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吩

✍ dations ◷ 2025-11-14 23:45:28 #噻吩
噻吩(英语:thiophene),系统名1-硫杂-2,4-环戊二烯,CAS号110-02-1。从结构式上看,噻吩是一种杂环化合物,也是一种硫醚。分子式C4H4S,分子量84.14。熔点-38℃,沸点84℃,密度1.051g/cm3。在常温下,噻吩是一种无色、有恶臭、能催泪的液体。工业上,用于乙基醇类的变性。噻吩最初是作为苯的杂质而发现的。靛红与硫酸、粗苯混合形成一种蓝色染料,早期认为这是苯的反应,直到德国化学家维克托·梅耶分离出噻吩,才发现了这种杂环化合物的存在。噻吩天然存在于石油、煤焦油和页岩油中,在石油中含量可高达数个百分点,所以石油精炼中必须脱硫,以减少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排放。由于噻吩沸点与苯接近,煤焦油分馏得到的粗苯中含约0.5%的噻吩且不能通过分馏除去。噻吩与苯相似,具有芳香性。其硫原子2对孤电子中的一对与2个双键共轭,形成离域Π键,噻吩的芳香性仅略弱于苯,比呋喃和吡咯稳定,这是C-S键键长较长,缓解了环张力的缘故。其比苯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取代在2位上。噻吩2位上的氢也很容易被金属取代 ,生成汞和钠等的衍生物。噻吩环系对氧化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例如,烷基取代的噻吩氧化后可以形成噻吩羧酸。用金属钠在液氨和甲醇溶液内还原噻吩,可得二氢噻吩,以及某些开环化合物。用催化氢化法还原噻吩,可得四氢噻吩。在兰尼镍催化下氢化,噻吩能最终脱硫生成丁烷。噻吩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和靛红作用显蓝色。工业上噻吩用丁烷与硫作用制取。或由二硫化碳和丁醇在500-550℃,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实验室中用1,4-二羰基化合物与三硫化二磷反应制取。乙酰基丁酮与三硫化二磷反应,能生成2,5-二甲基噻吩。噻吩在许多场合可代替苯,用作制取染料和塑料的原料,但由于性质较为活泼,一般不如由苯制造出来的产品性质优良。噻吩也可用作溶剂。

相关

  • 软件软件(英语: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电脑数据和指令,是电脑中的非有形部分。电脑中的有形部分称为硬件,由电脑的外壳及各零件及电路所组成。电脑软件需有硬件才能运作
  • 萘普生萘普生(英语:Naproxen、INN),是一种NSAID,用于缓解普通或严重的疼痛、发热、发炎,以及由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经痛、肌腱炎、滑囊炎等病
  • 生药学生药学(Pharmacognosy)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原)、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
  • 苏美尔人苏美尔(阿卡德语:Šumeru;苏美尔语:
  • 互联网泡沫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间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投机泡沫事件。在欧美、亚洲多个股票市场中,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的股价高速上升,
  • 内共生理论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鲁道夫·卡尔曼鲁道夫·埃米尔·卡尔曼(匈牙利语:Kálmán Rudolf Emil,1930年5月19日-2016年7月2日),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发明了卡尔曼滤波。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953年于麻省理工
  • 延展性延展性(ductility and malleability),是物质的一种机械性质,表示材料在受力而产生破裂(fracture)之前,其塑性变形的能力。延展性是由延性、展性两个概念相近的机械性质合称。常见金
  • 天祖祖先,又称祖亲、祖宗,是指辈分比自己高的直系血亲,与后代相反。然而,很多时候所指的祖先,通常都是最少隔几代,年代久远的则称为远祖。在很多父系社会,狭义的祖先一词只代指父亲那边
  • 悦般悦般是北魏时一个西域国家,最初在龟兹以北游牧,其后活动于乌孙西北(大约在今日的七河地区),最早出现在《魏书》,记载为“匈奴北单于之部落”,即窦宪打败又西走的无名号北单于,悦般为