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症

✍ dations ◷ 2025-02-23 14:18:01 #缺牙症
缺牙症 (hypodontia)代表病患缺少一定数量的牙齿,特指缺牙数在六颗以内的情形〈不包含智齿〉。在乳牙期阶段,上颚的患病率较下颚高,且多为侧门牙缺乏。另外,缺牙数超过六颗〈不包含智齿〉的情形称作少牙症 (oligodontia);全口缺牙〈乳齿或恒齿〉则称作无齿症 (anodontia)。反之,牙齿数目超出正常数量者称为多牙症 (hyperdontia)。以白种人而言,最常发生缺失的牙齿依序是智齿 (25-35%),上排侧门牙 (2%)及下排第二小臼齿 (3%),或是上排第二小臼齿 (男女比 = 1:4)。乳齿缺失的患者有 30-50%的几率在未来亦缺少恒齿。缺牙症的原因至今未明,但一般相信是基因影响了牙齿发育。案例则显示高龄孕母、出生体重不足、多胞胎及胚胎期风疹感染有较高的患病倾向。 根据假说,缺牙与神经分布有着正向关联,脑干病变也与缺牙有所关联。缺牙症与家族遗传关系密切,外胚层发育障碍或是唐氏症候群都是可能的原因。唇颚裂患者也经常同时患有缺牙症。除了家族遗传,激素分秘、环境因子及病原体感染亦是缺牙症的可能肇因。激素因子包含自发性副甲状腺素低下症、及假性副甲状腺素低下症;可能为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致内分泌病症候群,candida endocrinopathy syndrome〉所导致。环境因子包含接触多氯联苯〈如戴奥辛与类戴奥辛物质〉、辐射、抗癌化学疗法、过敏原、及药物治疗后的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病原体感染包含风疹及念珠菌。

相关

  • 病毒概论一:双链DNA病毒 二:单链DNA病毒 三:双链RNA病毒 四:正义单链RNA病毒 五:反义单链RNA病毒 六:逆转录病毒 七:DNA逆转录病毒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
  • Z00-Z99ICD-10 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的第二十一个分类分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分
  •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内皮细胞层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界面。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
  • Anova方差分析或变方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为数据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模型,主要为探讨连续型(Continuous)资料型态之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与类别型资料型态之自变量(Ind
  • 伊拉克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通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西亚—中东地区的共和国。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
  •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希腊语:´Αρχιμήδης;前287年-前212年),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天文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锡拉库扎,据说他在亚历山大求学时期,发明了阿
  • 皮肤系统外皮系统包覆在生物体的表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分界,并且保护生物体免受外来物的侵犯。以单细胞生物而言,外皮即是细胞膜及黏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然而,细菌则有细胞壁来维持细
  • 麻黄麻黄为汉药,或中药中所称“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大麻。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采
  •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