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冰架
✍ dations ◷ 2025-08-13 02:59:04 #冰架
冰架(英语:ice shelf),又称冰棚,是陆地上的冰河或冰原流入海中,浮在海上的大片水冰。只有南极洲、加拿大、俄罗斯和格陵兰的部分海岸存在冰架。当今冰架的厚度可达100至1000米。全世界最大的冰架是南极洲的罗斯冰架和菲尔希纳-龙尼冰架。因冰的密度比水小,冰架在海面上的部分只会有全部的九分之一。冰架与陆上冰河的分界线称作接地线(grounding line),当接地线往内陆退缩,表示更多的冰进入海中,海面会因此上升。冰架会因为上游冰河的重量而向外海推进 。冰架前缘也会不时崩落成为冰山。过去认为冰架质量损失的主要机制来自冰架前缘的崩解。在较大的崩解事件之间,冰架通常可以持续向前推进数十年。然而2013年有新的研究发现,南极冰架海面下的融化才是冰架质量损失的主因。另外,冰架表面上的积雪,以及冰重新累积在冰架的下方,对于冰架的质量平衡也是重要的。。冰架与海冰不同,海冰直接在海上形成,较薄(厚度通常小于3米),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和南极洲陆地周围的南冰洋。沃斯托克湖等冰下湖(英语:Subglacial lake)上方的冰层则称作“捕获冰架”(captured ice shelf)。马图谢维奇冰架位于北地群岛,约北纬79度,由十月革命岛上最大的几个冰帽组成;南端是卡尔平斯基冰帽,北端是鲁萨诺夫冰帽,总面积222平方公里。所有加拿大的冰架都连接着埃尔斯米尔岛,约在北纬82度。仍然存在的冰架是阿尔弗雷德·恩斯特冰架(英语:Alfred Ernest Ice Shelf)、米尔恩冰架(英语:Milne Ice Shelf)、沃德·亨特冰架(英语:Ward Hunt Ice Shelf)和史密斯冰架。麦克林托克冰架(英语:M'Clintock Ice Shelf)于1963年至1966年崩解; 艾尔斯冰架(英语:Ayles Ice Shelf)于2005年崩解; 马卡姆冰架(英语:Markham Ice Shelf)于2008年崩解。南极洲海岸有74%都连接着冰架。冰架总面积超过155万平方公里。主要冰架包括:在这几十年,冰架的体积一直在减小。它们融化、断裂,甚至整个消失不见。
相关
- 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英语: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儿麻痹症(中文名称译自日语“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译急性灰白髓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
- MCHC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是测量定量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它是血常规检测中的一项。 该指标的成年人正常范围大约在320-
- 卵囊黄素囊肿卵囊黄素囊肿(英语:Theca lutein cyst),是一种妇科疾病,双侧卵巢有功能性囊肿,充满了清晰的淡黄色液体。此类肿块至少直径有三厘米。这些囊肿起源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到一
- 杰米·加文斯基詹姆斯·沃纳·加文斯基(英语:James Werner "Jamie" Zawinski,1968年11月3日-),又名jwz,是一位美国黑客,知名于贡献自由软件项目Mozilla、XEmacs,以及早期版本的Netscape Navigator网
- 神经多样性神经多样性(英语:Neurodiversity)是一个公民社会运动(英语:Civil_society_campaign),旨在呼吁把各种所谓神经功能障碍(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理解为人类基因组正常范围内的变化
- 差分方程在数学上,递推关系(recurrence relation),也就是差分方程(difference equation),是一种递推地定义一个序列的方程:序列的每一项目是定义为前一项的函数。像户口调查映射(logistic map
- 军旗军旗,代表一支军队的旗帜。一些国家的军旗和国旗是一样的,一些国家不同的军种有各自的军旗。正黄旗正红旗正蓝旗正白旗镶黄旗镶红旗镶蓝旗镶白旗提督旗(1874-1890)诸将旗(1874-18
- 十二羟基环己烷十二羟基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OH)12。它是一种以环己烷为骨架,外加六重偕二元醇的分子,它更可被视为环己六酮的六重水合物。
- 北上广北上广,是2000年代末期开始在中国媒体和网络上出现的名词,为了方便,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第一个汉字连在一起使用。其较正式的说法应为“京沪穗”,是中国
- 胍基乙酸胍基乙酸 (英语:Glycocyamine)是一种甘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其氨基被胍基取代。胍基乙酸是肌酸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如下图)。 但这一反应会造成高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导致一些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