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莎德语

✍ dations ◷ 2025-04-25 03:24:36 #高地德语,南澳大利亚州,已灭亡语言

巴罗莎德语(德语:Barossadeutsch,英语:Barossa German)是德语的一种方言,曾流行于南澳大利亚州巴罗莎山谷一带。虽然一些南澳大利亚英语的单词源于巴罗莎德语,但这门方言现已濒临灭绝。

第一波德国移民1838年来到澳大利亚。1840年代,当来自普鲁士的德国路德教教徒定居在巴罗莎山谷时,德语才开始在该地区被使用。巴罗莎德语同时使用德语和英语的单词,但是比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德语更接近高地德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语在澳大利亚的使用曾被澳大利亚政府镇压。许多由德语命名的澳大利亚地名被更改。并且,从1914年至1925年,来自德国的移民被官方禁止。也许这些政策便成为了巴罗莎德语即将消亡的重要因素。

相关

  • 法文法语(français),中文也称法文,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高卢-罗曼语支。法语和所有罗曼语族语言一样,都是从罗马帝国的拉丁语衍生的,法语从高卢地区(特别是北高卢)的拉丁语口语所演进
  • 异染色体性别异染色体性别是指一个物种的性别中,其两条性染色体为不同的。以人为例,男性的性染色体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组成,为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雄性即为异染色体性别。在部分的鸟类和爬
  • 拱为常见建筑结构之一,型态定义为中央上半成圆弧曲线。拱早期经常运用于跨迳大的桥梁或门首。又可分为箱形拱、圆弧拱、双曲拱、肋拱、桁架拱、刚架拱等。近年来,各国于诸如拱
  • 海龟科海龟科(学名:Cheloniidae)又名蠵龟科,是龟鳖目下海龟总科下的一个科,共5属6种现存物种。一些旧有的亚科如 Cheloniinae 及 Carettinae 已过时。
  • 罗维罗维可以指:
  • 约翰逊–科里–柴可夫斯基反应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应(Johnson–Corey–Chaykovsky reaction),有时简称为Corey–Chaykovsky反应或缩写成CCR,是一个用来合成如环氧化合物、氮杂环丙烷和环丙烷这类含
  • 凯恩非洲文学奖凯恩非洲文学奖非洲一项每年颁发的文学奖项,成立于2000年,用以表扬英文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作家的原创作品,获奖者可以得到一万英磅的奖金,该奖以布克集团前任董事长迈克尔·凯恩
  • 薇拉·伊格纳季耶娃·穆欣娜薇拉·伊格纳季耶娃·穆欣娜(俄语:Ве́ра Игна́тьевна Му́хина 1889年7月1日-1953年10月6日),苏联知名画家、雕塑家,获苏联人民画家称号,被称为“苏联雕塑
  • 江户川乱步江户川乱步(1894年10月21日-1965年7月28日),本名平井太郎,生于日本三重县名张町,是活跃于大正至昭和间的推理小说家。1923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两分铜币》获得高度评价后,开始了
  • 明道加斯·茹考斯卡斯明道加斯·茹考斯卡斯(立陶宛语:Mindaugas Žukauskas,1975年8月24日-),立陶宛篮球运动员。他曾经担任立陶宛国家篮球队的队长,代表立陶宛参加了多次奥运会和世锦赛的赛事。他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