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袜

✍ dations ◷ 2025-09-03 01:40:25 #裤袜
连裤袜又称袜裤、紧身袜或丝袜裤,是紧包从腰部到脚部躯体的服装,目前多数连裤袜乃设计供为女性所穿着,部分为男性穿着。同长袜一样,质料很多,有棉质、尼龙、羊毛混纺等。连裤袜出现在1960年代并成为长袜的另一种可选下身服装形式。设计供女性穿着的连裤袜一般有被定位成用以展现女性双脚线条秀丽感,这是设计供男性穿着的连裤袜所一般没有的。“连裤袜”名词出现在美国,意为短裤与长袜的组合(pantyhose=panty + hose),通常里面不再穿其他内衣。在英国它被称作“紧身袜”(tights),无论薄厚。在美国,tights也被用作表示厚而不透明的连裤袜相似衣物,通常为女性、舞者和运动员所穿着。穿着连裤袜有很多理由,比如:连裤袜是当今世界办公室中的一道标准装束,在那里它们被视作一种专业的女性服装形式。虽然现今少女间流行直接裸露双腿,在需要穿着正装的公务场合,为求端庄,减少皮肤外露,袜子仍然是需要的。一些穿制服的学校经常要求穿着指定的袜子(有些是连裤袜或紧身袜)作为校服的一部分。女童在较凉的天气亦常会穿着以棉、羊毛、尼龙或棉毛混纺的连裤袜作保暖之用。1990年代起,连裤袜一度从时尚界消失,近年来又重新流行,特别是比较厚的黑色连裤袜。连裤袜有很多种风格,一般以丹尼尔(Denier)来标注厚度,也引申表示连裤袜的不透明度。在国际单位制中,丹尼尔一般以特克斯(Tex)取代。从1(极薄,近乎全透明,在市场上非常罕见)到20(标准厚度),再到30(半透明),甚至上及40、80、120 (不透明)。连裤袜以多种颜色和纹理(面料)被销售,在商业场合,纹理常为适中,阴影常为棕灰色、灰色和黑色,休闲活动所穿的流行款式则穿着更多颜色和纹理。由尼龙或莱卡制作的连裤袜保持着原有的弹力、塑形的属性。但尼龙这种材料比较容易破碎,刮蹭在锐利物体上而破碎的情况十分常见。而棉质和棉毛混纺的连裤袜则较具保暖功效。时下流行的连裤袜有一种标准的制作构造。最上部(腰部)弹力很强。覆盖臀部的部分要比腿部厚(一些舞蹈用连裤袜除外)。裆底也是用较强的材料,通常为棉制作,以令阴部保持通爽。腿部和脚部,一直到脚趾都用最薄的织法制作,在脚趾处结厚加以修补。连裤袜在当代一般被视为女士服饰。不过,包裹腿部的长袜也曾经是男士的流行服装(16世纪-18世纪的西方人)。男士连裤袜由Scot, L. Maddox所发明。当时的女士在公众场合遮盖住腿。然而传统被倒转,男性穿长裤而女性露出腿。在20世纪,连裤袜被女性巨量地采购。然而,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男士连裤袜,它们以保暖见长,改善血液循环,同时也提高观感和舒适度。台湾

相关

  • 70亿人口日70亿人口日,即2011年10月31日,这一天世界人口近似达到70亿人,这是由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UNFPA)正式指定的日子。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位于纽约的联
  • 四角号码四角号码,汉语词典常用检字方法之一,也常见于图书馆编制馆藏索书号中作者号的方式之一;四角号码检字法把笔划分为十类,用最多五个数字来对汉字排序。四角号码检字法由王云五发明
  • 相态列表相态列表是关于各种常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和不常见的相态(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的列表,列表是根据能量密度由低到高排列。相态是指物质出现不同的相,也
  • 国际化与本地化在信息技术领域,国际化与本地化(英文: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是指修改软件使之能适应目标市场的语言、地区差异以及技术需要。国际化是指在设计软件,将软件与特
  • Pain镇痛药(Analgesic)是指能缓解痛的一类药物。该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an"(意即“没有”)和"algos"(意即“痛”)。镇痛药通过不同的机理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
  • 良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简称BPPV)为一种内耳诱发的疾病,患者会有重复性短暂眩晕的症状,头部移动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连就寝翻身时都会有晕
  • 弗雷德里克三世弗雷德里克三世(丹麦语:Frederik 3.,1609年3月18日-1670年2月9日)是丹麦及挪威国王,在丹麦实行君主专制。他在位期间与瑞典交战失利,被迫签订《罗斯基勒条约》,把丹麦的斯科讷、布莱
  • A型链球菌感染A组链球菌感染(英语:Group A streptococcal infection),或称A型链球菌感染、A群链球菌感染、A族链球菌感染等,是一种A组链球菌(英语:Group A streptococcus,缩写为GAS)引起的感染。依
  • 日本旧石器时代日本旧石器时代,从人类开始移居日本列岛开始,到大约一万六千年前结束。这段时期亦被称为无土器时代或先土器时代。青森县外滨町大平山元遗址(日语:大平山元I遺跡)出土的土器上附
  • 邓氏鱼邓氏鱼(Dunkleosteus),旧称恐鱼,是一种晚泥盆纪(距今约3.82亿至3.59亿年前)的盾皮鱼,其中最大种类D. terrelli体长可达6米(19.7英尺)重量则可达1吨,被视为当时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