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之母

✍ dations ◷ 2025-10-22 12:29:30 #玛利亚的称号,汉语基督教术语,东正教神学,天主教神学术语,基督教神学争议

诞神女,天主教称天主之母(古希腊语:Θεοτόκος,Theotókos,/ˌθiəˈtɒkəs/,叙利亚文: ܝܳܠܕܰܬ ܐܰܠܳܗܳܐ‬,Yoldath Alloho,拉丁语:Deipara、Dei genetrix、Mater Dei,英语:Mother of God,教会斯拉夫语:Богородице),又译为上帝之母、神之母,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的称号之一,相当于东方亚述教会所称的我们的上帝和救主基督之母(英语:Mother of Christ our God and Saviour,或汉译为我们的天主、救主基督之母)或基督之母( Mother of Christ)。在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与天主教会中,都使用这个称号来称呼马利亚。

字面上的翻译,Theotókos可直译为生神者(英语:God-bearer,Birth-Giver of God,the one who gives birth to God)或汉译为诞神女,天主教会译为“圣母”或“天主之母”。这个称号在古代叙利亚教会中极为重视,在以弗所公会议中决议给予马利亚这个称号。

古希腊语:Θεοτόκος(Theotokos)是由两个希腊语单字组成的词,其中希腊语:Θεός是神、上帝的意思,而希腊语:τόκος是怀孕、生子的意思,相当于拉丁语:Deipara、Dei genetrix。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那位生下神的人”(the one who gives birth to the one who is God)。

在英语世界中,Theotokos通常被译为Mother of God ,但就字面意义而言,这是一个不精确的翻译。英语:Mother of God对应于拉丁语:Mater Dei,相当于希腊文单字Μήτηρ του Θεού (Mētēr tou Theou),或古希腊语:Θεομήτωρ(Theomētor,另一个拼法为Θεομήτηρ,Theomētēr),这两个单字都是“神的母亲”之意。它通常被缩写为MP ΘΥ,作为马利亚的象征符号。在中世纪时,拉丁语:Deipara与Mater Dei被视为同义,随后被传译为英文Mother of God。利玛窦和徐光启则将天主教传统中的拉丁文Mater Dei汉译为“天主圣母”,有时也以圣母代替Regina(Queen;“后”,天上母后)等其他玛利亚的称号。

但不管是Theotokos 或 Mētēr tou Theou,在古希腊文基督教文献中,都是使用于马利亚怀孕与生下耶稣的时候。在三位一体教义中,耶稣与天父为一体,在某些基督教派别中,认为耶稣就是天主,马利亚为耶稣之母,因此也可称为天主之母。在西方基督教的应用中逐渐被不特指生育耶稣事件,而强调圣母子间恒久特殊关系,因此圣母(天主之母、神之母、基督之母)成为较为通用的译名。

但这些观点引起在神学上的争议,因为这不代表马利亚生下上帝(神,天父,天主),更精确的说,马利亚生下的是神的化身、肉身(Incarnation),也就是圣子耶稣。因此,也有人主张,应译为“神的化身之母”或“神的肉体之母”(Mother of God Incarnate)。也有如聂斯脱里等人,认为生神女(Theotokos)这个称号太容易使人混淆,主张以基督之母(古希腊语:Χριστοτόκος,Christotokos)的称号来加以取代。东方亚述教会将这个称呼变为“我们天主救主基督之母”(Mother of Christ, our God and Saviour)。天主之母其实为“天主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之母”的缩写。

1994年11月11日,罗马天主教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东方亚述教会大公牧首玛·丁克哈四世签署了《共同声明》,支持两项东方亚述教会惯用的称呼,“基督之母”或是“我们天主救主基督之母”,将东方教会与西方天主教会的称呼传统合一。

俄利根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以“诞神女”(Theotokos)来称呼马利亚的人,但是这个说法根据的文献可靠性有所争议,无法确认。

在早期教父中,使用“诞神女”(Theotokos)来称呼马利亚的有亚他那修、圣额我略·纳齐安、金口若望、希波的奥古斯丁等人。

相关

  • 幻觉幻觉(英语:Hallucination)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生动的知觉。相对的,错觉则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反应错误的认知。幻觉是知觉障碍
  • 杨国桢杨国桢(1938年3月14日-),生于湖南湘潭,籍贯江苏无锡,中国光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系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
  • 牛顿流体牛顿流体(英语:Newtonian fluid)指应力与应变率成正比的流体。此比例系数为流体的黏度。牛顿流体特性的基本方程为:其中这意味着不论流体所受的力如何,流体都能继续流动,例如,水就
  • 水熊虫缓步动物门(学名:Tardigrata)是俗称水熊虫的一类小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有记录的大约有750余种,其中许多种
  • 苏联国庆日苏维埃俄国(俄语:Советская Россия),简称苏俄(CP),一般指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前的俄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
  • span class=nowrapNi(NOsub3/sub)sub2/sub/span硝酸镍是镍的硝酸盐,化学式为Ni(NO3)2,以六水合物Ni(NO3)2·6H2O最为常见。硝酸镍是一种绿色单斜结晶,有吸潮性,在潮湿空气中迅速潮解,在干燥空气中稍微风化。易溶于水、氨水、液
  • 王鹏运王鹏运(1840年代-1904年),字佑遐,一字幼霞,自号半塘老人,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玄祖父王云飞迁至广西临桂,父王必达以临桂为籍。鹏运早年嗜金石,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同治十三
  • 玳瑁玳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属于海龟科的一种海龟,是玳瑁属下唯一一种,又名瑇瑁、蝳蝐、瑇玳、文甲、鹰嘴海龟、十三鲮龟、十三鳞、十三棱龟、明玳瑁、千年龟,简称玳,分为
  • 运河博物馆坐标:22°59′54″N 120°09′50″E / 22.998405°N 120.163913°E / 22.998405; 120.163913运河博物馆位于台南市安平区、台南运河畔。2003年5月13日公告为市定古迹。该建筑
  • 惊爆新闻线《惊爆新闻线》(英语:news line)是中华民国(台湾)电视的新闻谈话性节目,三立新闻台(台湾时间)每周六至周日,21:00-23:00播出。2017年5月13日片头更新。现任主持人为吕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