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纵火案

✍ dations ◷ 2025-11-12 04:53:47 #国会纵火案

国会纵火案(德语: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建立纳粹党一党专政独裁政权的关键事件,发生在1933年2月27日,柏林消防队于晚上9时14分开始接到德国国会大楼火警报告。同时在几个不同地点发生火灾,但当消防队到达时,主要的议会大厅发生爆炸,燃起大火。警察搜索现场时,发现了失业的建筑工人马里努斯·范·德·卢贝。他是荷兰共产党人,不久前才到德国。

总理希特勒和戈林很快到达现场,“发现”荷共党人范·德·卢贝后,戈林立即宣称这起纵火案是共产党人干的,他们抓到了共产党的领袖。希特勒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要求年事已高的总统兴登堡签署《国会纵火法令》,取消大部分魏玛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利。

纳粹党首脑宣称这起事件是第三共产国际策划的,逮捕了三名驻共产国际的保加利亚人:季米特洛夫、塔涅夫和波波夫,当时警察并不知道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的负责人,在莱比锡审判时,季米特洛夫自己辩护,被宣布无罪释放。

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由多个右翼政党支持,而被选为德国总理,但他领导的纳粹党在议会584席中只占有34%的席位(196席)。他希望通过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授权法》,授权法规定总理可以不通过议会自行制订规章以代替法律。可是修宪需要国会三分之二的多数议员通过才能生效,在魏玛共和国的历史上,授权法只在1923年经济危机时通过一次。当时左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是议会中第二大党,占有20%席位(121席),第三大党德国共产党占有17%席位(100席),两党坚决反对通过《授权法》。因此希特勒在合法取得总理职位后,立即要求总统解散议会,定于1933年3月5日重新选举。

希特勒要想占有议会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数,必须压制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1933年2月27日,国会大厦纵火事件发生后,他立即宣称这是共产党发动革命的信号,大力宣传德国正处于共产党发动革命的关键时刻,只有通过《授权法》才能制止共产党发动革命,否则德国就会处于共产党的恐怖统治中。随即于3月1日选举前,将德国共产党列为非法。

1933年3月5日,重新选举结果647席中,纳粹党赢得了288席,社会民主党取得120席,共产党虽然被列非法,仍取得81席;纳粹党加中央党(73席)席次虽过半数,但仍没有能达到2/3不足以修宪。最终取消德国共产党的席位,且对缺失席位并不重新选举;同时对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进行恐吓和人身威胁,最终社会民主党人26人弃权,仍有94人反对;由此终于获得议会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数赞同通过《授权法》。

范·德·卢贝被审讯后,承认是他为了反对纳粹党而纵火。历史学家的共识是他的确参与了国会纵火,但对是否有共犯、是否为德国共产党指使有分歧。根据《国会纵火案法令》和对德国共产党领袖同时进行的审讯,当局在3月1日宣布共产党意图暴动,因此为非法。第二天,纳粹冲锋队占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

共产党的领袖都被捕,冲锋队禁止共产党员参加选举。之后在3月5日的议会选举中,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288席),但仍然没有能达到2/3成为多数党;共产党虽然被列非法,仍取得81席。其中德国国家人民党支持希特勒,两党共占52%的席位。之后纳粹党通过《授权法》,国家人民党及天主教中间党支持法案,其中只有社民党没有投赞成票。《授权法》通过后,希特勒立即在一个月内取缔所有非纳粹党派。而国家人民党也解散,并入纳粹党。

1934年1月10日范·德·卢贝被斩首,头与躯干被缝合后才安葬。

事件结束后,希特勒宣布今后的一切审判都得由新组建的“人民法院”执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伦堡审判战犯时,德国将军弗朗兹·哈尔德宣誓书面供认:“在1942年元首生日午宴上,当大家谈论国会大厦的建筑和其艺术价值时,戈林大声说:‘只有我才最清楚国会纵火案,因为火是我放的。’他一边说一边拍自己的大腿”。但戈林在审判中完全否认。目前对国会大厦纵火案的起因历史学家们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共产党策划范·德·卢贝放火;一种认为是纳粹党伪旗放火;另一种认为范·德·卢贝出于个人原因放的火,被纳粹党利用了。近来的研究显示,国会纵火案为卢贝的个人事件,而正好为纳粹党人所用,认为此事为后者所作可能是因反对纳粹罪行而强加于其身的论点。

相关

  • 正义正义或公平正义(英语:justice;德语:Gerechtigkeit)是关于适当安排社会内的东西和人民的概念,此概念是哲学、法学和神学历史上不断思考和辩论的话题。公平正义的研讨可大略分为两类
  • 光学望远镜光学望远镜是用于收集可见光的一种望远镜,并且经由聚焦光线,可以直接放大影像、进行目视观测或者摄影等等,特别是指用于观察夜空,固定在脚架上的单筒望远镜,也包括手持的双筒镜和
  • 人格分裂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症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
  • 尼日尔河尼日尔河(Niger River)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南部边境的富塔贾隆高原,曲折流向东北,在马里东部折向东南,再流经尼日尔和尼日利亚注入几内亚湾。长4,184公里(全球第十三,非洲
  • 大激想《大激想》是华星唱片为华星三宝(梁汉文、杨千嬅及陈奕迅)推出的一张合辑,主打歌曲为同名主打《大激想》。
  • 邻接矩阵在图论中,邻接矩阵(英语:adjacency matrix)是表示一种图结构的常用表示方法。它用数字方阵记录各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数字的大小可以表示边的权值大小。距离矩阵可算是邻接矩阵的
  • 约翰·图佐·威尔逊约翰·图佐·威尔逊(John Tuzo Wilson, 1908年10月24日-1993年4月15日)是一位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因对板块构造论的贡献而在全世界享有声誉。威尔逊是加拿大勋章获得者
  • 维韦斯山坐标:41°39′33.2″N 2°33′18.7″E / 41.659222°N 2.555194°E / 41.659222; 2.555194维韦斯山(加泰罗尼亚语:Turó d'en Vives),是西班牙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北部加泰罗尼亚,属
  • 兰南高速公路兰南高速公路是一条位于中国河南省的省级高速公路,连接开封市兰考县和南阳市,编号为S83,于2005年11月全线通车。兰南高速公路共分两期通车,其中许平南高速公路于2004年12月12日建成通车,将许昌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连接起来。兰考至许昌段则于2005年11月19日通车。2019年,兰南高速公路的许昌至平顶山段被编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0421。
  • 奥斯曼·米尔扎耶夫奥斯曼·米尔扎耶夫(英语:Osman Mirzayev、阿塞拜疆语:Osman Mirzəyev Mirzahuseyn oğlu,1937年4月13日-1991年11月20日),是一名苏联阿塞拜疆时期的记者、作家和宣传员。他是记者赛文吉·奥斯曼奇(英语:Sevinj Osmanqizi)的父亲。奥斯曼·米尔扎耶夫被阿塞拜疆视为该国独立新闻业的伟大先驱之一。他因担任阿塞拜疆首个政治电视节目《达尔加》的主持人而崭露头角;他还就苏联对阿塞拜疆的政治迫害进行的一系列调查性文章而备受关注。他著有《飞翔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