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三位一体派
✍ dations ◷ 2025-11-08 12:02:10 #非三位一体派
非三位一体派,或作反对三位一体派,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传统教义并非《圣经》之教导。例如一位论派、耶和华见证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及基督弟兄会等。在早期基督教,《圣经》所记载的历史没有记录耶稣和使徒讨论三位一体的问题。直至2-3世纪,有些古代教父开始用希腊哲学思想去论证。自那时开始,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讨论便越趋炽热了。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主教亚流是一位神论,认为圣子耶稣基督并不是神,而是介于神(圣父)与人之间的第一受造者,圣灵出自于圣父,自然也不是神。三位一体已发展为教内争论。君士坦丁大帝召开了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会议亦通过《尼西亚信经》列明“圣子与圣父同质”,并将亚流派判为异端。但大公会议以后,有关三位一体的争论持续了数十年。曾经有段时期,亚流派的势力反过来压倒亚他那修派的势力。两方势力仗赖罗马皇帝的支持互相抗衡,直至公元381年。公元380年2月2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并在次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将《尼西亚信经》确立为“国家标准信仰”。至此,三位一体的教义随之而被确立,反对势力再次被压制。反对三位一体教义的人被审判为异端,有的被直接处死或者死于火刑。这一斗争持续了多个世纪。直到中世纪,人们再用哲学和心理学去解释教义,三位一体完全确立。宗教改革运动前,反对三位一体之声音被武力压制,但反对声仍零星出现,其中包括12世纪活跃于法国的清洁派。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后,亦有提倡与三一论相对的一位论的教派成立。波兰兄弟会在波兰兴起,极力反对三位一体。一位论派随即遭到来自天主教会、还有宗教改革界的路德、克尔文、慈运理等新教神学家所反对。1689年,英王威廉三世颁布宗教容忍法令(Toleration Act),但禁止任何人发表反对三位一体的言论。很多人在天主教会、政府和新教势力的排挤和压迫下被迫流亡,被投入监狱或者被处以极刑。非三一派的人士有牛顿、威廉·惠斯顿(William Whiston)、伊曼纽·斯威登堡和米格尔·塞尔维特等。其中西班牙的塞尔维特终被克尔文派的日内瓦政府予以逮捕和处死。18世纪至20世纪初,反对三位一体论派已在欧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早期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曾大力反对三位一体,但现在已改变初衷。19世纪初后期圣徒运动产生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支持三位三体,为父、子、灵是分开独立的三个神灵,但和谐的工作。除此之外,19世纪80年代“圣经研究者”(即现称耶和华见证人)的领导人查尔斯·泰兹·罗素公开支持一位论而否定三位一体的神学体系,并在美国和欧洲广泛传播。反对三位一体的声音亦有来自反基督教的人士、哲学家和其他宗教。其中召会领袖李常受认为传统三位一体教义过分强调神格中的三个身位,易有三神论的倾向。他因此主张形态论:子就是父、主就是灵;他亦因此主张而被部分基督教界指责。及至现在,反对三位一体论者和三位一体论者亦互相冲突,个别非正统教派亦不支持三位一体论。而宗教改革运动后,耶稣是否代表上帝也存在争议。
相关
- 咽炎咽炎(英语:Pharyngitis)是指人类喉部深处,即俗称咽(咽喉后部)出现的炎症,通常会导致咽喉痛、 发热,其他病征可能包括流鼻水还可能有流鼻涕、咳嗽、头痛、声音沙哑(英语:hoarse voice)等
- KCNH21BYW, 1UJL, 2L0W, 2L1M, 2L4R, 2LE7, 4HP9, 4HQA· in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hannel activity ·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activity · delayed rectifier
- 赤子 (消歧义)赤子可以指:
- 泛神论泛神论(英语:Pantheism)是一种将大自然与神等同起来,以强调大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这种观点自十
- 前肾原肾可以是多个生物结构的中文译名。
- 澎湖原人澎湖原人(学名:Homo tsaichangensis),是在澎湖水道海域发现的原始人类,其下颚骨化石具备直立人的特征,经铀同位素之放射性定年及冰河时期海平面的升降判断其生存年代距今约45万至1
- 红土红土,指富含氧化铁,氧化铝,水氧化铁,水氧化铝,二氧化铁,二氧化铝的土,因富含氧化铁以致土壤发出棕色颜色,土质最好为黑土,最差为红土。 因长年下雨,导致腐植质储存不易,仅留下较重的氧
- 龙卷风战斗轰炸机狂风战斗机(Panavia Tornado)是一个由意大利,英国和西德联合开发和制造的双引擎可变后掠翼多用途战斗机系列。狂风主要有三种改型:IDS(拦截 / 打击)战斗轰炸机,压制敌人防空的ECR(电
- 中俄密约《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与清朝政府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中俄文共19页。条约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台北市外
- TSH2XWT, 3G04·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coupled to cyclic nucleotide second messenger · cell-cell signalin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英语:thyrotrop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