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基善

✍ dations ◷ 2025-08-17 02:31:40 #1847年出生,1901年逝世,在清朝逝世的新教传教士,海南基督教,丹麦人,美北长老会在华传教士,丹麦新教徒,圣经翻译者,丹麦传教士,文字发明者,死于伤寒的人

卡尔·C·杰尔弥森(丹麦语:Carl C. Jeremiassen;1847年-1901年),中文名冶基善,是一位丹麦籍船长。他原受清朝广东衙门的雇佣担任缉私船船长,后来辞职自费来海南传教,成为第一位来到海南的传教士。他也是海南白话字的创造者,曾将《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翻译成海南话。

冶基善于1868年被清朝广东海关衙门雇佣为船长,负责打击在南中国海猖獗的海盗和走私行为。在南中国海日趋平静之后,他于1881年辞职,自费来到海南岛,向当地人传播基督新教的福音。他在琼州府(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住下,购买了一户姓吴人家的祖庙,将其改造成一个教堂。同年起他游历琼州以及海南岛西部地区,向当地的海南人、临高人和客家人传播福音。他发现当地人不懂汉字和官话,使传教造成巨大困难,因此学习海南话、临高语、儋州话和黎语,在学习过程中发明了海南白话字这套语音表记体系。1893年至1895年期间,他在另一位传教士纪路文牧师(Frank Patrick Gilman,1853-1918)的帮助下,使用海南土白先后翻译了《约翰福音》、《路加福音》、《马可福音》等书。他的译作在上海、哥本哈根以及伦敦出版,成为研究海南话的重要文献资料。

他在1885年加入美北长老会,获得该组织的支持。1894年起,他的足迹扩展到海南南部,向黎族原住民传播福音。他的到来引起黎族原住民的骚动,称他为“红毛巨人”。冶基善写下了原住民语言的数篇论著,又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小教堂。

冶基善在1901年之后便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海南的汉人传言他在海中溺亡,黎族原住民们则传说他可能登上了一座火山后失踪了。然而,根据传教士们留下的文献记载,冶基善在传教的时候得了伤寒并死去。

相关

  • 平民保育团平民保育团(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CCC)是美国在1933年至1942年间,对19至24岁的单身救济户失业男性推行的以工代赈计划,这些救济户都是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失业、难以找到工作
  •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药学科的统称。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为中国基于弘扬本国医学传统理论的立场以中国传统医学
  • 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德语:Deutscher Bund;英语:German Confederation;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
  • 孟买猫孟买猫指的是两种不同品种的黑猫。1958年,美国肯德基州路易维耳市的一位育种专家Nikki Horner 将一只深棕色的缅甸猫和一只古铜色眼的美国短毛猫杂交得到了一只迷你型的黑猫
  • 虎字碑虎字碑可以指:
  • 弗雷泽岛弗雷泽岛(Fraser Island),或译福瑞沙岛、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纯砂岛,长122公里,总面积有1630平方公里,移动的沙丘、彩色砂石悬崖、雨林植物、清澈的海湾和白色海滩构成了该岛独一
  • 主徒会主徒会(拉丁语:Congregatio Discipulorum Domini,简称CDD),是一个隶属天主教会的男性修会,也是中国的第一个本土修会。该组织由刚恒毅枢机创办于河北宣化,后因国共内战被迫撤出中国
  • 帕特里克·布朗帕特里克·欧赖利·卜朗(Patrick O’Reilly Brown,1954年9月23日-),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卜朗生于华盛顿DC],从芝加哥大学获理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并在1980年于
  • 空气凤梨亚科空气凤梨亚科(学名:Tillandsioideae)亦称铁兰亚科,是禾本目凤梨科的一个演化支,因不用泥土,只需空气便能生存,因而得名。空气凤梨的根部已退化,生长在南美洲雨林的树上,以潮湿空气维
  • 函数原型在计算机编程中,函数原型(英语:Function prototype)或函数接口(英语:Function interface)是用于指定函数的名称和类型特征(元数,参数的数据类型和返回值类型)的一种省略了函数体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