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架

✍ dations ◷ 2025-04-04 04:50:05 #冰架
冰架(英语:ice shelf),又称冰棚,是陆地上的冰河或冰原流入海中,浮在海上的大片水冰。只有南极洲、加拿大、俄罗斯和格陵兰的部分海岸存在冰架。当今冰架的厚度可达100至1000米。全世界最大的冰架是南极洲的罗斯冰架和菲尔希纳-龙尼冰架。因冰的密度比水小,冰架在海面上的部分只会有全部的九分之一。冰架与陆上冰河的分界线称作接地线(grounding line),当接地线往内陆退缩,表示更多的冰进入海中,海面会因此上升。冰架会因为上游冰河的重量而向外海推进 。冰架前缘也会不时崩落成为冰山。过去认为冰架质量损失的主要机制来自冰架前缘的崩解。在较大的崩解事件之间,冰架通常可以持续向前推进数十年。然而2013年有新的研究发现,南极冰架海面下的融化才是冰架质量损失的主因。另外,冰架表面上的积雪,以及冰重新累积在冰架的下方,对于冰架的质量平衡也是重要的。。冰架与海冰不同,海冰直接在海上形成,较薄(厚度通常小于3米),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和南极洲陆地周围的南冰洋。沃斯托克湖等冰下湖(英语:Subglacial lake)上方的冰层则称作“捕获冰架”(captured ice shelf)。马图谢维奇冰架位于北地群岛,约北纬79度,由十月革命岛上最大的几个冰帽组成;南端是卡尔平斯基冰帽,北端是鲁萨诺夫冰帽,总面积222平方公里。所有加拿大的冰架都连接着埃尔斯米尔岛,约在北纬82度。仍然存在的冰架是阿尔弗雷德·恩斯特冰架(英语:Alfred Ernest Ice Shelf)、米尔恩冰架(英语:Milne Ice Shelf)、沃德·亨特冰架(英语:Ward Hunt Ice Shelf)和史密斯冰架。麦克林托克冰架(英语:M'Clintock Ice Shelf)于1963年至1966年崩解; 艾尔斯冰架(英语:Ayles Ice Shelf)于2005年崩解; 马卡姆冰架(英语:Markham Ice Shelf)于2008年崩解。南极洲海岸有74%都连接着冰架。冰架总面积超过155万平方公里。主要冰架包括:在这几十年,冰架的体积一直在减小。它们融化、断裂,甚至整个消失不见。

相关

  • 50S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难产难产(Obstructed labour)是指分娩时,子宫虽然正常收缩,但却因物理因素无法顺利产出胎儿的情形。难产诱发的并发症除了因胎儿缺氧造成致命性的周产期窒息(英语:Perinatal asphyxia),
  • 波摩莱波莫里埃(保加利亚语:Поморие,拉丁文字转写:Pomorie,旧称在希腊语中是Αγχίαλος、Anchialos;拉丁语中是Anchialus;保加尔语中是Tuthom;保加利亚语中是Анхиало;
  • 逆向获益法则逆向获益法则(inverse benefit law)是一种理论,是指新药品营销(英语:Pharmaceutical marketing)的更好,对病人可能越不好。更准确的说法是,新的药品对病人的获益相对其伤害的比例,会
  • 水母水母(Jellyfish,又名白鲊、.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
  • 汪承灏汪承灏(1938年1月10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上呼吸道狭窄症候群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英语:upper airway resistance syndrome、UAR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UARS的特征是睡眠受到上呼吸道逐渐变窄的影响。UARS的症状、诊断、治疗方法等面向都
  • 咖啡加工咖啡加工(Coffee Production)是一种将咖啡树的咖啡果转换为生咖啡豆商品的工业过程。过程中将咖啡果的果实或果肉去除,留下种子或豆子,并将之烘干。不同的加工方式会影响咖啡在
  • 牛蒡属约10种,详见内文牛蒡属(学名:Arctium),是菊科下的一个属,全球约有10种,分布欧亚温带地区,中国国内约有2种,均供药用。本属的模式种为牛蒡(Arctium lappa)。牛蒡属中包含多年生或二年生
  • span style=color:white;国府时期/span本文介绍的是中华民国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历任内阁:以下列出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政府的历任内阁。-'-南京政府(临)唐绍仪(第1次)陆徵祥(第1次)赵秉钧段祺瑞(临)熊希龄孙宝琦(临)徐世昌(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