背部中起支持体轴作用的棒状结构,是脊柱的前身。脊索具有弹性,能弯曲,不分节;位于消化道背面和背神经管腹面之间,来源于脊索动物的胚胎
  •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法语: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缩写为TAAF)简称法属南部领地,是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地。它包含以下地区: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无常住居民,人口
  • 诱导偶极在非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不存在偶极,但在外电场: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电场的影响下,非极性分子变成具有一定偶极的极性分子。这种在外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的偶极称为诱导偶极
  • 选帝侯选帝侯(德语:Kurfürst,复数为Kurfürsten',"kur"意为“选择”,"Fürst"意为“诸侯”),意指七个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包括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
  • 冈山车站冈山车站(台语发音:Kong-san Chhia-thâu),位于高雄市冈山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的铁路车站。除了台铁之外,本站也是规划中的高雄捷运冈山路竹延伸线沿线计划中车站之一。未
  • 228和平纪念公园二二八和平公园,原名为台北公园,后改称台北新公园,是一座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公园,北起襄阳路、南至凯达格兰大道、西为怀宁街、东为公园路,占地71,520平方米,邻近总统府、外交
  • 澳大利亚文化澳洲文化在欧洲移民进入澳洲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文化逐渐消失,要说出原来的澳洲文化,只有靠人们的想象和猜测。现在澳洲的文化主要是欧洲文化的延续和变化,后来又受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