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病毒科

✍ dations ◷ 2025-07-05 16:30:54 #细小病毒科

细小病毒科(英语:Parvoviridae),又称“小DNA病毒科”,是最小且最简单的DNA病毒,少部分此科的病毒有环境耐受性。在1960年代被发现会感染哺乳动物,可分成两类,一类可自己进行复制,另一类则要依赖其他种类的病毒才能进行复制。1980年代始发现会感染人类的细小病毒。

细小病毒不具外套膜(non-enveloped)的二十面体,蛋白外鞘由60个次蛋白衣构成,外鞘能帮助病毒在酸性中的稳定性,病毒直径仅约18 nm~22 nm,遗传物质为单股直线形的DNA,大小约5kb。

人类细小病毒B19 (Human parvovirus B19,HPV B19,简称B19),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的细小病毒,是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Erythema infection, EI)的病因。它并且也被认为和其它疾病包括关节炎有关。Parvovirus RA-1 起初被认为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但现在已被推翻。

相关

  • 报酬报酬(英语术语:remuneration,英语俗称:employment compensation),(工资和实物工资的合成),泛指雇员作出有偿劳动而获得的回报,包括工资及其他项目(例如津贴、保险、退休金),以及非现金的
  • 胸腺细胞胸腺细胞(Thymocyte)是位于胸腺皮质中的细胞。胸腺细胞主要为处于不同分化状态的成熟T细胞,其与胸腺基质细胞(thymic stromal cell,TSC)组成了胸腺微环境。 其主要位于皮质上皮细
  • 正丙硫醇正丙硫醇,学名为1-丙硫醇,是一种硫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3H7SH。其结构为正丙醇的氧被替换成硫。正丙硫醇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具又臭鼬鼠味。正丙硫醇难溶于水,易溶于醇
  • 肾脏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肾脏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枝,主要处理的
  • 中庭中庭,是四周由建筑物围绕而成的空地。中庭可能是广场、花园、球场或四合院中间的空地。在建筑中,中庭是指一块开阔的空间,通常有几层楼高并开有窗户,在办公楼中中庭通常紧邻主入
  • 西波拉西波拉国家森林(英语:Cibola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31年12月3日建立,位处新墨西哥州,占地面积1,633,783英亩(6,611.69平方千米),最近的城市为阿尔伯克基。森林的名
  • 虱目鱼虱目鱼(学名:Chanos chanos)是东南亚一带的重要鱼获物,温水性鱼类,分布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海域。其他俗名有海草鱼、安平鱼、国姓鱼、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鱼、状元鱼、牛奶鱼(英
  • 露体癖露体癖(英语:exhibitionism)或阴部显露欲是指偏好在公共或半公共场合对不知情者曝露身体中通常不会暴露的部分的行为,例如暴露乳房、臀部或阴茎。这种行为的动机可能是自身欲望
  • 欧洲美元欧洲美元(英文:Eurodollar),是指储蓄在美国境外的银行,不受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监管之美元。因此,这些 美元比美国境内的美元受到更少的管制,有很强的灵活性。这样的美元最早出现在欧
  • 孔尚任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2月14日),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一号云亭山人,山东曲阜县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历官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员外郎,清朝戏曲作家,著有《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