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吩

✍ dations ◷ 2025-04-04 11:20:21 #噻吩
噻吩(英语:thiophene),系统名1-硫杂-2,4-环戊二烯,CAS号110-02-1。从结构式上看,噻吩是一种杂环化合物,也是一种硫醚。分子式C4H4S,分子量84.14。熔点-38℃,沸点84℃,密度1.051g/cm3。在常温下,噻吩是一种无色、有恶臭、能催泪的液体。工业上,用于乙基醇类的变性。噻吩最初是作为苯的杂质而发现的。靛红与硫酸、粗苯混合形成一种蓝色染料,早期认为这是苯的反应,直到德国化学家维克托·梅耶分离出噻吩,才发现了这种杂环化合物的存在。噻吩天然存在于石油、煤焦油和页岩油中,在石油中含量可高达数个百分点,所以石油精炼中必须脱硫,以减少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排放。由于噻吩沸点与苯接近,煤焦油分馏得到的粗苯中含约0.5%的噻吩且不能通过分馏除去。噻吩与苯相似,具有芳香性。其硫原子2对孤电子中的一对与2个双键共轭,形成离域Π键,噻吩的芳香性仅略弱于苯,比呋喃和吡咯稳定,这是C-S键键长较长,缓解了环张力的缘故。其比苯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取代在2位上。噻吩2位上的氢也很容易被金属取代 ,生成汞和钠等的衍生物。噻吩环系对氧化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例如,烷基取代的噻吩氧化后可以形成噻吩羧酸。用金属钠在液氨和甲醇溶液内还原噻吩,可得二氢噻吩,以及某些开环化合物。用催化氢化法还原噻吩,可得四氢噻吩。在兰尼镍催化下氢化,噻吩能最终脱硫生成丁烷。噻吩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和靛红作用显蓝色。工业上噻吩用丁烷与硫作用制取。或由二硫化碳和丁醇在500-550℃,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实验室中用1,4-二羰基化合物与三硫化二磷反应制取。乙酰基丁酮与三硫化二磷反应,能生成2,5-二甲基噻吩。噻吩在许多场合可代替苯,用作制取染料和塑料的原料,但由于性质较为活泼,一般不如由苯制造出来的产品性质优良。噻吩也可用作溶剂。

相关

  • 腹部人的腹部(拉丁文:Abdomen)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在解剖学上,腹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真假骨盆界限从腰骶角(第5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到耻骨联合
  • 氯化氢氯化氢(英语:hydrogen chloride),分子式为HCl,室温下为无色气体,遇空气中的水汽形成白色盐酸酸雾。氯化氢及其水溶液盐酸在化工中非常重要。二者分子式均可写为HCl。氯化氢分子是
  • 乔治·爱德华·摩尔乔治·爱德华·摩尔,OM(George Edward Moore或G. E. Moore,1873年11月4日-1958年10月24日),英国哲学家,与伯特兰·罗素一同被认为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主要贡献为后设伦理学,其知
  • 里昂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里昂(法兰克-普罗旺斯语:Liyon ;法语:Lyon,里昂口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
  • SKOS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KOS),是目前正在发展的简单知识组织描述语言,以RDF Schema设计方式来展现与分享控制的词汇。其可提供一些社群以一种机
  • 东吴东吴可以指:
  • 急诊室 (电视剧)《急诊室》(英语:Casualty,风格化:Casual+y)是一部英国医疗剧,由杰瑞米·布洛克(英语:Jeremy Brock)和保罗·昂温(英语:Paul Unwin)创建,原监制为杰兰特·莫利斯(英语:Geraint Morris),自1986
  • 液氮液态氮(常写为LN2)是指惰性、无色、无嗅、无腐蚀性、不可燃的氮气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而得到的液体,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5.79 °C(77 K),在正常大气压下
  • 巴斯德氏菌属P. aerogenes P. anatis P. avium P. bettyae P. caballi P. canis P. dagmatis P. gallicida P. gallinarum P. granulomatis P. langaaensis P. lymphangitidis P. mairii
  • 哈维尔·索托马约尔哈维尔·索托马约尔·萨纳布里亚(西班牙语:Javier Sotomayor Sanabria,1967年10月13日-)是古巴男子跳高运动员,男子跳高世界纪录2.45米和室内世界纪录2.43米的保持者。他也是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